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6:59:38
字号:

探究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

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

本节课以提高农物产量为主题,进行了光合作用的最后一节课。从三个方面讲解:

一、增加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

1、增加有机物的合成量

a.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

b.适当提高CO2浓度;

c.适当提高温度;

d.适当增加植物体的含水量(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水影响气孔的开关,间接影响CO2进入植物体)

e.适当增加矿质元素的含量。

2、降低有机物的消耗量

a.适当降低温度;b.降低O2浓度;c.提高CO2浓度;d. 降低自由水的含量等。

在讲这一段时,学生有几个疑问 :

提高CO2浓度的作用既增加有机物的合成量,又降低有机物的消耗量,如何操作?

降低自由水的含量,可以降低有机物的消耗,如何操作?

二、温室栽培,如何提高产量?

1、光照的调控:冬天或阴雨天,可采取人工光照;夏天遮挡;

2、CO2的调控:燃烧法,可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抑制呼吸作用。

3、湿度的调控:湿度过大时(影响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或散失;使引起植物疾病的微生物滋生)。可采取通风或提高温度的办法来降低湿度。如果湿度过高,可采取喷雾喷水的方法。

4、温度的调控:塑料薄膜上铺盖草帘。根据气温的不同,或盖或卷。

5、水、肥。施用有机肥,微生物的分解,增加环境中CO2浓度,同时梳松土壤。

提醒:温室栽培应防止“白色污染”。采取的办法是使用可降解塑料薄膜。

三、大田作用,如何提高产量?

1、光照的调控:

a、合理密植:如果植株过密,造成作物减产的原因是:一是叶片接受的光照不足;二是通风通气差,CO2供应不足;

b、轮作、套作、间作:轮作是指在一块田地依次轮种几种作物,如小麦与山芋轮作;套作是指某一种作物生长的后期,在行间播种另一种作物,以充分利用地力和生长期,如棉花与小麦。间作是指同一生长期内,同一块耕地上间隔地种植两种及两种以上作物,如棉花和香瓜。

2、CO2的调控:合理施肥如施农家肥;

3、温度的调控:适时播种;

4、水的调控:合理灌溉。

四、农田松土的利弊:

利: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土壤中微生物对枯枝落叶、动物遗体、粪便的分解,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弊:1、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可能成为沙尘暴的一种诱发因素;

2、促进了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增加了CO2的排放,使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严重;

3、增加农业生产成本。

提倡免耕法:

是指农业生产中平时不用或尽量少用松土措施,收获时只收割麦穗或稻穗等部位,而将经过处理后的农作物秸杆和残茬保留在农田地表,任其腐烂,以便尽量恢复土壤的自然状态并保护土壤,避免水分蒸发。对农业害虫和农田杂草,通过使用农药和除草剂来解决。

免耕法有利于水土保持,能减少沙尘暴的发生,并能提高土壤肥力。

亚热带粮食作物一年几熟

中国热带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在里面可以学到热带农产品的特性、热带农产品初加工技术、热带农产品深加工技术。

1、热带农产品的特性:了解热带农产品的生长习性、营养成分、商品价值、市场需求等方面的知识。

2、热带农产品初加工技术:学习热带农产品的初加工技术,包括清洗、分级、切割、去皮、脱水等处理技术。

3、热带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学习热带农产品的深加工技术,包括果蔬干燥、酿造、发酵、提取等技术。

亚热带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亚热带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农作物生长期长,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成熟,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作物一般一年两熟,岭南地区农作物一般一年三熟。由于南北一年当中太阳光照不同,南北农作物的特点也不样,一般来说,南方农作物喜热、耐涝,北方的农作物不怕涝。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749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