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发行,全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发行是政策性银行,不办理个人储蓄业务,主要业务是:办理由国务院确定的粮食、油料、棉花收购、储备、调销贷款;办理肉类、食糖、烟叶、羊毛等国家专项储备贷款,等等还有其它国家政策性的支持农业发展的贷款项目。
2.简介
1)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中国唯一的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 1994年11月挂牌成立。主要职责是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资金,承担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2)建行以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2004年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精神,坚决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把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作为最重要的价值追求。至2013年,形成了以支持国家粮棉购销储业务为主体、以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两翼的业务发展格局,初步建立现代银行框架,经营业绩实现重大跨越,有效发挥了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
3)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进入重要发展机遇期。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机遇,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将一如既往地把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政策放在首位,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银行在服务国家宏观调控、促进"三农"发展中的职能作用,努力做政府的银行;将一如既往地坚持改革创新,积极配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外部配套改革,按照发展空间合理、治理结构科学、体制机制健全、经营管理规范、操作手段先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经营管理,努力打造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将一如既往地以支持国家粮棉购销储业务为主体,以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为重点,努力培育"建设新农村的银行"的品牌形象,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银行。
操作环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V.5.2.1
中国农业银行(以下简称农行)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末,农行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1.4万亿元,同比多增3300亿元,同比增速32%。今年前两个月新增普惠贷款3281亿元,利率进一步降至4.03%;对202万户普惠客户的信贷支持,同比增加34万户。
农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行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发挥优势,统筹线上线下服务,为普惠金融提供全渠道、全流程、全覆盖的金融服务;惠特尼客户,并取得了许多突破。
针对客户的贷款产品越来越多。农行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在授信、增信、产业链三条数字化产品线建设上发力,不断丰富融资场景,满足小微企业、农户和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需求。
客户的融资成本越来越低。农业银行全面让利小微企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不断下降;通过发放信用贷款降低企业融资费用;主动承担第三方机构收取的抵押评估费、保险费、抵押登记费等费用;免除所有与小微企业贷款相关的服务费用。
客户处理时间越来越短。中国农业银行推出了“普惠金融”服务。惠特尼E站”,在掌银、网银、微信小程序等平台,专门服务小微企业。轻轻一点,就能获得各种一站式、全天候的金融服务。企业可以网上预约,指定网点和服务人员开户,大大缩短了业务办理时间。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整合内外部数据,为小微企业提供精准定位和立体化服务,在线发放贷款,免去了过去繁琐的环节。小微企业贷款可以“秒借秒还,随贷随还”。
客服体验越来越温暖。中国农业银行深化普惠金融“三农”双轮驱动服务体系,建设1000家总行级和1000家分行级普惠专营机构,降低服务重心,打造温馨便民的服务环境、丰富多样的服务内容和深入人心的服务文化。延伸2.2万个物理网点的服务触角,广泛建立惠农通服务点,全面提升网点在普惠金融方面的服务能力。
该负责人表示,中国农业银行作为普惠金融领域的主力军,围绕“打造“三农领域最好的数字生态银行/全普惠”战略,不断向基层和网点倾斜资源,深化“能贷、愿贷、敢贷”机制,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普遍性和直接性,以改善人民生活、便利企业融资。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