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出口附加值,美国历届政府均高度重视开发农产品的工业用途。 ★文/刘林森 最近,美国总统布什签署法令,增拨10亿美元开发基金,用于提高农产品的商业价值 ,以节省进口工业原料的外汇支出,同时解决农产品大量过剩问题。早在198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就主张积极开发农产品的工业用途。1990年通过了新的农业法案,并专门设立了基金会,资助私人企业参与研究。过去10年,白宫在这方面投入了近30亿美元,有30多家公司参与开发并获得政府帮助。 农产品的商用潜力 据美国农业部的调查,美国生产的农产品,除用于出口外,每年仍有大量剩余,因此在开发农产品的商业应用方面潜力极大。农业部的官员说,目前美国工业界最常用的50多种工业原料中,1/3以上完全可用农产品来替代。如果充分发挥农产品的工业价值,美国每年可减少数百亿美元的外汇支出。农产品用作工业原料,无论国内还是在海外,均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 但在目前,将农产品制成工业原料最大的障碍是成本较高。为解决这个问题,联邦政府鼓励企业界进行联合,实现规模化开发、生产,集中资金、人力,并组织研究机构和大学研究,对于开发成功的新产品,政府协助收购,并给予生产企业在税收上的照顾。 另一方面,政府希望工业部门更多的考虑环保的因素,以往的综合分析证实,如果考虑环保、劳动保护、维护修理等因素,采用以农产品生产的工业原料不仅不会增加成本,而且可以降低多种开支并使产品变得更合理。 美国食品业界近几年来用于生产自然分解塑料包装薄膜迅速增加,这些薄膜均以玉米为基本原料,新型塑料包装薄膜的成本仅比常规包装物高20%,但食品公司可以减少一大笔环保开支,而且在公众中留下好的印象。 鉴于潜在市场十分可观,而且可以得到政府多方照顾,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愿意开发农产品的工业用途,其中以涉及塑料、涂料、燃料添加剂、油墨、胶布、染料、清洁剂和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最多。 农产品加工综合利用 美国对农产品加工很重视综合利用,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都做到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度加工和精细加工,有的甚至达到了“无废加工”的完美境界。 以大豆加工为例,通常企业的大豆加工从制取豆油开始,沿着两条生产结进行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一条生产线是将制取豆油以后剩下的豆粕,加工成大豆蛋白,再制成豆粉、豆面、豆片、豆奶等食品,最后将剩下的大豆纤维加工成各种畜禽和鱼虾的颗粒饲料;另一条生产线是从豆油中再提取卵磷脂和维生素E,并将豆油进一步制作成为色拉油、烹调油和人工黄油。 再看玉米加工:公司利用玉米生产淀粉和制作各种玉米风味小吃,然后将部分淀粉加工转化为甜味剂和乙醇,制成玉米糖、玉米糖浆、葡萄糖、婴儿食品、早餐食品、非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甜酒等。还可利用玉米淀粉提炼制作氨基酸、柠檬酸、抗菌素、多元醇、味精及利用玉米胚芽制取玉米油。最后还将剩下的残渣生产各种颗粒饲料。 此外,在大豆、玉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温度可高达70摄氏度,企业可利用这些温水和公司自产的颗粒饲料,从事高密度高产量的温水养鱼。例如,某家企业通过地下管道将温水送入一只只特制的箱体里,每只箱体的容积为40立方米,每次放养鲈鱼5000尾。每只箱体又设计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以保持水的流动,维持水中有足够的含氧量。温水还可进行蔬菜无土栽培。该公司建有一座4万平米的大型温室,专门用业无土栽培蔬菜,主要蔬菜有生菜、黄瓜和甜椒。该温室能用的热能90%以上由养鱼之后的温水通过热交换器来提供,而且含有鱼粪和剩余饲料的温水,又是很好的无土栽培蔬菜的营养液。 此外,政府通过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月2日起,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
此次关税政策调整旨在维护国家利益,平衡因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措施给中国利益造成的损失。
通知明确,中国自今天起对原产于美国的7类128项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关税,对水果及制品等120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15%,对猪肉及制品等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25%。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2018年3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认定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决定于3月23日起,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即232措施)。
财政部关税司有关负责人表示,232措施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不符合“安全例外”规定,实际上构成保障措施。该措施已于3月23日起实施,对我国利益造成严重损害。这位负责人强调,我国倡导并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对美中止关税减让义务是我国运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维护我国利益而采取的正当举措。
针对中国决定对部分自美进口产品加征关税一事,我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今早就此发表谈话时表示,中方对美方中止履行部分义务是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正当权利。希望美方尽快撤销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措施,使中美双方间有关产品的贸易回归到正常轨道。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双方应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彼此关切,实现共同发展,避免后续行动对中美合作大局造成更大损害。
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又会在其中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呢?央视财经新媒体邀请专家进行了解读。商务部研究院外贸所所长梁明表示,从总体来看对市场和消费者影响并不大。首先这些产品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份额和总额都不大,在中国市场上的占比非常小。比如说水果类,整体在美国对中国出口的总额比重在2.7%左右,是一个很小的比重,所以涉及到此次加征关税的相关产品占比额度就更小了。
梁明说,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部分征税对价格的影响是很有限的。从个人角度讲,此次征税对总体价格的影响几乎为零。
商务部研究院外贸所所长梁明介绍,加征关税这部分商品在供需关系上,国内市场很快就会把缺口补上,很多产品中国可以从其他国家进口,所以总体上不会对价格构成影响。
除了水果之外,比如像葡萄酒等,从总额来看影响都非常小。另外,这部分进口商品对消费者来讲,可替代性也是很高的,消费者还是有许多其他选择余地。
商务部研究院外贸所所长梁明表示,此次对美加征关税,会惠及国内一些农业及相关的产业,比如种植业,因为进口产品价格会有所提升,部分农产品价格也会上涨,但是这个提升也是非常有限的。常大的政治影响力。在2016 年美国大选中,除明尼苏达州外的九大农业州都支持特朗普,因此,这些农场主正是特朗普赢得大选的重要票仓。而中方的这份主要针对农产品的关税清单,会给特朗普政府带来多少政治压力?能否帮助中美两国降温贸易摩擦?
有观点认为,今天生效的这份关税清单对外界传达出两个信号。第一大家会发现,其中没有包括大豆等美国主要出口农产品。因此,这一轮的回应被认为是相对有分寸的。第二个信号是,这意味着中国可能在未来针对《232调查》而做出更加强硬的回应。首先我们来说说第一点。在中美贸易当中,美国最大的软肋之一就是农产品的出口。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占美国农产品出口总体的15%。也就是说,每个美国农民平均向中国出口农产品大约1.2万美元。而其中,大豆和大豆制品在中美的农产品贸易中扮演着尤其重要的角色。去年,美国向中国出口了约140亿美元的大豆。?
而美国大豆出口委员在最新公布的一份报告中提出,如果中国以大豆关税回应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那么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有可能暴跌71%。
因此,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事态进展,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也经历着剧烈的震荡。此前,出于对贸易冲突可能升级将导致中国需求减少而打压价格的担忧,让市场缺乏对大豆和玉米等农产品的做多情绪,这两个类别的期货价格在此前都经历着持续下跌。?
但今早,由于中国的关税清单中没有包含着这两个主要农产品类别,因此大豆和玉米期货价格又呈现迅速反弹。但这并不表示,风险完全的消退。?
有消息显示,中国进口商在近来开始扩大购买南美国家的大豆,比如说巴西,此外还有的中国公司在与美国供应商的购买协议中加入了退出条款,便于随时取消订单。而这些消息,都显示市场中尚存对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担忧。而就像我们提到的,今天开始生效的关税清单中,还没有涉及到真正利益攸关的美国农业产品,但不排除之后我们会看到中国更强硬的姿态,包括棉花、高粱,肉类制品像猪肉,以及飞机贸易等等领域,都有可能是下一个贸易摩擦影响到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