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是我们常见的虾类,近年来在市场上非常火爆,养殖的农户也越来越多,分布地区广泛。我国除了几大产区外,还有一些省市养殖的小龙虾产量也非常高。那么当阳小龙虾产地在哪?怎么保存时间最长?小龙虾是我们常见的虾类,近年来在市场上非常火爆,养殖的农户也越来越多,分布地区广泛。我国除了几大产区外,还有一些省市养殖的小龙虾产量也非常高。那么当阳小龙虾产地在哪?怎么保存时间最长?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当阳小龙虾产地在哪?
当阳小龙虾产地在湖北省宜昌市当阳,位于湖北省中部,西邻三峡宜昌,东连荆州古城,北通襄阳隆中。当阳市水源好、水质好、无污染,对小龙虾的品质要求高,当地农户发展虾稻养殖,产量较高,目前的主要产区有水田湾村、庙前村、先锋村等。
二、小龙虾怎么保存时间最长?
1、盐水保存法
新鲜的龙虾买回来之后,可以将小龙虾放入加有少量食盐的清水中,最好是还能加几滴食油,这种方法不仅能保存小龙虾2-3天,还能一定程度的去除小龙虾身上的污渍。
2、塑料泡沫箱保存法
在塑料泡沫箱中加清水,然后将新鲜的小龙虾肚皮朝下的时候放在塑料泡沫箱中,随后再放入一些碎冰,一天加冰两次,一般这种方法可以保存5-7天。
三、小龙虾怎么选购?
1、用洗虾粉洗过的小龙虾,往往看上去非常干净,色泽也很光鲜。但被腐蚀过后的小龙虾虾钳很容易脱落,如果餐桌上的小龙虾虾钳普遍比较少的话,使用洗虾粉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因此掉钳的小龙虾要慎食。
2、看小龙虾是否生活在清水中,一看背部,红亮干净,尚可,再翻开看它的腹部绒毛和爪上的毫毛,如果白净整齐,基本上是干净水质养出来的。
3、老龙虾一般红得发黑或红中带铁青色,青壮龙虾则有一种自然健康的光泽。再用手碰碰虾壳,铁硬的是老的,像指甲一样有弹性的才是刚长大换壳的,要尽量购买软壳的小龙虾。
4、在食用小龙虾前,最好看一下小龙虾躯体,如果尾部蜷曲,说明入锅之前是活的。如果尾部是直的,说明入锅之前就已经死了。此外,龙虾头部易吸附重金属和细菌,所以食用时最好去头。
5、自行烹饪小龙虾,建议用清水浸泡2~3个小时后,刷洗干净、高温煮熟后食用。
以上就是当阳小龙虾的介绍,由于小龙虾蛋白质含量高,做好后最好一次吃完。吃小龙虾不要过量,因为摄入过多的蛋白质也易引起消化不良。
原创出品,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每年夏天,最热闹的就是晚上街边的夜市了,吃了烤串,喝着小酒而小龙虾作为“夜宵顶流”几乎是每张餐桌上必点的菜品。
但是今年,这个“夜宵顶流”却流不起来了。
怎么回事呢?
1、一上市就开始走跌
小龙虾一般在5月份左右会迎来集中上市,往往在4月份时价格最高,但是今年是个例外,小龙虾价格从3月份开始就一路下跌,到了四五月份更是直接来了个“大跳水”,市场最便宜的一度跌到了个位数,不少消费者直呼是不是可以“吃小龙虾自由”了。
通常来说,低价效应会触发消费激增,例如去年十一时猪肉就是如此。
去年年初猪肉价格一度涨至三四十元一斤,而到十一的时候,也跌到了个位数,这么大的价格落差直接刺激了下游消费,一时间猪肉消费激增。
但是小龙虾并没有这样的好运。
虽然也跌到了个位数,但是并没有因此带来销量的增长。
这是为啥呢?“夜宵顶流”为啥突然就不“香”了呢?
2、小龙虾为啥不“香”了?
首先,从供给方面来看,小龙虾的供给量直线增加。
小龙虾是个外来品种,最初进入国内市场是在江苏的南京,但最初也只是作为喂养宠物的饲料使用的。
但小龙虾适应力极强,进入中国后,很快适应了环境,在各大江河湖泊中迅速生长繁殖。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小龙虾率先在湖北、江苏一带走红,以其独特的口味成为了大排档餐桌上的“红人”。
销量有了,商机来了,产量也就增长了。
近些年养殖小龙虾的人越来越多,再加上今年气候偏暖,不少养殖户提前捕捞,就导致小龙虾上市时间也提前了,供给增加。
其次,供给增加了,但消费却减少了。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疫情,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餐饮绝对要排在第一梯队,虽然随着疫情逐渐可控,餐饮夜市渐渐恢复,但是已远不如前,这对“夜宵顶流”来说就是断崖式的下降。
另一方面,虽然外卖等发展迅速,小龙虾做成半成品后快递到家也方便食用,但是这么一来,价格可就上去了。
毕竟疫情已经使很多家庭的收入下滑了,这种半成品的小龙虾自然也成了奢侈品。
还有一个选择,可以自己买活虾然后回家加工,但是清洗小龙虾就是个麻烦的事,这也使很多人望而却步了。
就这样,在层层门槛下,小龙虾与市场消费渐行渐远。
3、不止小龙虾,水产品全线走跌
其实小龙虾并非个例,根据农业农村部农产品价格监测报告来看,今年水产品几乎是全线走跌。
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这一周,草鱼批发价格为16.76元/公斤,环比上一周下跌了0.9%,而相比去年则下跌了24.8%;鲤鱼批发价格为14.61元/公斤,环比上一周下跌了0.5%,同比去年则下跌了21.2%;此外,鲫鱼、白鲢、花鲢以及大黄花鱼等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为啥水产品都不“香”了呢?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和疫情影响消费有关。
一方面由于疫情影响,大家对水产品的总体消费都有所下滑;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收入下降,也直接影响了消费。
另一方面,上半年猪肉及鸡肉价格相对低位,便成为了很多家庭的选择。
4、旺季来临,消费会增长吗?
大家关心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随着疫情逐渐可控,餐饮陆续恢复,小龙虾等销量会增长吗?
虽然时值盛夏,也是水产品的主场,但是今年“翻身”的概率并不高。
一是供给压力较大。
去年水产品全线走高,拉动了养殖户的积极性,但今年消费低迷是市场没有想到的,因此供给依旧偏高。
二是即便消费陆续回暖,也很一下回到往年的巅峰时刻,市场预计今年总体消费恐将不及预期。
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谁也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却给“夜宵顶流”限流了。
更多内容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