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用途十分的广泛,不仅可以鲜食,也可以加工成各种物品,应用到各行各业当中来,玉米的育苗方式也分为几种。下面一起学习下玉米育苗技术与方法。
一、苗床育苗技术
苗床与大田的面积比例应控制在1:50。苗床制作宽度为1.2至1.5米,底部铺设2厘米厚的基质或细沙作为隔离层,上层覆盖10厘米厚的营养土,耙平后划分成5平方厘米的方格。播种前一日需充分浇水并进行土壤消毒。每个方格播入1粒种子,覆盖3至4厘米厚的土壤,轻轻压实后再次浇水,确保土壤保持湿润。畦面覆盖地膜,并搭建拱棚,用泥土将薄膜固定以防风。当幼苗长至2叶1心阶段,开始控制生长,避免过快生长。移栽前5至7天进行炼苗,逐渐减少覆盖,控制水分,保持土壤适度干燥,使幼苗适应寒冷和干旱,提高移栽后的成活率。
若气温降至0℃以下,夜间需覆盖薄膜以防冻害。当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可进行移栽,采用扎孔填苗培土法,移栽后压实土壤,浇透定根水,并重新覆盖地膜。
二、营养钵育苗法
使用制钵器将营养土制成直径6厘米、高6至8厘米的圆柱形营养钵。营养钵排列在苗床上,底部垫有1至2厘米厚的细沙,以保护根系在起苗时不受损伤。播种、覆盖薄膜和管理方法与苗床育苗相同。营养钵的载体功能有助于改善幼苗的根际环境,确保养分供应,减少移栽时的根部损伤,促进玉米生长,提高产量。
三、纸筒育苗方式
使用木棍等固定工具将纸筒展开并固定在苗床上。纸筒内装入营养土,播种和管理方法与营养钵育苗相同。
四、穴盘育苗技术
将穴盘平铺在苗床上,轻压入土确保稳定,四周用土固定,孔穴内填入营养土,距离盘口1厘米。播种前充分浇水,每穴播1粒种子,播种深度不超过0.5厘米,覆盖0.5厘米厚的营养土,覆盖双层膜。从播种到齐苗期间保持密封,之后适当通风降温,非必要不补水。当幼苗达到2叶龄时,通过地膜打孔的方式进行单株移栽,覆盖土壤并适度压实。
穴盘育苗相比营养钵育苗节省劳动力,育苗周期短,仅需6至7天,有效缓解春季农忙压力。穴盘苗移栽后根系发展快,吸收能力强,生长旺盛,缓苗期较短,可比营养钵苗提前5至7天恢复生长。
综上就是玉米育苗的方法介绍,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育苗方法,并也要结合正确的育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