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的红根病怎么治疗?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6:26:13
字号:

问题:芹菜的红根病怎样治疗?

芹菜的红根病怎么治疗?

答案:芹菜红根病就是根腐病,可以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来消毒病害。

芹菜根腐病的危害。 芹菜的红根病就是芹菜的根腐病,主要危害芹菜的根部,和芹菜的茎基部。芹菜侵害部倍产生水浸状红褐色斑块,几天后变为暗褐色或者黑褐色,稍微凹陷,叶片变黄,由下往上发展,但叶片不脱落。芹菜主根染病后腐烂或坏死,造成根少,生长不良。

根腐病菌生命力非常强,能在土壤里存活10年以上。它随农具、雨水、肥料、灌溉、牲畜等等方式传播。病菌从茎基部的伤口和根部侵入。高温高湿时候易发病,最适温度24 左右。特别是在土壤含水量高时,病菌容易传播和侵入。若地下害虫多,根系虫害多,病菌容易侵入,发病重。

芹菜根腐病的防治方法。① 科学轮作。芹菜地用无病菌土壤育苗,或者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②科学用肥。增施生物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单一或者减少使用氮肥。菜地要深耕,增加土壤的透气能力。③科学用药。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溶液或者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 1000倍溶液灌根,每10天灌一次,连灌2次。

总之,芹菜根腐病是一种顽固性病害,要通过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的方法,消灭或控制病害。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芹菜属于伞形科植物,品种有水芹、旱芹、西芹三种,芹菜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需蛋白质、胡萝卜素、该、磷、铁等微量元素,而且还具有健胃、消肿、润肺止咳等功效。 芹菜的红根病怎么治疗?

芹菜的红根病在专业术语上叫芹菜根腐病,受到此病害导致芹菜根部产生红褐色病斑,因此而得名,芹菜根腐病主要症状为: 其病害主要危害植株的茎基部和主根,并在病害部位产生水渍状红褐色病斑,随后病斑变为暗褐色,病部凹陷。植株地上部位有下往上开始变黄,但是叶片没有脱落,芹菜根部则腐烂、坏死。

芹菜根腐病发病规律: 此病害病菌腐生性很强,可在土中存活很长时间,并通过风雨、灌溉水传播,病菌一般从芹菜根部或者茎基部伤口侵入,最后导致发病。一般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温度24 、湿度85%以上时最容易发病。

芹菜根腐病防治措施: 首先适应轮作制度,最好和非伞花科和非茄科蔬菜作物适应轮作倒茬,抑制土壤中同类病菌的积累和滋生;合理施肥,生长期间要使用腐熟的农家肥,并增施磷钾肥,适当施加氮肥;做好田间排水措施,避免土壤积水;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

一、芹菜叶斑病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开始叶子上有黄绿色水渍状病斑,后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灰褐色,边缘色稍深不明晰,严重时病斑扩大成斑块,致叶片枯死。茎和叶柄上病斑椭圆形,灰褐色,稍凹陷,发病严重的全株倒伏。高湿条件下,病部均长出灰白色霉层。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病菌附着在种子或病残体及病株上越冬。春季条件适宜,易传播,可通过雨水、风及农事操作传播。发育适合温度25 30 ,高温多雨或高温干旱,夜间结露重,易发病。缺水、缺肥、灌水过多或植株生长不良发病重。保护地放风不及时,棚内闷热高温,也可增加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用耐病品种, 如津南实芹、美国犹它、百利西芹等。实行2年以上轮作。合理密植,科学灌溉,防止田间湿度过高,避免高温时间里灌水。

 2.种子消毒。用50 的温水浸种15分钟,不断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

 3.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粉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

 4.保护地条件下,可选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每次1公斤,或施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200克,隔9 10天左右1次,连续或交替施用2 3次。

 二、芹菜斑枯病

 症状 两种情况:一种是老叶先发病,后传染到新叶上。叶上病斑多分散,大小不等,初为淡褐色油渍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中部呈褐色坏死,边缘多为深褐色且明显,中间分散有少量小黑点。另一种开始和第一种相似,后中央呈黄白色或灰白色,边缘生很多黑色小粒点,病斑外常有一圈**环,病斑大小不等。叶柄或茎染病,病斑褐色,长圆形稍凹陷,中部分散生有黑色小点。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病菌在种皮内或病残体上越冬。播种带病的种子,出苗后就会染病,并传播蔓延。病残体上越冬的病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借风、雨传播。在冷凉和高湿条件下易发生,气温20 25 ,湿度大发病重。连阴雨或白天干燥,夜间有雾或露水及温度过高过低,植株衰弱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种子,对种子进行消毒,用50 温水浸10 15分钟,边浸边搅拌,然后移入冷水中冷却。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底肥,看苗追肥,增强植株抗病力。

 2.保护地栽培要注意降温排湿,昼温控制在15 20 ,高于20 要及时放风,夜温控制在10 15 ,缩小昼夜温差,减少结露,切忌大水漫灌。

 3.保护地芹菜发病时,可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每次1公斤。露地可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6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 10天1次,连续防治2 3次。

 三、芹菜菌核病

 症状 危害茎、叶。受害部位开始为褐色水浸状,湿度大时软化腐烂,表面生出白色物质,后形成鼠粪状黑色菌核。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病菌在土壤中或在种子中越冬,借风雨传播,侵染老叶或花瓣。生病部分与叶片、茎杆接触会染病。病菌产生温度5 20 ,15 最适,相对湿度85%以上时该病易发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

 1.实行3年轮作。播前用10%盐水选种,除去菌核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播种。

 2.收获后及时深翻或灌水浸泡或闭棚7 10天,利用高温杀灭表层菌核。

 3.采用地膜覆盖,减轻发病。

 4.及时通风降湿,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 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5.棚室可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烟雾法用15%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250克, 隔8 10天1次,连续或与其他方法交替防治3 4次,粉尘法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每次1公斤。

一年一度备受期待的成都农博会将于12月2日-5日举办,并且4天的会期里,将陆续举行开幕式暨农业合作发展大会、等十余项主要活动,以及多项配套活动,具体的活动详情如下。

2022成都农博会

12月2日-5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八届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将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与四川农业博览会联袂举办

本届农博会以“强合作促消费拼经济开新局”为主题,展会规模、参展企业数量和产品数量均为历届之最,大会将坚持线下线上结合的展览展销方式,创新打造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为擦亮成都现代农业“金字招牌”,促进农产品消费、产销对接、产业合作等赋能增效。

活动亮点

“线上+线下”展销提振消费

本届农博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推出线上线下结合的展览展销方式,通过云端逛展、互动直播、主播带货等多种创新形式提振市场、促进消费,大力推动现场销售、网上交易,切实加强产销对接。

其中,线下展览展示面积10万平方米,展示展销2000余家企业的上万种特色农产品。成都作为东道主,除了区(市)、县齐亮相推出各具特色的展馆和产品、体验外,还将精心打造规模创历届之最的成都市主题馆,凸显成都农业国际合作、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和成都市农业农村系统帮扶凉山工作等内容。甄选了70余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百强优秀合作社和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的企业、专业合作社的400余种农特产品展示展销。

和往届不同的是,本届农博会将开设线上展览展销区,目前线上展览平台入驻企业已达到1110家,产品涵盖食品、调味品、果蔬、茶叶等数十个大类。大会还将打造多个官方直播间,开展“农博优选”系列直播活动,联动抖音电商、三农达人和美食主播开展直播带货、品牌推广、逛展直播等活动,打造一个集全时段在线展示推介、线上交易、在线洽谈、直播互动、全景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融媒体展销平台。

多场活动锚定农业“建圈强链”

强合作、拼经济、促发展是本届农博会的题中之义。展会在展示展销板块,着重加大了经销商等专业观众的组织邀约力度,千方百计促贸易;同时还将锚定农业“建圈强链”举办多场论坛活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项目落地。

本届农博会期间,成都都市现代农业建圈强链重大项目开工活动将在天府新区举行,一批聚焦现代种业、绿色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农业项目开工。同时,还将举行成都都市现代农业招商引智推介活动暨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另外,展会期间举办的“四市三州”农产品品牌营销及产销对接活动,将为“天府粮仓”成都核心区粮油生产主体、甘阿凉三州及成德眉资同城地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推介展示平台,邀请农产品供应链采购企业、大中型商超、生鲜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电商等渠道发布采购清单。现场还将开展产销对接、贸易洽谈、合作签约,为优质农产品输入输出双向赋能,增进贸易合作。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第十五届创意农业发展论坛、2022中国(成都)移动电子商务年会暨乡村直播电商节等论坛及活动也将陆续举办。

发布100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等

2019年举办的第七届成都农博会上,成都市人民政府携手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举办了享誉业界的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并成功将大会打造成落地成都、服务全国、具有权威性的农业科企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塑造了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标志性里程碑。

今年农博会期间举办的2022(第二届)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高级别全体会议,将再次云集包括两院院士、顶尖专家在内的国内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领域重磅嘉宾。100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及1000项优秀农业科技成果,以及成都市激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措施和成都科创中心、重点农业产业园区招企引智机会清单将在现场发布,多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也将签约落地。

温馨提示

所有人员需进馆前完成3天3检,并持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进馆。进馆前7天内有国内重点地区(见“健康成都”微信公众号“来(返)蓉人员疫情防控最新政策”)旅居史且未完成相应管控要求等防控措施的人员不得进馆;省外及成都市外来蓉人员需至少提供出发地2天2次核酸,抵蓉后持在蓉1次核酸阴性证明后方可进入。

展馆内佩戴口罩,禁止吸烟,不开展大规模试吃试饮活动,须在指定区域就餐。

另外,入场须扫农博会入场码填报个人健康申报表;查验三码(天府通健康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风险城市旅居史),三绿则通过;查验3天3检核酸报告;扫四川天府健康码进行人脸识别;红外测温;安全检查。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745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