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蔬菜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前期连续阴雨天气,蔬菜的生长和储存受到一定影响。
接下来分析其他具体影响蔬菜价格的因素:
1.8月份以来我国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暴雨影响,而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是我国大多地区的蔬菜供应来源,因暴雨的影响多地蔬菜被淹没,使得蔬菜的产量严重下降。
2.随着天气的转凉,蔬菜供应正处于由北方向南方转移,由露天蔬菜向设施蔬菜转移的更迭期。但是,从9月下旬开始到10月上旬,这期间蔬菜主产区雨水偏多,蔬菜的种植、生长、采摘、存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蔬菜普遍上市推迟,而且产量不佳,导致了蔬菜供应的紧缺。
3.今年秋天的蔬菜的生长关键期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极端天气,且今年的气温比往年同期低了不少,不利于蔬菜的生长,导致各种蔬菜生长缓慢,蔬菜的采收期延长。
4.由于近期汽车油价的持续上涨,使得汽油和柴油的价格增加,而运输蔬菜的方式大多是靠大型货车运行的,届时运输成本增高。
5.消费需求的改进,随着生活逐渐变好,人们的消费观念在逐渐改变,比起大鱼大肉大家更向往健康膳食,蔬菜(特别是绿色蔬菜)变成了热门。
6.一定的炒作,因为蔬菜大产地的北方遭遇水灾和低温等情况,蔬菜供给变少,有些商贩故意抬高价格导致蔬菜价格上涨。
怎么解决蔬菜价格上涨过快:
1.品种价格过低时,政府部门采取宏观调控,大量平价收购,保证种植户的基本收益,保护菜农的积极性,防止来年大涨;在部分品种过高时,建议投入资金直接收购,低价投放市场。
2.积极扶植超市扩大蔬菜经营面积和品种。建议政府部门支持和帮助超市扩大蔬菜经营面积和品种,及时发布超市蔬菜价格,引导市民合理消费。
3.政府方面能像对待粮食生产一样,给蔬菜种植一定的补贴,特别是当蔬菜出现减产的年份提高补贴标准,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菜农的生产积极性,为平抑价格打下基础。
4.对于以种种理由囤积居奇、制造蔬菜供应紧张气氛的行为,有关部门应该重视并通过经济手段加以打击。
5.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培养素质相对较高的菜农,改进他们的种植方法,提高科学意识。
第一,气候异常。
本来现在就是蔬菜青黄不接的时候,再加上天气异常,尤其是前一段时间,全国多地迎来长时间的阴雨天气,降雨比较多,而今年降温又比较早,天气寒冷。
降雨又降温,气候异常导致不利于蔬菜的生产,造成产量的下降。尤其是遭遇洪涝灾害后,蔬菜减产就比较厉害,供应减少,供需紧张,就会导致价格的上浮。
也就是,天公不作美,异常的天气是蔬菜价格上涨的罪魁祸首。
第二,生产成本上涨。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蔬菜的生产成本也在上涨,包括种子、肥料和人工成本都在提高,有的地方提高了30%。
因为今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不少农业生产资料也在涨价,尤其是化肥的价格涨得比较猛。
数据显示,上半年尿素的价格每吨价格大约在2000元左右,而最近都已经涨到了超过3000元。
而且人工成本也在上升,之前每人一天在100元以内,而现在超过了100元。
成本的上涨,自然也会体现到蔬菜价格里面。
第三,运输成本也在提高。
一方面,很多地方遭遇洪涝灾害,蔬菜批发商要全国各地区批发蔬菜,增加了运输的距离。
另外一方面,油价也在不断上涨。国际原油价格已经创下了新年来新高,今年以来,国内油价已经14连涨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9月份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3.4%和25.7%,涨幅继续扩大。
这就造成了蔬菜的运输成本也在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