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和马山的蕉芋粉丝区别不大。
蕉芋,是美人蕉科美人蕉属植物。
蕉芋根茎发达,多分枝,块状;茎粗壮,高可达3米。叶片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0至60 厘米,宽10至20厘米,叶面绿色,边绿或背面紫色;叶柄短;叶鞘边缘紫色。总状花序单生或分叉,少花,被蜡质粉霜,基部有阔鞘;花单生或2朵聚生,小苞片卵形,长8毫米,淡紫色;萼片披针形,长约1.5厘米,淡绿而染紫;花冠管杏**,长约1.5厘米,花冠裂片杏黄而顶端染紫,披针形,长约4厘米,直立;外轮退化雄蕊2至3枚,倒披针形,长约5.5厘米,宽约1厘米,红色,基部杏黄,直立,其中1枚微凹;唇瓣披针形,长4.5厘米,卷曲,顶端2裂,上部红色,基部杏黄;发育雄蕊披针形,长4.2厘米,杏黄而染红,花药室长9毫米;子房圆球形,直径6毫米,绿色,密被小疣状突起。花柱狭带形,长6厘米(其中基部约有1厘米长与退化雄蕊管连合),杏**。花期:9至10月。
蕉芋,多年生草本,高达3米。具块状根茎。茎紫色,直立,粗壮。叶互生;叶柄短;叶鞘边缘紫色;叶片长圆形,长30至70米,宽20至25厘米,表面绿色,边缘或背面紫色;有羽状的平行脉,中脉明显。总状花序疏散,单一或分叉;花单生或2朵簇生,小苞片卵形,长约8毫米,淡紫色;萼片淡绿而染紫,披针形,长约1.5厘米;花冠管杏**,长约1.5厘米,花冠裂片杏黄而先端染紫,长约4厘米;外轮退化雄蕊2至3枚,花瓣状,倒披针形,长约5.5厘米,宽约1厘米,红色,基部杏黄,直立,其中1枚微凹;唇瓣披针形,长4.5厘米,卷曲,先端2裂,上部红色,基部杏黄;发育雄蕊被针形,长约4.2厘米,杏黄而染红,花药室长9毫米;子房圆球形,直径6毫米,绿色,密被小疣状突起。蒴果成3瓣开裂,瘤状。
蕉芋主要价值
蕉藕茎叶茂盛,叶片不易枯焦,观叶期长,管理简便,是美化庭院的良好材料。
芭蕉芋的开发利用以生产淀粉为主,并开发淀粉深加工产品以及粉丝、粉条等食品项目。芭蕉芋加工成淀粉,或晒干发酵后酿酒,出酒率达60至70%,高于粮食出酒率,酒糟和芭蕉芋杆,又是喂猪的饲料。一般2.5千克芭蕉芋淀粉可生产0.5千克味精,还可生产口服和注射用葡萄糖、高粱饴糖等类淀粉糖,以及代藕粉等多种副食品。其花蒂有甜味。作蔬菜食用,可切片或丝炒;或用沸水焯后凉拌,也可腌渍咸菜。
蕉芋的根状块茎中主要含淀粉,每100克块茎中含淀粉12至14克。其根状块茎性味甘、淡、凉,具有清热利湿等功效。
纺织工业上,用芭蕉芋淀粉浆纱,比用粮食淀粉浆纱,具有粘结度高、光洁度好等特点。芭蕉芋淀粉还可用于造纸、制鞋、制帽、服装和文化用品等。其茎叶纤维可作造纸的原料,或用来搓绳索。?
上林县维管束植物有202科662属1137种(含野生和栽培种类),其中蕨类植物29科57属82种,裸子植物6科6属10种,被子植物167科599属1045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147科486属885种,单子叶植物20科113属160种。
物种数占全广西维管束植物总种数的1/8,物种丰富度10.52种/平方千米。乔木树种有100多种,主要是天目紫茎、长色铁杉、紫荆木、小叶红豆、格木、罗汉松等;竹类有粉单竹、黄竹、吊丝竹、大洪竹等;饮料类有枸树、桃金娘、余甘子、黑荆树、苦丁茶等;药材类有土党参、毛山药、天冬、荛术等;果树类有柑橙、荔枝、龙眼、芭蕉、香蕉等。此外,还有八角香料作物和梧桐、油茶等野生油料作物20多种。国务院1999年8月4日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上林境内有7种,即:金毛狗、桫椤、福建柏、樟树、任豆、花榈木、半枫荷,均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广西龙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上林县境自然分布的陆栖脊椎动物有4纲25目78科共252种,其中哺乳动物62种,主要有叶猴、林麝、熊猴、苏门羚、大灵猫、小灵猫等;爬行动物42种,有蟒蛇、山万蛇、万蛇、丽纹蛇、金环蛇、银环蛇等。鸟类130种,主要是鹌鹑、乳鸽、画眉、草眉、锦鸟、山麻雀鸟等。两栖动物18种,有虎纹蛙、泽蛙、大绿蛙、斑腿树蛙等。大鹰鹞被列为联合国保护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懒猴、斑冠犀鸟、金猫、熊猴、黑叶猴、金钱豹、蟒蛇等7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叶猴、林麝、熊猴、苏门羚、大灵猫、小灵猫等36种;属广西地方重点保护动物的有华南兔、红腹松鼠、棕鼯鼠、豪猪等78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濒危及易濒危物种27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