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初二都是一周五天,初三不知道,毕竟初三快要中考了嘛,应该不一样
宜宾,四川省辖地级市,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酒都、中国竹都”之称。[1]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处;地形整体西南高、东北低,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46%,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47000个/立方厘米(七洞沟),极其适宜人类居住,辖区内长宁县等因此成为著名长寿县。幅员面积13283平方千米[10],辖3区、7县。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宜宾市常住人口为4588804人。
宜宾文化底蕴深厚,有2200年建城史、4000年酿酒史、3000年种茶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历代名人辈出,养育了李硕勋、赵一曼、阳翰笙、唐君毅、余泽鸿等无数革命先烈和文坛大师,积聚了多姿多彩的长江文化、酒文化、_苗文化、哪吒文化、抗战文化、民俗风情文化。[2]宜宾拥有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西华大学宜宾校区、宜宾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宜宾校区、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
宜宾是国家确定的沿江城市带区域中心城市,是四川培育壮大的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71]、是四川省委确定的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四川南向开放枢纽门户。[1]将争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副中心。[72]2020年1月,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复支持宜宾等6个市开展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5]2020年2月26日,四川省宜宾市宜宾早茶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3148.08亿元。
高县县位于四川南部,坐落在万里长江第一支流南广河河畔。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东经104°21′~104°48′、北纬28°11′~28°47′。东邻珙县、长宁县,西接宜宾县,南界筠连县,北与宜宾市翠屏区相望,东北、西南分别与南溪区和云南省盐津县毗连。
2010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7512公顷,其中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7792公顷,比上年增加1135公顷,增长2.4%,所占比重与上年基本持平;油料作物面积4370公顷,增加81公顷,增长1.9%;茶园面积12026公顷,同比增长66.0%;果园面积1925公顷,同比增长4.3%;药材面积24公顷,持平;蔬菜、瓜果类作物面积3720公顷,增加170公顷;饲料作物1243公顷,减少20公顷。优质农作物种植面积小幅增加,品质提高。全县优质水稻面积8400公顷,比上年增加400公顷;优质小麦种植面积7880公顷,与上年持平,优质玉米面积3000公顷,增长2.3%,优质大豆面积30公顷,与上年持平。
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260885吨,比上年增长1.57%;甘蔗产量8390吨,比与上年持平;茶叶产量4860吨,同比增长13.6%;烟叶产量129吨,与上年持平;油菜籽产量2460吨,增长6.5%;麻类作物产量6吨;水果产量9220吨,同比增长6.0%;蔬菜产量136260吨,增长5.6%;药材产量46吨,与上年持平。 2010学年初,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42所(含幼儿园,下同),在校学生75579人,教职工3682人,其中专任教师3423人。
2010年,全县小学110所,招生5619人,在校小学生32154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9%。普通中学25所,招生8361人,在校学生24004人,其中初级中学在校生18357人,普通高中在校生5647人。
2010年,全县中等职业教育(职高、中专、中师)学校1所,招生2612人,同比增长3.3%,在校学生7330人,增长67.5%。 2010年,全县在岗职工人均货币工资25376元,增长15.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75元,增长14.28%;人均消费性支出12564元,增长14.8%,食品价格逐步攀升,城镇居民用于食品消费的费用大幅增长,居民消费结构与上年比发生较大变化,恩格尔系数(全年食品消费占总消费支出比重)由上年的35.0%上升到40.2%,上升5.2个百分点;服务性支出3611元,比上年增加735元,增长25.6%;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8.02平方米。全县2010年末社会从业人员29.6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6.39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3.3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9.96万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1186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60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