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表明我的身份,我是重庆医科大学相关专业的博士,我的儿子也在吃圣元的优博,不管这个系列有没有问题,我绝对不会再用他们的产品,因为他们现在还在撒谎,其他有问题的企业,声称自己不知道内情的都在撒谎!欺骗无知的民众,罪不可恕!真相是这样的:
凯氏定氮法是现在乳品行业进行蛋白定量的常规方法,它能够检测样品中的氮含量。由于蛋白质中氮的含量是相对恒定的,大约每6.25克(5.56-7.14克,6.25为平均值)蛋白质中含1克的氮量(6.25为凯氏定氮法中的蛋白转化系数),因此对于纯蛋白样品,用凯氏定氮法得到氮量,再乘以6.25便得到样品中的蛋白量,方法虽粗糙,但是目前蛋白定量的基准方法。
对于其他有机氮化合物,也可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只是最后的定氮量乘以不同的转化系数,例如三聚氰胺C3N6H6转化系数很低,为1.50。在奶品的蛋白定量中,最后的定氮量是乘以6.25的 ,加1.5克三聚氰胺,就会多1克的定氮量,结果就是让蛋白的测定值多6.25克,确实可观!要知道在化工市场三聚氰胺是按照吨在卖啊!
但是正因为如此,厂家在检测自己产品的过程中是必然会知道自己的产品存在机氮污染的,原因很简单,在制备干奶粉的过程中,由于三聚氰胺的添加(要知道奶农不是化学家,量不可能算的很精确),极易使得凯氏定氮的蛋白量比样品量还大。如假定10.25克奶粉干样品中蛋白真实含量为6.25克,奶粉中其它正常成分为2.5克,添加的三聚氰胺为1.5克,显然凯氏定氮值为2克,真实的蛋白和三聚氰胺各贡献1克,但计算蛋白量时是乘以6.25(还不知道样品中存在有机氮污染),得到样品中蛋白含量为12.5克,居然比检测样品量10.25克还大,现在知道了显然样品奶粉中存在转化系数低于6.25的有机氮污染,检验员毕竟不是猪头,他们也是经过严格培训的。由于奶粉行业的潜规则,他们不用进一步的检测可能已猜到里面是三聚氰胺的污染。事情关系重大,他们肯定不敢随便做主,只有向上报告,是否用这些有问题的奶源必然由最上层决定,企业不愿意承担巨大的经济损失,于是黑心狗肠的继续使用这些奶源。但是他们知道质量监督局的人虽然是饭桶,但绝对不是猪头,这测定值比样品值还大是过不了关的,怎么办?只好再向里面加点不值钱的东东了,把质量差给补上,不然就穿帮了,真是狼心狗肺啊,还说自己不知道,还在谴责他人,伪君子啊,中国人的道德真的没有低限了吗?
强烈呼吁大家不要再使用上了黑名单的这几十家企业的任何产品了,因为通过上面的分析,大家都应该知道了,这些狗企业,甚至包括哪些所谓民族企业的标竿们都是在明知故为啊!一定不能在用他们的产品了,让哪些人吃屎去吧,不,让他们去吃我实验室剩下的那2瓶三聚氰胺吧,让他们在死去孩子的坟墓前一口一口的吃下去。可恶的人渣。
奶农加入这种物质是因为
三聚氰胺其分子中含有大量氮元素。用普通的全氮测定法测饲料和食品中的蛋白质数值时,根本不会区分这种伪蛋白氮。添加在食品中,可以提高检测时食品中蛋白质检测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