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也是人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种食物材料,在前几日韩国大葱身价暴涨后日本也出现大葱价格暴增,其实不仅是韩国还是日本他们市场上流通的蔬菜大多都是从中国进口,目前中国市场上大葱价格也在上涨短短几天基因翻涨数倍,主要原因就是今年大葱种植面积减少市场供应不足,因此大量需要从中国市场进口大葱的国家葱价自然也会上涨。
2021年3月26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餐饮产业使用中国进口的蔬菜正在涨价,根据东京市场3月大葱的批发价格可以发现已经是过去价格的四倍。日本葱价暴涨的原因有以下几种,首先中国种植大葱数量减少市场供不应求本身批发价格上涨,到达日本市场价格自然升高,其次受到日本疫情得到控制餐饮业得到复出需求量也自然就增加了,最后受到2020年底寒潮的影响蔬菜供货量锐减,年底疫情影响物流停滞蔬菜出现短暂的缺乏因此日本此次的葱价也出现了2004年以后的最高价。
日本蔬菜依赖中国进口日本国土面积不足中国的一个省,因此国内蔬菜、水果大多都依赖进口,而旁边就是地大物博的中国,因此日本将中国作为主要的蔬菜进口来源,中国蔬菜产量大价格也比日本本土国产蔬菜价格便宜更受消费者喜爱,因此在日本居民的餐桌上有98%的蔬菜水果来源于中国。今年三月份日本进口中国大葱的价格已经到了375日元,折合人民币2.48元,由此看来大葱的出口价格比起我们国内的零售价还是我国市场的价格更亲民啊。
政府举动导致葱价暴涨日本进入葱价暴涨与去年的政府举动有脱不开的关系,2020年日本疫情蔓延开后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封锁措施,日本餐饮业收到打击参观大多都停止营业因此新鲜蔬菜需求都降低了很多,日本进口中国的蔬菜需求较2019年减少了10%其中大葱的进口量减少20%,因此在疫情缓解后市场上出现大量需求但是库存却不够了。当日本发现市场上新鲜蔬菜供不应求想要从中国购买时已经没有蔬菜了。蔬菜保质期较短中国卖家在日本不再购买时自然会尽快找卖家出手,虽然当时有日本进口商担忧消费需求恢复后会买不到中国产的蔬菜但是碍于政府举动也无计可施。
为什么今年蔬菜贵得多?
2022年年底注定是要被载入史册的,因为在这一年随着“新十条”的推出,持续了两年的新冠“乙病甲防”被变更为“乙病乙防”,被大家使用了两年的行程码也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第一轮感染高峰的结束,现在的防控形势一片大好,就连专家预测的1月5日会迎来的第二轮感染高峰也已经过去几周的时间了,各地也已经度过了风热门诊、急诊、在院重症患者数量“三个高峰”。
对于2023年,有人预测,随着第一波感染高峰的过去,只要没有新的外来毒株,之前有人担心的第二轮、第三轮感染高峰应该是不会出现了。
春节后大家的生活将会逐渐恢复正常,口罩的需求度将会大幅下降,今年春节晚会的现场观众就已经不再佩戴口罩。
随着工作和生活的恢复,加上很多人都有过一次被感染的经历,新冠给大家带来的恐慌情绪也会逐渐消失,即便被感染也会像对待感冒一样得对待,见怪不怪。
有了这次教训之后,多数家庭都会未雨绸缪,常备退热药、感冒药和止泻药。
再就是经济将会复苏,实体行业将会得到快速发展,创业的人会增多,街边的门店房租也会随之增长,就业机会也会增加,大家的工作将会更好找,待遇也有望提高。
生活秩序的恢复对物价的变化也会产生较大影响,那2023年将会发生的上述“几大变化”,对肉、菜、蛋、水果价格有何影响呢?
一、对肉价的影响
2022年四季度,受疫情的影响,不论是猪肉,还是牛肉和羊肉,消费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原本以为12月份各地疫情放开后,肉类消费会迎来明显增长,没想到一波感染高峰将肉类消费打入更低谷,羊肉价格一跌不起,牛肉价格也被逼近成本线,猪肉价格大幅下降,甚至有地区商超做活动的猪肉价格进入“个位数”。
2023年春节后,由于今年春节前消费低迷,春节对肉类价格的影响时间将会缩短,加上生活秩序的恢复,餐饮、旅游行业的回暖,肉价有望提前回升。
到了二季度,随着生猪、活羊等产能的下降,肉类消费需求完全从春节的影响中走出,肉类价格会呈现稳中有升的局面。
而三、四季度就进入到了传统肉类需求高峰,人们对新冠的恐慌情绪有望完全消失,餐饮和旅游行业有望恢复正常,肉类消费需求将会迎来最近几年的最高峰,从而带动肉价的大幅上涨。
二、对菜价的影响
疫情对蔬菜价格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消费量上,还体现在运输的难易程度上,之前因为疫情,交通运输受阻,蔬菜运输难度增加,不少地方一度出现蔬菜滞销问题,地头菜价大幅走低,市场的蔬菜价格也随之回落。
疫情稳定之后,餐饮和旅游行业恢复,蔬菜的消费需求量本身就会增加,而经历疫情之后,大家都会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除了会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之外,饮食方面则会更加清淡化,这将会进一步提高蔬菜的消费需求,从而利好蔬菜价格。
交通运输将会更加顺畅,蔬菜的运输难度下降,这又会利空蔬菜价格。
综合考虑,利好因素要强于利空因素,2023年蔬菜价格相比2022年会有小幅上涨,但是上涨幅度会受到蔬菜种植面积的影响。
三、对蛋价的影响
疫情对鸡蛋价格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部分家庭有囤积鸡蛋的习惯,之前一旦某地出现了阳性病例,大家就会一窝蜂进入超市和商场等地抢购鸡蛋,使得鸡蛋价格明显上涨,后续消费被透支,其价格又会明显下降。
疫情稳定之后,这种囤积鸡蛋的行为将会大幅减少,鸡蛋的消费将会更加平稳,只是旅游和餐饮行业的恢复有助于提高鸡蛋的需求量,对蛋价形成支撑作用。
相比于2022年,2023年的鸡蛋价格变化会更加平稳,价格也会小幅提升。
四、对水果价格的影响
2022年的第四季度是水果价格疯狂的一个季度,感染发烧后,多数人食欲大幅下降,对水果的兴趣较浓,加上梨汤可以润肺止咳,柠檬水也可以缓解身体的不适,市场上水果需求量短时间大增,使得梨子、柠檬价格高涨的同时,还一果难求,不少地方出现了梨子和柠檬卖断货的情况。
进入2023年,疫情逐渐稳定,很难会形成全国范围的集中感染高峰,水果需求的增长也仅是短时局地增加,很难形成2022年四季度的局面,考虑到全国水果产量相对比较稳定,加上疫情好转后进口水果数量的增加,水果供应有保障,其价格有希望回落,这一点可以参考今年车厘子的价格变化情况。
不过像梨子、柑橘类水果在2022年底消耗较多,基层农户惜售情绪较浓,春节后的一段时间,这一类水果的价格还将会呈现一段时间的上涨状态,后续随着春天新一季水果的陆续上市,水果供应种类增多,价格就会陆续回落。
一、蔬菜供应滞销
由于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雨水天气在河南、山东、河北等北方主要的蔬菜产区都受到了暴雨的影响,再加上多地都遭遇了洪涝灾害。连绵不断的大于把菜地都淹死了,导致多地的蔬菜被损坏其产量下降,再加上自入秋以来冷空气来袭,还有部分地区出现了雹灾蔬菜更是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叶子都被打烂了。因此也导致产量缩减,采摘不便,其运输成本也有所增高。
二、天气影响
蔬菜和粮食不同,蔬菜大多都是新鲜的好,价格产生波动也是根据天气定制的,蔬菜的生产与播种都极易受季节因素以及天气的影响。在北方天气转凉后蔬菜供应就相对紧张了许多,大多都是依靠大棚种植。像黄瓜、豆角、西红柿这些时令的新鲜蔬菜,都会出现供应短缺的情况因此价格也会随之上涨。尤其是现在上市的大棚菠菜这么少供应不上,所以才导致现在菠菜价钱那么高。
三、疫情影响
菜价上涨也是疫情所致,为防止疫情扩散国家实施全面封锁管控疫情,一般对于北方的农贸市场而言,大多都是依靠南方运输的蔬菜供给。但是由于疫情的管控运输道路被封锁,运输成本增加供应不足导致菜价大幅度上涨,并且为了能保持蔬菜的新鲜程度,只能加大蔬菜的运输成本,因此看到现在蔬菜这么贵也不足为奇。
四、生产成本上升:蔬菜的种植、运输和销售都需要一定的成本,而这些成本可能因为原材料、劳动力、设备和交通等方面的上涨而增加。此外,天气、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因素也可能对蔬菜产量和价格产生影响。
五、消费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素食、膳食结构趋向健康,这导致蔬菜需求量增加,供应量相对减少,价格自然就上涨了。人口增加: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对食品的需求量也在增加,这可能导致对蔬菜的需求量增加,从而影响价格。
六、市场竞争:在某些地区,超市和零售商为了增加利润,会提高蔬菜价格,这可能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价格更高。总之,蔬菜比肉类更贵的原因是复杂的,包括生产成本、消费需求、人口增加和市场竞争等多种因素。虽然我们无法控制这些因素,但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膳食结构和选择合适的购买地点等方式来减少蔬菜的开支。同时,政府和农业部门也应该加强对蔬菜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的管理,以确保蔬菜供应稳定,并保持价格的合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