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CPI价格涨幅有所扩大。从7月份看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上涨,7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3.2%,占整个居民消费价格总涨幅的99.3%,所以食品价格是推动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影响食品价格上涨从结构上来看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猪肉价格上涨,7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85.7%,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是2.3个百分点;二是鲜菜价格7月份同比上涨7.9%,影响居民消费价格近0.2个百分点。这两项对于整体的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是主要推动因素。CPI同比涨幅扩大将是短期现象,未来将有所回落,不会走高。
南方大面积洪涝灾害,导致部分地区蔬菜短期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生猪调运也受到影响,猪肉价格出现反弹。食品价格同比涨幅扩大2.1个百分点至13.2%,带动CPI上升。非食品价格则由上月同比上涨0.3%转为持平,为2010年以来低点。疫后消费逐渐恢复,但旅游、文体娱乐、户外消费等领域需求仍较弱。7月份,旅游类、交通工具类、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等价格都同比负增长。
二,自然灾害疫情影响?夏季自然灾害及局部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小幅反弹等因素影响,以肉类和鲜菜为代表的食品价格受到供给冲击,出现明显反弹;二是在国内疫情有序防控下,整体经济发展好于预期,国内需求有所回暖,推动非食品中的商品及服务价格开始企稳止跌。
?三,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基础? 初步估计全年CPI涨幅均值将处于合理区间。?认为,中长期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总供求基本平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市场机制作用得到更好发挥,货币政策保持稳健,货币条件合理适度,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各位读者对于CPI涨幅连续两个月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会继续走高吗?你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