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物价水平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2:41:10
字号: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0.9%。

2021年全国物价水平

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7%,非食品价格上涨0.7%。具体来看,2021年全年,猪肉价格下降11.9%,鲜菜价格上涨7.8%,鸡蛋价格上涨6.4%,水果价格上涨5.4%,粮食价格上涨2.8%,牛肉和羊肉价格分别上涨2.6%和2.3%。

,2, 服务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全年,服务价格上涨0.6%,其中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2.4%,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9%,居住价格上涨0.8%。此外,一些旅游景点如迪士尼乐园等也对门票进行了提价。

3, 能源方面,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数据,2021年全年,国内成品油价格累计上调了14次,共计上调了约30%。此外,一些国际大宗商品如铁矿石、铜、锌等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

4,资产方面,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2021年全年,房地产价格指数上涨4.3%,其中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分别上涨5.6%和5.2%,三线城市上涨3.2%。此外,一些金融资产如股票、基金、黄金等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物价开始涨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由于全球经济复苏、需求增加、供应不足、美元贬值等因素,导致国际市场上一些重要的大宗商品,如石油、金属、粮食等价格持续走高。这些商品是我国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原材料和成本,因此会直接或间接地推高我国的物价水平。

2.货币政策宽松。为了应对新冠疫情的冲击,各国央行纷纷采取了量化宽松、降息、财政刺激等措施,以增加货币供应量和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然而,这些政策也会导致货币贬值、通货膨胀、资产泡沫等问题,从而影响到物价水平。

3.供需关系失衡。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运输和供应链遭遇严重干扰,导致各种商品的供应不足或不稳定,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如食品、医疗用品等。同时,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恢复和增加,尤其是一些高端和刚性需求,如汽车、房地产等。这样就造成了供需两端的错配和拉锯,进而推高了商品价格。

4.经济转型升级。近几年,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从以规模速度为主导向向以质量效率为主导向转变,从以投资出口为主动力向以消费创新为主动力转变。这些转变意味着我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也会对物价水平产生影响。

例如,随着消费升级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一些高品质和低碳的商品会更受欢迎,而这些商品往往价格较高;随着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一些新兴产业和领域会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而这些产业和领域往往成本较高。

2022年年底注定是要被载入史册的,因为在这一年随着“新十条”的推出,持续了两年的新冠“乙病甲防”被变更为“乙病乙防”,被大家使用了两年的行程码也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第一轮感染高峰的结束,现在的防控形势一片大好,就连专家预测的1月5日会迎来的第二轮感染高峰也已经过去几周的时间了,各地也已经度过了风热门诊、急诊、在院重症患者数量“三个高峰”。

对于2023年,有人预测,随着第一波感染高峰的过去,只要没有新的外来毒株,之前有人担心的第二轮、第三轮感染高峰应该是不会出现了。

春节后大家的生活将会逐渐恢复正常,口罩的需求度将会大幅下降,今年春节晚会的现场观众就已经不再佩戴口罩。

随着工作和生活的恢复,加上很多人都有过一次被感染的经历,新冠给大家带来的恐慌情绪也会逐渐消失,即便被感染也会像对待感冒一样得对待,见怪不怪。

有了这次教训之后,多数家庭都会未雨绸缪,常备退热药、感冒药和止泻药。

再就是经济将会复苏,实体行业将会得到快速发展,创业的人会增多,街边的门店房租也会随之增长,就业机会也会增加,大家的工作将会更好找,待遇也有望提高。

生活秩序的恢复对物价的变化也会产生较大影响,那2023年将会发生的上述“几大变化”,对肉、菜、蛋、水果价格有何影响呢?

一、对肉价的影响

2022年四季度,受疫情的影响,不论是猪肉,还是牛肉和羊肉,消费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原本以为12月份各地疫情放开后,肉类消费会迎来明显增长,没想到一波感染高峰将肉类消费打入更低谷,羊肉价格一跌不起,牛肉价格也被逼近成本线,猪肉价格大幅下降,甚至有地区商超做活动的猪肉价格进入“个位数”。

2023年春节后,由于今年春节前消费低迷,春节对肉类价格的影响时间将会缩短,加上生活秩序的恢复,餐饮、旅游行业的回暖,肉价有望提前回升。

到了二季度,随着生猪、活羊等产能的下降,肉类消费需求完全从春节的影响中走出,肉类价格会呈现稳中有升的局面。

而三、四季度就进入到了传统肉类需求高峰,人们对新冠的恐慌情绪有望完全消失,餐饮和旅游行业有望恢复正常,肉类消费需求将会迎来最近几年的最高峰,从而带动肉价的大幅上涨。

二、对菜价的影响

疫情对蔬菜价格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消费量上,还体现在运输的难易程度上,之前因为疫情,交通运输受阻,蔬菜运输难度增加,不少地方一度出现蔬菜滞销问题,地头菜价大幅走低,市场的蔬菜价格也随之回落。

疫情稳定之后,餐饮和旅游行业恢复,蔬菜的消费需求量本身就会增加,而经历疫情之后,大家都会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除了会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之外,饮食方面则会更加清淡化,这将会进一步提高蔬菜的消费需求,从而利好蔬菜价格。

交通运输将会更加顺畅,蔬菜的运输难度下降,这又会利空蔬菜价格。

综合考虑,利好因素要强于利空因素,2023年蔬菜价格相比2022年会有小幅上涨,但是上涨幅度会受到蔬菜种植面积的影响。

三、对蛋价的影响

疫情对鸡蛋价格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部分家庭有囤积鸡蛋的习惯,之前一旦某地出现了阳性病例,大家就会一窝蜂进入超市和商场等地抢购鸡蛋,使得鸡蛋价格明显上涨,后续消费被透支,其价格又会明显下降。

疫情稳定之后,这种囤积鸡蛋的行为将会大幅减少,鸡蛋的消费将会更加平稳,只是旅游和餐饮行业的恢复有助于提高鸡蛋的需求量,对蛋价形成支撑作用。

相比于2022年,2023年的鸡蛋价格变化会更加平稳,价格也会小幅提升。

四、对水果价格的影响

2022年的第四季度是水果价格疯狂的一个季度,感染发烧后,多数人食欲大幅下降,对水果的兴趣较浓,加上梨汤可以润肺止咳,柠檬水也可以缓解身体的不适,市场上水果需求量短时间大增,使得梨子、柠檬价格高涨的同时,还一果难求,不少地方出现了梨子和柠檬卖断货的情况。

进入2023年,疫情逐渐稳定,很难会形成全国范围的集中感染高峰,水果需求的增长也仅是短时局地增加,很难形成2022年四季度的局面,考虑到全国水果产量相对比较稳定,加上疫情好转后进口水果数量的增加,水果供应有保障,其价格有希望回落,这一点可以参考今年车厘子的价格变化情况。

不过像梨子、柑橘类水果在2022年底消耗较多,基层农户惜售情绪较浓,春节后的一段时间,这一类水果的价格还将会呈现一段时间的上涨状态,后续随着春天新一季水果的陆续上市,水果供应种类增多,价格就会陆续回落。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714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