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1个纸箱或木箱,箱底和四壁用纸糊严,再铺一层厚度达到半寸的垫料,比如棉花、干草。
将鸡蛋一层层放入箱中(不可超过3层),最上层的鸡蛋上面放1支温度计,然后将箱子用棉被盖严。将箱内的温度控制在38-39℃,每隔6-8小时翻1次蛋,确保鸡蛋均匀受热。
孵化19天后,将鸡蛋的头部朝上摆放,周围垫好棉花,每隔3小时凉蛋1次,每次持续1-2分钟,经过1-2天左右雏鸡便可出壳。
小鸡孵化分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鸡孵化期约21天,18天落盘,7天照蛋,一般到室温影响,可能出现提早或推迟孵化。
种蛋的孵化方法一般分为自然孵化法和人工孵化法两种。
自然孵化法就是利用母鸡抱窝性孵出小鸡,这种方法在农民自给性养鸡中被广泛采用。它所需设备简单,管理方便,孵化效果也比较好,孵化出的小鸡还可由母鸡带领,减少育雏环节;但孵化量小,易受季节性限制,不适合专业化规模养鸡。
人工孵化法就是仿照母鸡抱孵,人为创造适合鸡胚生长发育的各种孵化条件,达到孵出小鸡的目的。人工孵化不受季节和有无抱窝母鸡的限制,孵化量大,适合专业化规模生产。
人工孵化法又包括机器孵化法和传统孵化法两种。
机器孵化法是比较先进的大型人工孵化方法,由于实现了自动控温、控湿和机械翻蛋,因而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劳动生产率较高。常用的机器孵化器有平面箱式孵化器、立体孵化机和房间式孵化器。
平面箱式孵化器又有单层和多层之分,其供热方式目前已大多采用电力式,过去曾采用热水式、煤油灯式等。平面孵化器一般无翻蛋设备,需定时手工翻蛋。
立体箱式孵化机常根据出雏形式的不同,分为机下出雏、机旁出雏和单机出雏几种形式。目前,为了满足胚胎发育要求,又便于防疫消毒和管理,大多采用孵化机和出雏机分离型的单机产品。可以分批入孵,亦可整批入孵。
房间式孵化器是砖砌外壳、无底、架车式。多为整批入孵,孵化量大,占地少,经久耐用,但需有空调及冷却设备。
传统孵化法包括炕孵法、缸孵法和桶孵法等,其供热方式主要是北方的火炕、温水及炭火。目前,在边远地区仍有应用,但本书不作重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