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农民画的中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9:20:18
字号: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农民画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改革开放的春风使文艺界复苏,民间美术界在新的艺术思潮冲击下也发生着巨大变化。1979年12月,户县县委、县政府要求文化部门对所有农民画作者进行培训,号召作者解放思想,大胆创作,以农民自己的绘画语言反映改革开放火热的生活。参加学习培训的有2002人。

户县农民画的中

1980年户县农民画协会邀请省美术家协会、省群众艺术馆专家和户县40余名农民画骨干作者召开了“农民画艺术理论研讨会”。会上就发掘、继承和发展民间绘画艺术进行了深入、细致、激烈的研讨。本次会议指明了户县农民画新时期的发展方向,坚定了户县农民画向民族民间艺术方向的回归,从此户县农民画走向了现代民间艺术蓬勃发展的道路。

户县农民画辅导者开始向民间美术学习,在全县搜集、整理民间剪纸、刺绣、布艺等民间艺术作品,吸收其营养,开始举办以中老年妇女为主的农民画创作培训班,加上六七十年代有一大批基础较好的作者,以及新加入农民画队伍的一批有文化知识的回乡青年,在辅导上又增加了新生力量,很快形成了一个新的局面,户县农民画得到空前的发展。

1988年12月,国家文化部、人事部授予户县“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称号。2011年,文化部授予户县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户县农民画创作进入新的时期:栩栩如生的农家生活,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欢天喜地的节日庆典都一一入画。农家小院恬淡的生活气息,关中平原辽阔的自然风光,北方农民豪爽的精神气质,无不生动地跃然纸上。正如老一辈户县农民画辅导员刘群汉所说:“户县农民画犹如秦腔一样高昂、粗犷、豪气,又似眉户一样柔和、婉转、悠扬,还有如皮影戏造型上那种强烈的概括性。”

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创作相比,这时期的户县农民画不仅题材广泛,绘画技法也有了明显的创新。 如雒志俭的《两邻家》开始采用透视手法,增强画面立体效果;王景龙(陈王京龙)的画作则构图奇特,极尽夸张变形,其作品《看戏》《正月十五》《丰收鼓》等在国外展览时,被当地媒体誉为“中国的毕加索”。此时的户县农民画,普遍吸收剪纸、皮影、漫画等民间艺术手法,开始注重画面的立体效果,并借鉴国画和西方绘画的艺术风格,向现代民间绘画积极转变。闫玉珍《兔子吃白菜》堪称这方面代表作:画面强调装饰色彩,兔子与白菜都作“抽象化”处理,却形象逼真,寓意独特,其所蕴涵的生命意识和原始意境都超出了绘画本身。 到2000年代,户县农民画作者队伍已发展到2100多人,骨干作者300多人,农民画专业户30多家。共创作作品3万余件,其中 1200余件在国内获奖,600余件被国家和地方美术馆收藏,18700余件被国外博物馆和外国收藏家珍藏。数千件在美、英、德、法、日等68个国家和地区展出。28位农民画家先后35次出国访问、讲学、办展和表演。

新的历史时期,户县农民画在辅导上,注重加强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教育,采取启发诱导的方法,因人施教,善于发现作者本身的特点和长处,启发作者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注意发挥作者的个性特点,不搞艺术上的“一刀切”,不搞艺术上的“模式化”,提倡多种风格、多种形式的自由竟争。突出作者个性和艺术风格。户县农民画形成了形式多样、风格多样、种类多样的发展格局。艺术风格主观色彩浓厚,造型夸张,画面稚拙欢快,更加注重表情达意,题材更加贴近生活、反映时代。从色彩、构图、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显得更加丰富、更加完美、更加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

户县农民画既不同于上海金山、浙江秀州等江南水乡农民画的清新秀丽,又有别于安塞、洛川等陕北高原农民画风的原始粗犷,成为民间绘画领域的一枝奇葩。如今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提升,艺术交流的扩大,户县农民画也逐渐走出狭小的天地,走出关中,甚至漂洋过海,成为陕西文化的一道亮丽品牌。

但是,户县农民画在发展中也存在问题。为了迎合行情,向国画、油画甚至西方抽象派的画风上靠拢,大批量“作坊化”的“流水线” 生产,民间绘画失去了农村的生存土壤及表现风格。应用丝网印刷技术大量复制较好作品,使画价猛跌,经济效益剧减,农民画创作队伍或弃画经商,或进城打工,农民画繁荣与变异、滑坡、萎缩并存。令识者深以为忧。

如何使户县农民画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推出更具艺术品位的作品,是户县农民画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潘晓玲、曹全堂等为代表的中青年户县农民画家,正努力突破“单线平描”的传统模式,探索运用拓、喷、印、拉等新的绘画技法,在构图、色彩和造型方面进行突破。《吉日》《关中八怪》等作品,先后在全国农民画大展中获得金奖。“移植型”也许不是户县农民画唯一的路子,但是,这种革新的胆量和勇气,无疑会给众多户县农民画家以新的启示。

“恬”字的拼音为tián。

一、笔顺结构。

“恬”字为左右结构,部首为“忄”,右边为“舌”。“恬”字共9画,它的笔顺为点、点、竖、撇、横、竖、竖、横折、横。

二、文字源流。

形声字。从心,甜省声。本义为安静、平静。由安静引申为安于,又引申为安然、坦然、满不在乎等;由安静、平静引申为安逸、舒适,又引申为淡泊、淡漠。

三、基本释义。

1、本义:放下其它一切事情,去安心地感受滋味的甜美。

如:恬波(水面平静无波。比喻太平无事);恬和(安静温和)。

2、泰然。

如:恬退(安然引退);恬不知怪(安然处之,不以为怪)。

3、淡泊。

如:恬憺(淡泊名利,清静安逸);恬旷(恬淡闲适);恬漠(内心安静淡泊)。

4、安逸,舒适。

如:恬卧(安卧,指清静无为);恬愉(安适愉快);恬泰(安逸舒适);恬逸(安逸);恬熙(安乐);恬适(安适);恬乐(安乐);恬嬉(嬉戏逸乐);恬娱(安乐自娱)。

恬的例句:

1、海面风平浪静,海水轻声拍岸,人们沉醉在这旖旎美景和恬逸感受之中。这里就是人间天堂。

2、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牧羊犬到底是怎样牧羊的,观看剪羊毛的示范,还能近距离观察其他各种农场动物的恬静生活。

3、黄昏时分或阵雨过后,这片大地带着湿气,孕育着有苦杏仁味芳香的种子。在迎合了这长夏骄阳之后,她会恬然休憩。

4、登上宝顶,向四下一望,绿树环合,景色清幽,宛若置身于都会山林中,一种恬适之感油然而生。

5、它恬静,它热情,它沉稳,它多变,就是那么让人捉摸不透。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768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