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0亿元,同比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7.5亿元,同比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5.9亿元,同比增长1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2亿元,增长12.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6亿元,同比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158元。同比增长10%和11%。 2011年,栾川县粮食产量稳中有增,苗木花卉繁育、中药材、高山蔬菜、经济林和林下养殖等特色种养殖基地规模不断壮大;君山制药、柿王醋业、青城山生态养殖等一批龙头企业稳步发展,全县特色农产品达到108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达到97个和163个,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步伐不断加快。
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总结范文
甜樱桃、蔬菜、猕猴桃地处汶川北部的威州、雁门、克枯、绵_等6个乡镇,日照强,气候干燥,很适宜发展甜樱桃等独具特色的_质水果,初步形成了集基地、苗圃、加工、储运、集散于一体的北部果业经济带。退耕还林还草后,这些乡镇大力发展优质特色水果、干果基地2.5万亩。2007年,已有3000亩甜樱桃开始挂果,产量达20万公斤,收入达400余万元,种植甜樱桃的农户户均增收1500多元。威州镇双河村农民曾东清说:“去年的甜樱桃好卖得很,还没有采摘就被商贩订购一空,每公斤最高卖到70元。我栽的400多株树一共采摘了1500多公斤甜樱桃,收入达8万余元。”去年,威州、雁门、克枯、龙溪、草坡等乡镇建起了优质无公害绿色蔬菜基地3万余亩,蔬菜产量达6000万公斤,收入5000万元,菜农户均增收1000多元。三江、水磨、漩口等乡镇建立优质猕猴桃基地4000亩,已挂果500亩,亩产量2000余公斤,亩收入8000余元,种植户户均增收600多元。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建立各类特色农产品基地近6万亩、示范基地7个。办协会,带领农民闯市场近几年来,全县各级政府部门转变职能,从最初的管理扶持走向服务引导,积极探索发展“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汶川县蔬菜协会”、“岷江甜樱桃协会”、“克枯土鸡养殖协会”、“三江农家旅游协会”等各种协会不断建立和发展起来。来源: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
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 工作总结 范文
为全面贯彻落实《菏泽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守护舌尖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通知要求,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从源头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我局召开动员会,统一思想,制定工作方案,现将半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全面落实责任
依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标准,构建?政府负总责、乡镇(办事处)有机构、监管到村、经费有保障、检测全覆盖?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意义,落实各成员位的责任。始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统筹推进,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二、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
全县各乡镇(办事处)以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严格落实属地、监管和主体?三个责任?,制订并发放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强化体系建设、净化生产环境、推动标准化生产,疫情防控期间各乡镇(办事处)主要农产品定性监测合格率在99%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三、落实完善基层监管、执法、检测联动机制
保障财政经费。建立了财政投入保障机制,2020县农业农村局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等各项工作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确保了日常监管工作的实际需要。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质监股配合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三级监管人员开展生产主体综合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农业生产日志、用药记录、索证索票记录,仓库用药环境、收购运储环节,发现问题当场处理。前后出动执法人员70余人次,截至目前没有发现使用禁限用农药和硝基呋喃等违禁药物现象。
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制订2020年度监测计划,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县、乡、村三级监管人员从每天到每周开展定性检测,抽检对象为全县农产品交易市场、超市、农业生产主体、散户等,截至目前定性检测共计13000例,确保了我县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从上到下,从内到外质量安全。
四、强化农药质量安全监管
3月底,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开展农资打假行动,对我县农资市场进行集中整治,出动执法人员629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02台次,查处问题71起,其中要案3件,罚没收入共计242900元。对涉嫌犯罪坑农害农的当事人依法严厉查处,有效保障了我县农资市场秩序及用药安全,同时,充分发挥村级监管员的作用,深入生产一线,通过发放明白纸、宣传册,开展农业标准规程、病虫害防治、农药规范使用等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方面的宣传。农资综合执法人员在村内、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包括蔬菜、果园、茶园等)和农资经营店(点)制作宣传栏、禁限用农药警示牌,通过联合整治行动,处理了各种农资违规经营行为,规范了农业生产,切实依法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及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
全县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开展以来,县农业农村局召开三级监管人员会议,积极宣传,培训引导、督促生产主体合理有效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截止目前,共向合作社和各乡镇(办事处)监管站发放纸质版合格证6万张,有效促进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精准化监管,确保我县农产品市场准入准出有效衔接。
六、存在问题及困难
生产主体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缺乏市场监督环节,真正实施起来进度缓慢。
七、下一步工作措施
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农资监管,严厉取缔、查处无证经营农药者,并依法查处各类违法经营案件;对农业生产基地加强巡查,严查禁限用农药使用,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督导巡查生产主体合格证开具情况,加强农业生产基地人员培训,提高农业基地生产记录水平;加强宣传,提高散户老百姓安全意识,鼓励散户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并加强农药使用指导、服务工作,提高农药、化肥安全使用水平。
坚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水平标准,是一项长期的保证民生健康的基础性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更加努力,多措并举,确保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