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疫病的防治方法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6 04:10:42
字号:

南瓜疫病主要危害南瓜根茎部,还可危害叶片、茎蔓和果实。受害严重时,致果实倒囊腐烂,收成大减。南瓜疫病的防治方法都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南瓜疫病的防治方法

根茎部染病,初始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病斑迅速扩展、茎呈软腐状,有时长达10厘米以上,植株萎蔫、青枯而死亡,但维管束不变色。

幼苗染病,多始于嫩尖,产生水渍状病斑,病情发展较快,萎蔫枯死,但不倒伏。

叶片染病,初始产生暗绿色水浸状斑点,扩展为近圆型或不规则大型的黄褐色病斑;天气潮湿时全叶腐烂,并产生白色霉层;干燥时病斑极易破裂。

茎染病,多在近地面茎基部开始,初始呈暗绿色水渍状斑病部缢缩,成株期往往有几处节受害,俗称节节烂”。

南瓜果实染病,初始出现水渍状浅褐色小斑,潮湿时病斑凹陷,并长出一层稀疏的白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以后软化腐烂,迅速向各方向扩展,在病部产生白色霉层,最终导致病瓜局部或全部腐烂。

发生特点此病由真菌鞭毛菌亚门甜瓜疫霉Phytophthora melonis Katsura侵染引起。

病菌以菌丝体、卵孢子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

翌年春通过风雨、灌溉水传播。

病菌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很广,在5~37℃之间,最适温度为28~30℃,高湿是发病的决定性因素。

雷雨过后,田间积水不能及时排出易诱发此病。

多雨季节发病重,大雨过后暴晴最易发病流行。

连作地、排水不良、浇水过多、施用未腐熟栏肥、通风透光差的田块发病较重。

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为发病盛期。

防治要点①实行非瓜类作物轮作3年以上,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深沟高畦种植,施用充分腐熟有机栏肥。

②种子处理:可用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30分钟后催芽。

③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田块,注意控制浇水次数,雨后及时排水,加强通风换气,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并销毁。

④药剂防治:于发病初期选用50%安克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25%阿米西达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或69%金雷水分散粒剂600~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溶性液剂800倍液,或70%品润干悬浮剂5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2.5%抑快净水分散剂3 0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5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喷雾,每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76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