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产业结构大力调整,良渚街道经济突飞猛进,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经济总量突破70亿大关,其中工业总产值为63.4亿元。工业经济围绕良渚、安溪、勾庄三大工业园区建设,扶优扶强重点骨干企业,有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38家,亿元企业9家。农业以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确保粮食生产,促进人民增收为重点,科技兴农为宗旨,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特色水产养殖,花卉种植”等优势产业,完成国家级土地整理和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坚持“以适度开发实现真正保护”的基本思路,处理好良渚文化遗址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大力发展以仓储、物流、商贸、房产、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有中国良渚文化村,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金恒德汽车广场,浙江物产集团,杭州港大松树集装箱码头作业区,浙江亿丰建材装饰广场,商贸区块等省、市、区等二十余个重点项目落户良渚,把良渚这块古老的土地真正热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夜杭州”。
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总体规划,良渚系良渚组团的核心之一,更赋予了“北秀”的内涵。 近年来,良渚街道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目标,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品牌建设不断得到加强。2009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3.5亿元,农产品加工值7.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4%和17.3%。村级集体可分配收入3639万元,增长18%。
农业产业化方面,09年,我镇完成浙江恒乐粮食有限公司等4个区级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总投资达6410万元。杭州良加米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被命名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农业品牌建设方面,杭州玉渚园艺有限公司的“玉渚”蜜梨通过有机认证,春溢联合蔬菜专业合作社等4家单位通过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春溢”、“农香”等两个以新鲜蔬菜为主要产品的商标通过注册认证。农业基础设施方面,投资190万元完成港南村西片、石桥村陈胡圩和春溢专业合作社基地三个低产田改造项目,完成石桥村白马塘、大陆村立新畈2个市级粮食功能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2009年新增流转面积12783亩,累计达到23025亩。 近年来,良渚街道不断探索和完善现代工业体系,重点瞄准发展都市工业,工业经济顺利实现转型升级。至2009年全镇有各类工业企业1007家,其中规模企业235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6.8亿元,其中规模企业完成产值74.6亿元,分别为上年同期的108.12%和111.63%。出口创汇19.1亿元,技改投入5.4亿元,完成区下达计划的117.43%;实现工业利润6.57亿元,为上年同期的153.73%,工业增加值完成43.01亿元,为上年同期的126.95%,完成计划的165.44%。全年完成区外内资21584万元,完成区下达计划的196.22%;市外内资24915万元,完成区下达计划的289.71%。现有国家级高新企业15家,市高新企业3家。全年专利申报量为120余件,授权量为80多件,全镇专利拥有量已超过500件。名牌产品省级3个、市级8个、区级8个。完善工业园区基础环境方面,2009年,我镇破解管线上改下的瓶颈,全面完成勾运路拓宽工程建设。完成良渚新材料工业功能区块内道路管网埋设和基础层浇筑。
强化企业属地管理方面,通过积极走访、加强协调,意博高科、人民复合包装等7家企业于09年纳入我镇管理。
不断促进优质企业成长方面,通过政策扶持、真情服务,2009年我镇优质企业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同时积极促进银企合作,有效解决了企业的融资困难。华光焊料、兴源过滤机、胜利锅炉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成为行业领军企业。“长相知”品牌继获得杭州市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后,又获得省级著名商标、名牌产品。 五千年良渚文化的底蕴为奠定了良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天然优势,在打造“杭州模式”亮点,将杭州建设成为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大背景下,近年来,良渚镇特别重视自身挖潜,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各项成果逐渐凸显。
大力传承良渚文化,打造“创意良渚”基地。基地以良渚文化遗址为依托,以良渚文化深厚内涵和自然环境优势为基础,致力于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业和时尚消费业。基地总面积约17.59平方公里,是杭州市十大创意产业基地之一。“2009大遗址保护良渚论坛”于此成功举办。
加强文创产业发展导向,推动文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玉鸟流苏创意街区一期正式对外开放。大禹影视、杨珺艺术沙龙等入驻创意良渚基地。玉文化市场开工建设。开源图文成为全国行业领军企业。千年舟家居文化创意港项目正在积极筹备中。
解惑丨猪肉、蔬菜都在降价,为何牛羊肉和鸡肉却在涨价?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从8月起就要开始收费了,小伙伴们准备好没票了吗?不同的人群是不一样的收费的,下面小编就来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相关信息。
门票价格80元、50元、20元、0元?
古城遗址公园开园满月,8月1日起将结束免票期,正式实行门票新政策,针对全国大学生、教师军人、老人儿童等群体实行不同优惠。不过,依然有两个基本原则不会变:先线上实名购票、再到公园访客中心取票;每日预约人数不超3000人。此外,公园正拟发布优惠新增,或将扩大到大杭州地区,具体等官方确认,小编将及时发布。
8月1日起,门票票价将分为每人80元、50元、20元、0元四类票种,观光车票不另行收费。
参访券:80元/人(含观光车票)
使用范围:面向国内外访客。
优惠券A:50元/人(含观光车票)
使用范围:6周岁—18周岁之间有成年人监护的少年儿童;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本人有效学生证件;年满60周岁至70周岁的老人(持当地政府或老龄机构发放的老年人优待证)。
优惠券B:20元/人(含观光车票)
使用范围:年满70周岁及以上老人;参战老兵;现役军人;烈士遗嘱;因公牺牲军人遗嘱;病故军人遗嘱;残疾人;浙江省离休干部;本省30年以上教龄教师;浙江省无偿献血荣誉证拥有者。
免费券(含观光车票)
使用范围:6周岁及以下,有成年人监护的儿童。
如何取票?
购买优惠券或免费券的游客,需要持身份证、军官证、教师证等有效证件,前往园区人工窗口取票。80元全价购买参访券的游客,在自助取票机取票后,通过自助通道“刷脸”就能入园。
如何退票?
距离预约入园时间24小时内,游客均可以在手机上操作退票。即便游客到了公园,只要还未过闸机入园。要注意的是,连续退票满三次的账号将被拉入“黑名单”,90天内不能预约。
游玩攻略先去博物院,再游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良渚古城遗址是一个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遗址,在游览公园之前,建议大家先参观出土文物展出、文化介绍展示的良渚博物院。在小编看来,博物院是对良渚文明细节的展示,重在科普;而遗址公园是对良渚生活场景的复原,重在体验。只有了解文化细节,才能更好代入到5000年前良渚先民生活体验。如果第一次去,一定记得请个讲解员,博物院和遗址公园的讲解员各为100元/小时、100元/每10人/次,博物院门票免费,两地之间自驾15分钟左右。出门浪全靠划船,堪比私家游艇
“良渚”意为“美丽的水中小洲”。5000年前的良渚人临水而居,房屋独栋建造。遗址公园大量运用了绿植标识遗址本体,恢复良渚时期的古地貌环境,为游客们展示一个水草丰美、河网密布的王国都邑。
当时,车子这种轮式交通工具还没发明,临水而居的人们出门不是走路就是划船,良渚美人地遗址的河道两岸分布着成排房屋和临水码头,先民乘独木舟、竹筏穿梭其间,好比如今的“私家游艇”,沿着山谷看风景,也许还谈恋爱赏夕阳,早晚高峰还不会堵车。
手作陶罐焖饭,仪式感强过吃外卖的你
良渚文化的陶器以鼎、豆、壶为核心,还有罐、尊、盘、_、缸等多种器类;漆器可与春秋战国时期相媲美,嵌玉漆杯、嵌玉漆盘等是目前中国已知最早的玉漆镶嵌标本。
在遗址公园的居址与作坊区,可以体验良渚先民的日常生活。日常器具中,陶器的使用率很高,炊煮器、盛食器、酒水器和存贮器等不同类别的器物配套组合,拥有精致的生活态度;而良渚时期特有的陶袋足_,用作酒类饮品盛放,像极了如今的“醒酒器”。
钓鱼养猪吃瓜,荤素搭配绿色健康
吃喝玩乐方面,他们已经开始圈养野猪,钓鱼捕虾更不在话下。除了主食稻谷,良渚还生长着桃、杏、李等水果及丝瓜、豇豆等蔬菜,河流湖泊中更有取之不尽的鱼、虾、蚌类。
为了补充动物蛋白质的不足,良渚先民用动物骨头制作鱼钩钓鱼、用弓箭狩猎鹿类和水牛,还饲养家猪和狗,并把狩猎和圈养的过程用刻画的形式描绘在陶器上,仿佛在说,肉肉通通都到碗里来!
穿麻衣踩木屐,舒适文艺风流传至今
反山王陵出土织机部件玉端饰、许多陶质和石质的纺轮,也复原了良渚文化原始织机的使用方法,甚至还出现了礼仪性的玉纺轮。以此考古发现,良渚先民的服装以麻织物为主,很可能已经使用苎麻作为衣料,像国王和贵族甚至还使用丝绸。
此外,良渚先民已能根据人的脚形前掌宽后跟窄的特点来设计木屐,系绳嵌入屐底的凹槽,绳不易断,人穿着和行走时比较舒服,也适宜湿热的南方地区。如今的“人字拖”“日式木屐”,5000年前的浙江早就流行了呀。
据商务部市场运行监督系统显示,上周(11月14日至20日),全国食用农产品价格比上一周下降0.5%。
这其中猪肉价格每公斤33.27元,下降了1.0%,30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下降了2.2%,降至4.49元/公斤。
但牛羊肉和鸡蛋的价格却迎来了不同程度的上涨,牛肉价格上涨了0.1%,羊肉价格上涨了0.4%,白条鸡价格上涨了0.4%。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猪肉和蔬菜的价格都在降,而且全国食用农产品价格整体也在下降,牛羊肉和鸡肉却在涨价呢?
猪肉降价逻辑
最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国内生猪和猪肉均价持续在走下坡路。
而猪肉价格的下降早在今年7、8月份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今年上半年猪价持续下滑,养殖户亏损日益加剧,最严重时出栏一头猪要亏损500元左右,但是进入下半年随着猪肉消费需求的回暖,猪价开始回升,由于养殖户普遍看好后市,二次育肥猪场入局,收购160斤以上的猪进行二次育肥,这也是7月到10月我国持续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
进入11月之后国内猪价“一跌不起”,养殖端压栏惜售,等待春节前行情的情绪开始松动,集团化猪场一方面想尽早完成年度出栏任务,另一方面响应国家号召,加速生猪出栏,使得市场生猪供应量持续增加,生猪出栏体重也因为大肥的集中出栏而上涨,叠加中央和地方储备冻猪肉的持续投放,猪肉供应相比之前明显提升。
而需求端,因为天气原因腊肉、腊肠的制作一直没有开始,终端餐饮消费又因为受到疫情影响而低迷,加上猪肉价格处于25元左右的“高价”,猪肉整体消费低迷。
在“供增需减”双重因素的影响下,国内生猪价格持续回落。
蔬菜降价逻辑
上周蔬菜均价下降了2.2%,其中降幅最大的生菜下降了7.6%,芹菜下降了6.4%,大白菜下降了6.3%。
数据来看降幅并不明显,但是市场情况远比这个要糟。
据媒体报道,去年同期批发价2元的香菜现在零售价仅需1元,上个月还卖到1元/斤的大白菜现在批发价仅0.3元,之前批发价6元左右的贝贝南瓜现在仅需3元左右。
致使蔬菜价格的下降,主要是这么几个原因:
1、受疫情影响,饭店、餐馆等被要求停业,使得市场蔬菜需求量下降。
2、交通运输受阻,各地蔬菜滞销,只能低价甩卖。
3、部分菜贩子强行压价,促使蔬菜价格的进一步下滑。
4、去年同期蔬菜行情偏高,种植端对今年预期乐观,叠加晴好天气增多,蔬菜产量增加明显。
5、夏季高温导致部分蔬菜种植延后,多种蔬菜集中上市,形成踩踏现象。
虽然同属上涨,但牛羊肉和鸡肉价格的涨价逻辑是不一样的。
牛羊肉的涨价逻辑
下半年生猪价格在养殖端挺价惜售,消费端回暖的帮助下持续上涨,但牛、羊价格持续低迷,一方面是因为牛、羊养殖产能偏高,另一方面是因为牛羊肉的价格偏高影响到了终端消费。
而牛、羊的养殖成本则因为饲料价格的上涨持续上涨,致使牛、羊养殖户持续亏损,使得市场牛、羊的养殖产能持续下滑。
进入11月之后,随着各地温度的下降,牛羊肉的消费需求有所好转,而且此前猪肉价格一度高达25元左右一斤,猪肉同牛羊肉的价格差收紧,进一步刺激了市场牛羊肉的需求。
而之前产能的下降导致牛羊肉供应量减少,供减需增的背景下,牛羊肉的价格就迎来了小幅上涨。
白条鸡的涨价逻辑
同牛羊价格先降后涨不同的是,下半年我国白条鸡的价格一直保持涨势,受肉鸡价格的持续上调,肉鸡养殖利润已经达到了2.15元/只,同比涨幅高达211.98%。
而促使肉鸡价格上涨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1、肉鸡养殖周期短,饲料价格上涨对肉鸡价格的影响更大也更快,受近期玉米、豆粕价格波动的影响,近期肉鸡养殖成本环比上涨1.23%,饲料成本的上涨为肉鸡价格的上涨提供了高位支撑。
2、由于肉鸡养殖利润持续处于高位,鸡苗价格上涨,成本增加带动肉鸡价格上行。
3、作为肉类(猪、鸡、牛、羊)中价格最便宜的那一类,其他肉类价格的上行会带动鸡肉消费需求向好,进而带动价格。
4、受疫情影响,屠宰场开工和调运节奏被打乱。
5、近期居民囤货意愿增强,经销商也有提前备货的行为,进一步推动了白条鸡的价格。
接下来,蔬菜、肉类价格走势如何?
蔬菜方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露天蔬菜集中上市将会结束,而后续蔬菜供应将转为大棚蔬菜为主,相比较而言,大棚蔬菜的产量没有那么高,成本也更高一些,叠加可能好转的疫情,以及春节等消费利好的到来,蔬菜价格有望回升。
肉类方面。
天气转冷后,将会进入肉类需求旺季,但供应端情况的不同,还是会导致各种肉类价格走势的分化。
1、猪肉会因为大肥、标猪和小标猪的集中上市,供应量处于高位而持续回落。
2、鸡肉会因为11月毛鸡补栏量不多,出栏量低于历史同期水平,加上消费需求的助推,价格将会持续维持高位,甚至有机构认为,2023年的鸡肉价格依然会长时间处于高位。
3、牛羊肉方面,考虑到冬季是牛羊肉的需求旺季,以及牛羊产能在此前的下滑,虽然其价格会因为猪肉价格下降的带动而下降,但降幅相对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