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4:17:51
字号:

加快农村基础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涉及到很多方面,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根据统筹城乡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不断增加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二是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三是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怎样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具体来讲,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就是要:加大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力度;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加大农村电网建设力度;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大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冯治的学术

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多项指标增势强劲,报纸出版能力不断提高,世界报业大国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中国报刊业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中国出版的各类报刊已基本上满足社会各层次的需求。都市报已成(报刊业中的)主力媒体,是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统计的39家中心城市的报纸,都市报在全国报刊的总发行量中占40%多。另外,随着专业化越来越强,面向“三农”等的专业报,这些年有了很大发展。少数民族报纸,我们国家有90多种,凡是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基本上都有本民族语言的报纸。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庞大的阅读群显然为报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报刊经营者可以针对不同受众,细分报刊市场。无论是中年、青年读者,还是儿童、老年人或是残疾人等,都不难在市场上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报刊。

竞争激烈的中国报刊市场,存在着不小的风险,但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外国传媒集团对于进入中国仍然跃跃欲试。有的国际传媒集团已经成功地打入了中国报刊市场。

中国报刊业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双向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已创刊20多年,该报在海外设立了11个印点,发行到86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在海外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最近几年,除了《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等取得良好的海外发行成绩以外,新兴的晚报、都市报,比如《新民晚报》、《今晚报》、《广州日报》等,相继在不同国家出版了华文版报纸。中国整体上报纸的“走出去”到海外发行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这些到海外“试水”的晚报或是都市报,尽管没有收到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但对于提升报纸档次、品味和影响力,无疑收获不小。这种作法,也说明中国报刊从业者长远的经营眼光,显然,他们十分珍视旗下报纸的发展前景——或许,有朝一日,中国报纸或期刊在某个领域也能诞生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

(一)研究成果高创新

在研究“三农问题”的领域中,冯治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理论出发的、实证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的学术道路,从而系统总结了农民致富的实践经验和现实途径。他长期致力于对江苏的华西村、向阳村、张郭镇、戴南镇、大沙河镇、河南的刘庄村等典型致富经验的总结提炼、应用推广,由精神财富变成了物质财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为华西吴仁宝、刘庄史来贺撰写“评传”,使他们带领农民致富的先进事迹得到弘扬,这两人均被评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他提出的中国农民致富资本论,以及农民致富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政治资本、社会资本的新概念新理论受到广泛关注。他认为农民最苦、最穷、最没有地位的根本原因是“农民致富的资本”最少。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致富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政治资本和社会资本”,与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化作为统一进程,统一谋划,统一实施,统一考核,这是中国农村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还建立了“农民的致富资本与农村现代化相互转型促进”等理论模型,提出了增加“农民致富的文化资本”,比增加物质资本的投入,更具有长效性、循环性、高增值性,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最佳途径。由此他探索出了“城乡一体,增加农民致富资本的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与规律”。

2004年5月20日《光明日报》发文评论他“为建造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理论大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二)研究课题高立项

冯治主持的省部级以上课题11项。其中国家社科规划重点课题等量3项,省招标和重点课题2项。

(三)研究成果高发表

冯治仅在人民出版社就出版了4部大部头的独著,约150万字。即《中国农民富裕化道路》、《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与规律》、《吴仁宝评传》等,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共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农村经济》、《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等报刊上发表论文120多篇。冯治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的论文,经过层层筛选,入选了列入中央政治局常委年度工作重点的中央高层次理论研讨会。冯治凭论文分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京西宾馆受到胡锦涛等多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与党和国家***的接见与合影留念,聆听过他们的讲话。

(四)研究成果高获奖

冯治的论著已经获奖60多项,其中省部级以上12项,独著、参著的一等奖各2项、独著二等奖各2项。

(五)研究成果决策咨询高参与

冯治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的调研报告,上了《国内动态清样》,送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案头。主持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的国家课题的成果,由中共中央办公厅报直接报送给了相关的中央政治局常委。

六、研究成果社会影响力大。冯治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的成果与他本人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和《报纸与新闻摘要》节目、《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南方周末》、《第一财经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央电视台、江苏卫视、第一财经卫视、日本富士电视台等几十家媒体作过介绍、采访、专访或评述。如2000年7月5日《光明日报》以《研究农民,富裕农民——记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授冯治》为题,介绍了他的感人事迹;2004年10月25日《学习时报》(中央党校主办)以《解决中国“三农”问题道路的艰辛探索》为题(均为长篇),介绍了他创新的观点与理论。《发展导报》、《社科信息》等以整版的篇幅介绍了他研究三农问题的感人事迹和学术成就。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727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