珠街镇素有广南县“南大门”之称。位于广南县西南部,地处东经105°14′,北纬23°45′,东邻曙光乡,南接篆角乡,北靠旧莫乡,西连那洒镇,总面积14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700米,属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6℃,年降雨量1148mm,无霜期270天。全镇辖7个村民委,123个自然村,156个村小组,有汉、壮、苗、瑶、彝五种民族,总人口38181人。全镇耕地总面积22668亩。
珠街镇交通便利,国道323线与省道西西线在集镇所在地交汇,衡昆高速公路过境27.5公里,集镇距高速公路出入口2.5公里,距文山普者黑机场65公里,距富宁港82公里。珠街镇矿产资源丰富,富有金、锌等矿产资源,正在开采的有袁家坪、小吉果、田坝等矿山,有初选矿厂2家。特殊的地理气候孕育了具有优良品质的长冲梨、核桃等农产品,目前均已初具规模。
2008年,珠街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资金,全面实施“整乡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得到快速推进。经过努力,全镇经济发展迅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成效显著。2008年末全镇工农业总产值9494万元,财政收入 40万元,地方银行存款61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40元,人均有粮295.2公斤。今后五年,珠街镇将充分发挥区位和矿产资源两大优势,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重点培育核桃、油茶、长冲梨、畜牧业和矿业五大产业,构建农村产业发展资金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历史上有过广南省吗?
沈抚一号线 沈阳站 5:50-21:30 抚顺南站 5:40-20:30
★沈阳站、三洞桥、皇寺广场、珠林桥、沈阳农业大学、三宝屯、抚顺八纬路、石化大学、七百商店、石油研究院、海城街、大官屯、三道街、抚顺南站
★抚顺南站、三道街、大官屯、海城街、石油研究院、七百商店、石化大学、抚顺八纬路、三宝屯、沈阳农业大学、珠林桥、皇寺广场、三洞桥、沈阳站
沈抚二号线 沈阳站 6:00-19:00(4月26日至10月25日末车时间20:00) 抚顺长客总站
6:00-19:00(4月26日至10月25日末车时间20:00)
★沈阳站、西塔、北市场、市中级法院、小津桥、珠林桥、黎明文化宫、沈阳农业大学、三宝屯、抚顺八纬路、石化大学、七百商店、海城街、大官屯、三道街、抚顺南站、友谊宾馆、抚顺北站、抚顺长客总站
★抚顺长客总站、抚顺北站、友谊宾馆、抚顺南站、三道街、大官屯、海城街、七百商店、石化大学、抚顺八纬路、三宝屯、沈阳农业大学、黎明文化宫、珠林桥、小津桥、市中级法院、北市场、西塔、沈阳站
沈抚三号线 沈阳北站 6:30-19:00 抚顺南站 6:00-20:00
★沈阳北站、珠林桥、沈阳农业大学、世博园南门、高湾、石化大学、海城街、大官屯、抚顺南站
★抚顺南站、大官屯、海城街、石化大学、高湾、世博园南门、沈阳农业大学、珠林桥、沈阳北站
没有啊 到是有个广南县:广南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邻接广西壮族自治区。广南县总面积7983平方千米。总人口75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莲城镇,邮编:663300。代码:532627。区号:0876。拼音:Guangnan xian。
广南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东北部,滇、桂、黔三省(区)交界处。地处东经 104°31′至105°39′,北纬23°29′至24°28′之间。云贵高原向桂东延伸的斜坡地段,属滇东南岩溶高原的一部分,是一个山地高原的丘陵地区。从整体上看,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西南高,东北低。最高海拔2035米,最低海拔420米。东西长105公里,南北相距103公里。东连富宁县,南接麻栗坡县、西畴县,西与砚山、邱北县毗邻,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接壤并与贵州省兴义市相望,是云南省通往广西、广东的交通要道之一。北部多为构造侵蚀低山、低中山、中山及侵蚀低中山,中小河流、溪沟星罗棋布,多为小坝子;南部为可溶岩性地区,广布岩溶,以碳酸岩为主,发育成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全县自然风光优美,具有重要的旅游开发价值。主要有历史文化名城—莲城、八宝省级风景名胜区、 “天下第一奇村”—峰岩洞、“世外桃源” —坝美村、“万山鼻祖”—九龙山等景点。
行政区划
广南县辖7个镇、11个乡:莲城镇、八宝镇、南屏镇、珠街镇、那洒镇、珠琳镇、坝美镇、董堡乡、旧莫乡、杨柳井乡、板蚌乡、曙光乡、黑支果乡、篆角乡、五珠乡、者兔乡、者太乡、底圩乡;堂上农场、石山农场。
2000年,广南县辖6个镇、14个乡:莲城镇、八宝镇、南屏镇、珠街镇、那洒镇、珠琳镇、那伦乡、董堡乡、旧莫乡、杨柳井乡、板蚌乡、曙光乡、黑支果乡、篆角乡、五珠乡、者兔乡、者太乡、底圩乡、阿科乡、八达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73037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莲城镇 67134 八宝镇 66749 南屏镇 40198 珠街镇 35241 那洒镇 48010 珠琳镇 61121 那伦乡 15147 董堡乡 19993 旧莫乡 55681 杨柳井乡 35725 板蚌乡 14033 曙光乡 28485 黑支果乡 46183 篆角乡 23509 五珠乡 26787 者兔乡 35167 者太乡 18585 底圩乡 30073 阿科乡 29043 八达乡 33512。
2003年,广南县行政区划:
莲城镇 辖:北宁社区、莲湖社区、南秀社区、永安社区、龙井社区、北坛社区、菜园社区、莲花村、那们村、小广南村、董那孟村、平山村、岜夺村、坝汪村、细掌村、端讽村。
八宝镇 辖:八宝村、坝龙村、八甲村、河野村、板幕村、百乐村、杨柳树村、甲坝村、交播村、坝哈村、甘蔗园村、老寨村、平邑村、乐共村、俄色村、沙斗村。
南屏镇 辖:马街村、小阿幕村、干沟村、花榜村、老街村、大牙扫村、冉家屋基村、坝聋村、安王村。
珠街镇 辖:珠街村、树科村、老卧村、小阿章村、里吉村、尼录村、放羊村。
那洒镇 辖:那洒村、维莫村、董德村、岜皓村、贵马村、长箐村、魁母甲村、龙汪洞村、麻巫村、石丫口村、松树脚村。
珠琳镇 辖:珠琳村委、以兔村、白泥塘村、吊井村、西吉村、西基德村、新寨村、羊街村、阿卡黑村、中寨村、阿哈村。
那伦乡 辖:坡孟村、赛京村、端鸠村、老龙村、那朵村。
董堡乡 辖:董堡村、董仕基村、老路村、老井村、罗瓦村、牡路村、董弄村。
旧莫乡 辖:旧莫村、威龙村、猫街村、里卡村、底基村、龙瓜村、里洋村、昔扳村、板茂村、西洛村、板榔村。
杨柳井乡 辖:杨柳井村、西洋村、普弄村、骂然村、宝月关村、海子村、扣来村、石笋村、龙哈村、阿用村。
板蚌乡 辖:板蚌村、木艾村、永怀村、平老村、麻栗村。
曙光乡 辖:空山村、鸡街村、田新寨村、田房村、牛泥塘村、马堡村。
黑支果乡 辖:黑支果村、阿章村、牡宜村、木浪村、新街村、夷郎村、天生桥村、脚木塘村、龙潭村、鼠街村、马稍村、平寨村。
篆角乡 辖:阿渺村、大坪村、布标村、干坝村、坝熬村、下寨村、红岩村。
五珠乡 辖:五珠村、九克村、老厂村、红石岩村、石盆村、六良箐村。
者兔乡 辖:者兔村、者街村、木乍村、革佣村、斗月村、者妈村、那耐村、者莫村。
者太乡 辖:者太村、未昔村、大田村、三卡村。
底圩乡 辖:底圩村、普盆村、普龙村、叮当村、者嘎村、石尧村、同剪村、坝庄村。
阿科乡 辖:阿科村、者烈村、董幕村、革乍村、那洞村、者卡村、青石村、普南村。
八达乡 辖:八达村、堂上村、同应村、洛里村、者歪村、者孟村、底先村。
广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已发现,出土鉴定的文物、古迹、化石、墓葬、生产生活用具等证明,万年前就有人类在广南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公元前三世纪境内九个句町部族组成句町国,西汉元鼎六年置牂牁郡,在广南、富宁及右江上游设句町县;三国蜀汉至东晋随属兴古郡;唐初隶南宁州都督府,唐中叶,隶岭南西部邕州为僚子部,自立200余年;宋为特磨道; 元为广南西路宣抚司、宣慰司,明朝洪武十五年设广南府;清代仍然设广南府;民国2年废府改为广南县,隶蒙自道, 民国10年废道改为云南省直隶厅,民国31年隶文山专区,1958年4月l 日成立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亩县随属至今。
广南境域古属“西南夷”的一部分,居住着濮人、侬人、山僚、沙人等少数民族。宋仁宗五
年,宋朝将领枢密副使狄青和杨文广率部征讨“南天国”仁惠皇帝侬智高,大批宋朝军队尾侬智高进入特磨道(即今广南、 富宁和滇东南)。公元1055年,侬智高败走大理国后, 大部宋军在此地领命从俗,逐步变为封建领主,宗支繁衍。明朝初期在云南建立二十二卫,三衔十八所,广南为二十二卫之一。明太祖朱元璋命沐英镇守云南,这些戍守边疆之兵及家属子女就地屯田,就这样逐渐落籍下来。
汉族军民与当地少数民族共同开荒垦田,兴修水利,戍边卫民。洪武十六年,沐英到南宁征招了大批工匠到云南,分配到二十二卫,调集江西、浙江、湖南、河南等四个都司兵到云南各地守边置屯。汉族军民屯田戍边,对开发广南发挥了积极作用。明朝后期,军屯制度渐废,诸多军户落籍云南州县为民,明清时代,朝廷在广南实行土司和流官并存制,朝廷官员的到任,加强了对广南的开发和治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明显加快。
清宣统三年之前,广南商贾往来较多,市场繁荣,人丁兴旺。随着改土归流的变革更是吸引了
很多籍少地无地或生产、生活无着的汉族移民源源而来,或殖垦,或用工,或做小买卖。内地汉族不断涌入广南,传入先进的文化、技术和铁农具、工具,促进了农业、商业、手工业、文化教育的发展。
民国期间,广南人民在***的领导下,积极参与边纵部队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广南的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广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已发现,出土鉴定的文物、古迹、化石、墓葬、生产生活用具等证明,万年前就有人类在广南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公元前三世纪境内九个句町部族组成句町国,西汉元鼎六年置牂牁郡,在广南、富宁及右江上游设句町县;三国蜀汉至东晋随属兴古郡;唐初隶南宁州都督府,唐中叶,隶岭南西部邕州为僚子部,自立200余年;宋为特磨道; 元为广南西路宣抚司、宣慰司,明朝洪武十五年设广南府;清代仍然设广南府;民国2年废府改为广南县,隶蒙自道, 民国10年废道改为云南省直隶厅,民国31年隶文山专区,1958年4月l 日成立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亩县随属至今。
广南境域古属“西南夷”的一部分,居住着濮人、侬人、山僚、沙人等少数民族。宋仁宗五
年,宋朝将领枢密副使狄青和杨文广率部征讨“南天国”仁惠皇帝侬智高,大批宋朝军队尾侬智高进入特磨道(即今广南、 富宁和滇东南)。公元1055年,侬智高败走大理国后, 大部宋军在此地领命从俗,逐步变为封建领主,宗支繁衍。明朝初期在云南建立二十二卫,三衔十八所,广南为二十二卫之一。明太祖朱元璋命沐英镇守云南,这些戍守边疆之兵及家属子女就地屯田,就这样逐渐落籍下来。
汉族军民与当地少数民族共同开荒垦田,兴修水利,戍边卫民。洪武十六年,沐英到南宁征招了大批工匠到云南,分配到二十二卫,调集江西、浙江、湖南、河南等四个都司兵到云南各地守边置屯。汉族军民屯田戍边,对开发广南发挥了积极作用。明朝后期,军屯制度渐废,诸多军户落籍云南州县为民,明清时代,朝廷在广南实行土司和流官并存制,朝廷官员的到任,加强了对广南的开发和治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明显加快。
清宣统三年之前,广南商贾往来较多,市场繁荣,人丁兴旺。随着改土归流的变革更是吸引了
很多籍少地无地或生产、生活无着的汉族移民源源而来,或殖垦,或用工,或做小买卖。内地汉族不断涌入广南,传入先进的文化、技术和铁农具、工具,促进了农业、商业、手工业、文化教育的发展。
民国期间,广南人民在***的领导下,积极参与边纵部队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广南的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