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属草本植物,以地下块茎入药,主治高血压、眩晕、头痛、口眼歪斜、肢体麻木、小儿惊厥风、半身不遂等症,也用于飞行员的脑保健和老年痴呆症等,是理想的脑神经保健良药。
1、天麻的繁殖
l.l有性繁殖
当少数天麻抽出地上茎并开花时,应保持沙土湿润,用竹竿固定花茎,遮蔽阳光直晒,花蕾成形后,花朵自下而上每天开-至几朵。如果缺乏授粉昆虫也可就近养蜜蜂或进行人工授粉,用镊子拨开花冠,去花药帽盖,取出药粉块,置于柱头上。授粉时间应在上午lO时至下午4时。授粉成功,则子房膨大,花冠枯萎,子房缝线明显,一旦开裂就会扬出大量种子,当一个果实裂开,就将相邻3-5个果实剪下,置于器皿中待自然开裂后取种。散于器皿内的种子立即播种,不可放置。将已培养好的菌床的菌材掀起,下面垫铺厚约l公分的阔叶树叶,种子撒于树叶层间,每平方米播lO-2O个果实的种子,后将菌末恢复原状,撒一层树叶,盖填覆物,让其生长出强有力的天麻,成为高产的杂交种麻。在种天麻时,多作几个菌床,不要下麻子,准备摘天麻有性繁殖用。
l.2无性繁殖
在lO-l1月,地温5-6摄氏度,蜜环菌能够生长,而天麻需要在lO摄氏度左右才能萌动,所以秋冬栽的天麻需有一个较长的时间,地蜜环菌和麻种结合,当来年天麻开始萌动时就能得到充分的营养供应。故秋栽为最佳季节。方法为:
(l)选地挖窖选用腐殖质黑色沙壤土,能滤水保温的山地或在庭院中挖窖,深25-3O公分,宽5O-6O公分,长视场地定。窖底顺山向带lO°-l5°斜度,以利过水。
(2)备回填土用山上阔叶林(柴老底)黑色的疏松土作回填土。也可选平坦地上的肥黑泥加锯末,或泥土加稻壳或打黄豆时筛出黄豆后的杂物过筛,筛下者装袋留用,筛上者破碎留用。收山芋时将藤长寸切晒干,饲料机破碎,运到栽种场地和沙土拌和配制。锯末和沙土的比例为3:l(体积比)。树叶(未腐敲碎)加泥沙土,比例为4:l。稻壳(或盐豆藤、山茉藤末料)加沙的比例为2:l。上面再盖一层细沙,覆盖好枯草落叶。
为促进蜜环菌生长发育,可在培菌棒时一次性施用磷肥,即O.5%-l%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或按一层过磷酸钙粉剂,每窖用量为2O-3Og,称好量样,准备撒施。
(3)菌棒排放先在窖底撒5-6公分深的混和泥,再撒一层半腐烂阔叶树叶(不易太厚),以能盖住土壤为宜。先放下层,顺山坡方向摆菌棒3-4根,棒与棒的距离为2-3公分,两棒中间紧靠棒摆3-4个麻种,摆时两头生长点向外,菌棒棒头各放2个麻种,放好后盖混合土至棒平,再放一层菌棒和麻种,用土填满空隙处。摆时上下棒要错开,第一层摆好后放5公分混合土再摆第二层菌棒和麻种。上盖一层树叶,最后覆土7-lO公分与地平。
(4)菌棒加薪柴培育法能使天麻同蜜环菌建立共和关系,又能为蜜环菌提供丰富的营养,栽培时菌柴薪柴相间,麻种应紧靠菌棒摆放,撒树叶填土。
(5)菌床栽培法在5-6月份农村空闲时挖好窖,放入菌枝柴和薪棒。栽种时挖开菌床,先挖出上层菌棒,下层棒不要动,只是在下层棒中间用小铲铲-小洞,放入麻种,再将上层棒放原处(原棒不要搞乱),靠紧菌棒放好麻种,可撒2Og过磷酸钙,填空隙土和覆土于平地,这种方法接菌块,接菌率高,产量也高。
(6)三管齐下栽培法即用人工培育的纯蜜环菌与无菌新鲜棒、麻种同时下窖,一般用菌种量8-9蔸/平方米,种麻l.5千克(3窖/平方米)。
2、栽培后的管理
种麻于lO-l1月下窖,来年4-5月锄一次草,防止人畜践踏。
(l)防旱春季天麻刚发育生长,需水量少,6-8月是其生长旺期,遇旱要注意浇水保芽,因幼嫩芽不能适应逆境容易干枯死亡。可在窖的上端用锄头轻轻挖-小坑,再浇水渗入,浇后复为原状。平地可在窖的四周浇水渗入,同时搭架,种上瓜果,让枝蔓遮阳。
(2)防涝挖好排水沟。
(3)防冻盖杂草或厚盖树叶。
3、防治病虫害
(l)蝼蛄土名拉拉蛄,能在天麻窖表土下开掘纵横遂道,咀食天麻块茎。可用5O%氯丹O.5千克,麦麸(炒香)25千克,加水7.5千克拌合后,于傍晚时分散置在麻窖表面作毒饵。
(2)蛴螬土名地蚕(金龟子幼虫),在窖内蛀食天麻使之成为空洞,可用敌百虫碾碎加蜜糖在碟上放置诱杀。也可放毒薯,做法是,红薯切成火柴盒大小,浸入O.2%的2O%乐果液中,浸l2-l4h搅动一次,再浸lOh,捞出晒干后每窖放3块,药效期为7天,一次杀不完的,要多放几次,可多切些红薯浸药晒干,备用。切记晾晒时和投放时都要防止小孩误食。
(3)蚂蚁危害亦可用杀蚁净捕杀。同时,可用肉皮、肉、鸡、鱼骨埋入有蚁害的天麻附近,第2天后拔看,当蚁聚集时用热水浇杀(可临时搭灶烧热水浇)。开花期有蚜虫危害,可喷酒4O%乐果乳剂的O.O5%溶液。
(4)鼠害用毒鼠药毒杀。
4、天麻的收获加工
(l)收获lO-l1月收获。先挖起菌棒,取出箭麻、白麻和天麻,轻拿轻放轻装运,以避免人为机械损伤,防止采后烂麻。
(2)分等级收时随手分好等级。单个重l5Og以上为l等。75-l5Og为2等。74g以下和挖破的大个者为3等。
(3)清洗将分级的天麻分别用水冲洗干净,不可磨擦去泥,只能用手轻抹泥液。当天洗当天加工处理,来不及加工的先不要洗。
(4)刨皮刨皮加工好的天麻叫雪麻,现在人工栽培量大,除出口外其余都不刨皮。
(5)蒸煮水开后,将天麻不同等级分别蒸煮,放少量明矾。5千克天麻放lOOg明矾。单个重l5Og以上煮lO-l5min,lOO-l5O千克煮7-lOmin,lOOg以下煮5-8min,等外的煮4min左右,总之以煮过心为准。
(6)烘干烘干不可火力过猛。炕上温度开始5O-6O摄氏度为宜,当烘干7成时,大的用手压遍,小的不压,再烘,此时温度7O摄氏度为宜。晒干也可。全干后取出分等级包装,即可出售。
农村里俗名叫“霍麻”的书名叫什么?
入秋以后,天气渐凉,黄土高原逐渐退褪去颜色,尽管市场上菜品任然繁多,但对于北方来说,大多菜品都物以稀为贵,经过长途运输而来的新鲜蔬菜身价随之上涨。
物产丰富的地区,对于主妇来说,经营一家的饭菜或许不是难事。可物产贫瘠的北方,入冬之前,每家每户的地窖里除了存贮土豆之外,还会存贮大白菜、莲花白、胡萝卜、蒜苗、大葱等不多几种菜品用来过冬。现在条件好了许多,但勤俭持家过了大半辈子的长辈们依然节俭过日子,依然会存贮一定数量的“传统过冬菜品”。
不同地域的人都有各自独特的勤俭过日子的方法,腌麻菜则是临洮老百姓节省过日子最常见的方法。临洮的腌麻菜与东北酸菜、辣白菜,四川咸菜、泡菜不同,能成为腌麻菜原料的只有大白菜、莲花白、萝卜、胡萝卜、洋姜等常见蔬菜。制作工序上,腌麻菜也似老百姓一样简单淳朴,大白菜(莲花白)一切四瓣,开锅过水,捞出控水,涂抹花椒、食盐,待一缸快满,入缸压石,从第一瓣菜到入缸到压石的过程中,若有胡(白)萝卜、洋姜等,则直接入缸。这个过程,嘴馋的小孩子会从刚出锅等待控水的菜瓣上撕下嫩叶,粘上椒盐提前品尝麻菜的滋味。家口少的人家,一小缸麻菜,足以让一家人度过漫长的寒冬;家口多的大家庭,则会选择大缸,甚至两大缸。
腌麻菜,也是有讲究的。尽管主料上没有太多要求,可也要选择瓷实的大白菜(莲花白)。配料上,盐得是粗盐,用加碘盐腌出来的会有苦味;花椒粉得尽可能粗一些,太细不容易入味。
压上石头的菜缸,从看起来很干到水快溢出缸沿,仅需要一两天时间。再过数日,等压在菜上的石头完全没入水中,农家的饭桌上便会多出一道菜品。
跟上海的红烧肉一样,火候的老嫩,味道的浓淡,不同家庭能作出各自独有的味道。腌麻菜也一样,出自奶奶之手和出自妈妈之手,味道各有不同,尽管用的都是姑姑家的大白菜,尽管用的都是同一棵树上的花椒和同一个盐贩子的粗盐。
腊八一过,各家各户纷纷杀猪准备年肉,原本清淡的日子便油腻起来了。我总是觉得,麻菜,在这段油腻的日子里吃才更加有味。麻菜的生脆,就着臊子面的浓香才是最有滋味的口舌体验,最好,麻菜还要用将切丝的干辣椒、葱段炝锅;我最不喜欢的,则是浆水饭、疙瘩、馓饭就着麻菜吃,可这种方式恰是节省过日子的普遍现象。
上初中时,学校离家较远,我自己做饭。每到冬天,除了韭菜,绿色的菜便很少了。每个周末回家,都要带上一饭盒炝好的麻菜。那青绿淡白的菜块儿和洋姜片,配上菱形的胡萝卜,白里有红,红里有绿,让我在求学的路上,似乎有了更足的动力。寒假里,严冬的早晨,我们坐在炕头,白饼就着麻菜就是早点,看似简单,可现在回想起来,那滋味儿要胜过现在的任何一家牛肉面。
现在,虽然经济上依然拮据,但在饮食方面,每天都跟过年似的,总觉得有些油腻。前段时间下乡,乡镇府的大灶上吃的晚饭,一碗臊子面、一盘麻菜、一盘炒粉条,让我吃出了当年的味道。
“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学名叫:荨麻(qiánmá),又名荨麻草。
荨麻(Urticafissa?E.Pritz.)荨麻科多年生草本,有横走的根状茎。茎自基部多出,高40-100厘米,四棱形,密生刺毛和被微柔毛,分枝少。
荨麻,也叫做藿麻。大多数人都见过而且非常熟悉,不少人也被它“咬过”。因为它浑身长着会咬人的蛰毛,有一定的毒性,一旦碰上就像蜜蜂蛰了一样的疼痛难忍;关键它的毒性会使皮肤接触后立刻引起刺激性皮炎,如瘙痒、严重烧伤、红肿等。
荨麻的生存能力很强,因此田间小道、草坡、沟渠边、田埂,甚至大道旁、房前屋后,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它们的外形也非常好辨别,色泽鲜艳翠绿,身披绒毛。
荨麻的药用价值:
在中国,早就有将荨麻入药的纪录。李时珍《本草纲目》有记载:“荨麻,其茎有刺,高二三尺,叶似花桑,或青或紫,背紫着可入药。”宋代《图经本草》中也有记录:荨麻草可以入药,其味苦、辛,性温,有小毒。具有祛风定惊、消食通便之功效。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产后抽风、小儿惊风、小儿麻痹后遗症、高血压、消化不良、大便不通;外用治荨麻疹初起、蛇咬伤等。因此,农牧民把它视为珍宝。用荨麻捣碎外敷,治毒蛇咬伤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症,相当有效。幼株的干叶是一些药剂不可缺少的成分,而且许多疾病的医治都离不开这些药物。
荨麻的食用价值:
荨麻的茎和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及各种微量的磷、镁、铁、锌、锰、硅、硫、钙、钠、钻、铜和钛等元素。可以用荨麻的茎叶烹制加工成各种各样的菜肴。有凉拌、汤菜、烤菜、荨麻汁、饮料和调料等。
荨麻种子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接近大麻、向日葵和亚麻等油料作物。荨麻籽榨的油,味道独特,有强身健体的功能。
扩展资料
在中国,宋代《图经本草》早有记述:荨麻全草可以入药,其味苦、辛,性温,有小毒。具有祛风定惊、消食通便之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产后抽风、小儿惊风、小儿麻痹后遗症、高血压、消化不良、大便不通;外用治荨麻疹初起、蛇咬伤等。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荨麻,?其茎有刺,高二三尺,叶似花桑,或青或紫,背紫者入药。上有毛芒可畏,触人如蜂虿蜇蠢,以人溺濯之即解,搔投水中,能毒鱼。气味辛、苦、寒,有大毒。主治呕吐不止。蛇毒,捣涂之。风疹初起,以此点之,一夜皆失”。因此,农牧民把它视为珍宝。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荨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