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高。一是逐年增加“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要制定“三品一标”农产品增量时间表,确保逐年增加,直至普及;二是提高“三品一标”农产品管理水平;三是加快破解绿色食品发展的瓶颈。要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要素加快研发和推广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和生物调节剂,加快秸秆碳化还田技术创新,更多地替代化肥、农药和除草剂。
农业科技含量高。一是加速培育优良品种。要加快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寒地优质粮、经、饲、牧、树、草新品种;二是加速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开发与推广。要加快开发推广滴灌与喷灌等自动控制技术、空中航化植保技术、高科技自动化的质检与防疫技术,加快开发生产各种农用智能无人机等,将农业机械与信息化、智能化紧密融合起来,抢占更多的国内外市场并在黑龙江省优先推广使用,提高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质量;三是深化产学研体制改革。实现产学研推一体化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素质高。一是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设立标准,“持证上岗”,实行职业准入制,使其成为高收入者;二是当前重点是把农村的“新四军”即大学生、农技人员、转业军人和返乡农民工培养成新型职业农民;三是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实行课堂系统培训与现场实用培训相结合,以现场实用培训为主。
农民收入水平高。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一是推进农民就业创业实现增收;二是依靠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农民增收;三是扩大线上、定点和定制等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四是依靠城镇化和产业发展带动增加农民收入;五是依靠发展异地“打工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六是依靠财政补贴增收。
生产组织形式和三产融合度高。一是创新生产组织形式。继续推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广统防统治、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服务模式,把千家万户分散的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结合起来。具备条件的可实施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二是加快发展农村的二产和三产。必须坚定不移把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做成黑龙江重要支柱产业加以发展,实行大力推动战略和大船大帆战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康养、电商、乡村快递等新产业新业态。三是促三产融合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程度高。一是发展生态循环型农业。大中城市近郊充分利用城市畜禽粪污资源发展花基、药基和林基生态循环农业,坡度较大的山区与半山
农产品质量通常包括营养品质、商品品质和卫生品质三方面。传统的农产品质量的含义多指农产品的营养品质,具体地说,是农产品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必需氨基酸、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等的含量。
当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商品化特征越来越趋于明显。农产品的商品质量已成为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以及现阶段效益农业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农产品的商品质量在整体上主要包括农产品的储运质量、外观质量(如果品和蔬菜的形状、大小、着色、光泽等)、风味质量及加工质量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物安全及自身健康的日益关注,对农产品的卫生质量(如农药残留、病原体沾染以及有毒重金属蓄积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产品的卫生质量无疑也是农产品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农产品的种类及其用途的不同,对各项质量指标的要求也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