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面意思是贴到货物上小标签。例如山东樱桃上面贴的山东樱桃的小标签纸。
国内生产的初级农产品:若您只出售国内生产的且未经加工的初级农产品(水果/生鲜),不需要提交食品资质备案。
官方进口的初级农产品:若您出售的是官方进口的水果、蔬菜、生鲜等初级农产品,由于出售的是国内流通的进口食品,所以需要进行食品经营资质备案。建议进行预包装及散装或者乳制品含婴儿奶粉备案后再发布。 官方进口指:产地是国外、有现货、且在国内发货的商品。
扩展资料淘宝开网店卖食用农产品是需要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的,电子商务经营者从事经营活动,依法需要取得相关行政许可的,应当依法取得行政许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十条 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但是,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家庭手工业产品,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和零星小额交易活动,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不需要进行登记的除外。
第十二条 电子商务经营者从事经营活动,依法需要取得相关行政许可的,应当依法取得行政许可。
国家网信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
提到“有机食品”,很多人是又爱又恨。爱它,是出于健康和环保的考虑;恨它,是因为市面上打着“有机”旗号的食品有可能是假有机,一不小心就会掉进花高价买假货的大坑里,并且这样的事情还不少。
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就通过播出《有机蔬菜有玄机》这则报道,曝光了北京某个超市将有机和非有机蔬菜混合售卖的行为。
这个新闻的曝光,让消费者对有机食品原本存有的微弱的信任感又受到强烈冲击。
有记者调查发现,天津市多家餐饮店以“有机食品”为噱头,在店内售卖虚假有机食品。有消费者表示,在大众点评上明显可以看到店铺内在售卖一款“巧拌有机豆腐丝”、以及“小炒有机菜花”两样有机菜。
但当询问店员这两款菜到底是不是“有机菜品”时,店员却明显不知道什么是有机食品,只是说卫生肯定有保障!
经过调查发现,店家其实不知道什么是有机食品,之所以标上“有机”是因为觉得店内销售的豆腐丝没有使用食品添加剂,是绿色健康的食品,就写上了“有机”二字。而菜花,是因为市场上说这是“有机菜花”,于是店里也这么叫了。
在之后的调查中发现,将非有机蔬菜当有机蔬菜卖的店家并非仅此一家。事情曝光后,该地的市场监管部门已经责令这些产品停止销售。
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因此要建立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信任其实是非常难的。而有机食品让消费者产生不信任感的情形远不止这个。
有机食品的社会现状
①有机和常规蔬菜混合售卖
有机食品的价格比常规食品的价格贵上好几倍,虽然味道不同,但外表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人们肉眼也无法分辨。
因此,不少商家就动了歪心思,竟然把有机蔬菜跟常规蔬菜放在同个区域混合售卖,以此赢取暴利。
②部分“有机蔬菜”种植不合规
符合有机标准的“有机食品”都有一个有机认证标志和有机码。这是认证机构对检验过的符合标准的有机产品的唯一身份代码。
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个认证码查询到产品的具体生产信息。但有些“有机蔬菜”写着有机,却没有合规的有机码。
③常规蔬菜冒充有机蔬菜
有些商家看到有机食品可以卖出高价格,于是为了牟利,拿普通种植且来源不明的蔬菜冒充有机蔬菜进行售卖。当消费者去查询的时候,却无法查询到产品的有机信息。
其实,商家这种售卖假有机食品的行为是在不断消耗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信任感。正是因为市面上存在这种虚假有机产品的现象,当消费者被欺骗、被坑过之后,对“有机食品”的信任感就会急剧下降。
如何化解有机食品信任危机?
过于急功近利、为了牟利欺骗消费者,就会导致人们对真正的有机食品失去信任,产生信任危机。一方面,人们对健康的食材有越来越大的需求;另一方面,有机食品的信任危机又称为一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