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惨营销”多源于自媒体或直播间,主要为了吸引关注和流量,但其本质属于虚假宣传,极易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这种营销手段虽然短时间内能够增加流量或销量,但长此以往不仅自砸招牌、毁了商誉,对被“卖惨”的农产品来说也是巨大伤害。
一、四川攀枝花凯特芒果“大量滞销”,农民“亏得血本无归”。据当地政府人士称,没有出现芒果滞销的情况,这种行为就是“卖惨营销”。
比如“痛心,几百万斤黑布林滞销,老农含泪……”、“上百万斤某某急盼销路,别让果农血本无归……”、“家里某某人绝症,靠种植某某为生……”等等。
这类文章中基本上都充斥着3个信息,“几百万斤某种农产品滞销”,“因卖不出去而血本无归”,“家里某人得了绝症,靠种植某种农作物为生”。
而一般稍微有点爱心的人,都看不得这种文章,因为会心痛,进而就会购买文章中所出现的农产品。
二、农产品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受市场影响较大,关系农户切身利益。“卖惨营销”制造的滞销假象,不仅影响当地农产品声誉,而且有可能拉低农产品价格,让农户的预期收入减少,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农产品市场交易秩序。不管是无中生有,还是夸大事实,“卖惨营销”的伎俩损人不利己,欺骗消费者感情,透支公众信任。
三、除了多年的“老梗”——水果滞销,还有各种“滞销”、“破产”、“抗癌”、“家门不幸”等故事。媒体曾报道过,一位长相容易博得同情的老大爷,频繁出现在各地各种水果滞销的网络营销之中,被网友戏称“老大爷都不够用了”。
四、此外,营造出来的“滞销”假象,可能会整体拉低农产品的销售价格,降低所有农户预期的利润收益。从这个角度来说,“卖惨营销”违背了公平竞争原则,属恶意投机“抢跑”,是一种不正当的竞争方式。对此,有专业人士认为,不管是无中生有还是夸大事实,根本不能算是营销,而应该算作造谣。
总而言之,卖惨式营销不仅坑害了农民,也欺骗了消费者,该出手管管了,不然对于我国农产品的发展危害很大。
中国农产品经常滞销,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一、事件背景:
2019年春节前,湘西州保靖县和泸溪县两地的椪柑大丰收,果农却开心不起来,他们日夜在为椪柑的销路发愁。数据显示,泸溪县去年椪柑总产量达19.6万余吨,最多时,库存积压的椪柑达11万余吨;保靖县去年椪柑总产量为6.4万吨,最多时有4万多吨椪柑积压在果农家里。
5月下旬,记者在保靖采访,保靖县农业农村局柑橘办主任金贤生还向记者回忆去年寒冷的滞销之冬:?我们天天晚上守在电脑边上统计还有多少椪柑没有卖出去,哪怕销出50公斤椪柑,办公室里的人都特别高兴。?
二、考点
今年椪柑大获丰收,但却因为销路不畅通导致椪柑大量积压,果农聚众闹事,假如你是村党支部书记,请问你将如何处理?
三、解析:
审题分析
1、主题:农产品滞销
2、事件:椪柑大量积压,果农聚众闹事
3、任务:处理事件
4、身份:村党支部书记
5、条件:销路不畅导致农产品滞销
测评要素
应急处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参考解析
椪柑大获丰收本来应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却因为销路不畅导致果农利益受损,聚众闹事,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我将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与乡亲们进行沟通,稳定他们的情绪,避免事件扩大化。
首先,我会安抚群众的情绪,告诉他们我会积极帮助他们解决销路问题,让他们先冷静一下,然后请他们推选出代表与我进行直接的沟通交流,其他群众可以先回家歇息一下,我们会第一时间将产品滞销的解决情况告知他们,并承诺一定会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其次,我会耐心听取果农代表的意见,并针对问题耐心的进行解释,告诉他们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将水果销售出去,应当以销售水果为重,要相信党和政府,给我们一定的时间,一定能够将问题解决。
再次,我会及时向上级党委政府进行汇报,请求他们的帮助,同时会安排村两委人员去调查水果滞销的原因。如果是消息滞后,那么我们会主动出击与省内外大型农贸市场联系,为我们的水果寻找销路;如果是我们的水果质量标准不高,我们将会从椪柑大小、外观、口感等进行分类,从而将不同品质的水果有针对性的进行销售;如果进行如果是因为价格问题,我们会适当的降低水果价格,让果农利益能够得到最大化,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够为我们的椪柑找到一条更好的销售之路。
最后,我会及时将有关处理情况汇报给领导,同时也警示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有忧患意识,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及时了解和解决他们的问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解决群众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更好的促进群众发展致富。
农产品出现滞销,一方面是产销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是没有科学的计划盲目的扩大经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非常大面积的耕地种植着非常多种多样的农产品。但是对于种植农产品的农民来讲,他们的农产品总是会出现滞销的情况。下面我们从两方面来分析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产销信息的不对称,不畅通。对于农产品的销售来讲,信息是非常重要,很多农民他们没有地方去发布产品销售信息,也没有什么经销商来收购他们的农产品,所以这就造成了不管是他们的产量有多少,很难能够全部销售完。有时候有的地方存在着蔬菜短缺的现象,但是有的地方这种蔬菜却特别的充足,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不灵通就导致了,一方面农产品卖不出去,另一方面消费者买不到农产品。第二个方面是农民没有一个科学的种植计划,盲目地扩大产能。对于中国农民来讲是非常难的,他们从土地里非常艰难的生产出的产品,不管是在丰收年还是大灾年,对他们来说他们都挣不到什么钱。对于一个收成不好的年份来讲,虽然可以卖个好价钱,但是产量降低了总的收益也没有多少,对于一个丰收年来讲产量虽然增多了,但是他们却愁卖不出去。所以这种没有科学的种植计划,盲目的扩大产能非常容易造成产品的滞销。以上两方面是造成农产品滞销的最主要的原因。同时农产品销售还存在着其他的问题,比如说收购商的恶意压价,还有流通成本比较高,储存成本比较高等等方面,都需要我们急迫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