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更好的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化肥行业可以稳定的长期发展,我国恢复了征收化肥增值税政策,规定对纳税人销售和进口的化肥,统一按13%税率征收增值税,原有的增值税免税和先征后返政策相应停止执行。政策实施后化肥价格行情会受什么影响?复合肥价格影响大吗?化肥价格行情受什么影响化肥增值税对复合肥价格影响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对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90号),规定自2015年9月1日起,对纳税人销售和进口的化肥,统一按13%税率征收增值税,原有的增值税免税和先征后返政策相应停止执行。平静的化肥市场不再平静,这一重磅消息成为化肥行业内关注最多的话题,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化肥增值税恢复征收后,复合肥价格和行情会有什么变化呢?
对复合肥价格的影响
对复合肥原料价格的影响
尿素以山东及其周边地区为例,传统无烟煤工艺的尿素的完全成本在1600元(吨价,下同)左右,而当前实际出厂价低端已在1520元左右,低于一般成本线,所以这里不存在“增值”的问题。但是航天炉粉煤气化工艺尿素的完全成本在1350元左右,按照上面的假设计算,增值税约为10元,往下游转嫁的话,价格涨幅有限。据了解,尿素厂家可抵的增值税较多,所以增值税的恢复征收与否对于目前尿素市场来说,影响应不大。
磷肥以湖北地区为例,55%粉状一铵一般出厂价为2100元,完全成本在1950元左右,需要交纳增值税约20元;64%二铵主流出厂价2700元左右,完全成本约2500元,应收增值税约26元。据部分二铵企业反映,若保持利润不变,预计磷铵价格应会涨50-100元,涨幅也不过百分之三左右。所以增值税恢复征收对磷铵价格影响也不大。
钾肥成本增加最多、影响最大的就是钾肥,因缺乏进项抵扣,增值税将会大幅提高其成本,进而导致钾肥销售价格大幅上调,进口氯化钾每吨增加成本大约在258元/吨,国产氯化钾每吨增加成本至少也要达到150-180元/吨。
对复合肥生产成本的影响:
近日原料尿素和磷铵暂时都还处于弱势运行的状态,甚至价格仍在走低,即使复合肥增值税恢复征收,二者对其成本影响应不大,仅钾肥影响较大,所以经过粗略计算可以得出,若钾肥后期因增值税复征原因成本上涨258元/吨甚至更多的话,45%氯基和硫基通用复合肥成本每吨至少增加约64元/吨。因此,9月1日后复合肥报价有着较大的可能会有所上涨,但是根据每个企业的自身情况不同,各自涨价的幅度应该也不一,大型企业原料多自产,生产成本较低,利润大,增值税收较多,而小型企业原料成本相对较高,利润少,增值税收相对较少,但差别应该不太大。也有部分企业因市场行情不乐观,或者下游接受程度有限等因素,表示担心会自身消化一部分增加的成本。所以,9月1日以后复合肥的报价上涨幅度或将主要视钾肥的价格走势而定,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国家抵扣政策的制定及进出口方面的增值税是否有新的说法。
经过8月初的秋季肥第一轮铺货可以看出,下游经销商打款和提货积极性并不佳,且今年农作物价格较低,农民种植小麦积极性欠佳,观望情绪较浓,9月1日前仍有大量的市场需求空间。8月10日化肥增值税消息一经落实,化肥行业各环节多多少少都会受到影响,原料价格上调的话,必然导致复合肥生产商的生产成本有所增加,复合肥价格水涨船高或成必然,涨价的消息一经放出,这无疑会使目前秋季肥行情弱势的情况得以好转,下游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再次出现,同时8月中下旬,第二轮秋季备肥需求再次释放,众多生产商所期盼的“行情向好”会提前到来,而且生厂商为避免后期税收成本的增加,必然会出台一些提货补贴等优惠,来刺激下游积极提货,争取最大程度地减少企业复合肥产品和原料的库存,因此在9月1日前,小麦肥销售高峰期会提前到来。但在9月1日之前,下游小麦市场备肥需求基本会得以满足,9月份后市场需求仅存少量的补货空间,因此,化肥增值税恢复征收这一政策对目前秋季市场价格影响并不是很大,可能在秋季肥需求扫尾之际和冬储市场启动之时,会对复合肥整体价格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届时价格整体盘整会成为各企业的主旋律。长远来说,化肥行业回归市场竞争是必然的,恢复征收增值税表明了政府简政放权、用市场之手调节行业发展的决心,这有利于化肥行业结构调整,优化秩序、优胜劣汰,使产能过剩问题得到控制,经营规模小、业绩差的落后产能将面临被淘汰的局面,经营规范、业绩良好的行业龙头在市场、资源的整合方面获得利好。虽然短期内利空较多,但长期来看,改革带来挑战的同时,机遇必然同在,在改革中把握机遇、创新优化才是发展的根本。
蔬菜为什么这么贵
粮食价格上涨成为了2022年伊始的热点,在俄乌战事之前,粮食价格就处于一个价格高位,后续的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导致了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从2月底截止到当前小麦的价格上涨近45%,而且在3月上旬,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也涨停,这也创下了近些年的“高点”。
国内价格也达到了2900元每吨以上,与此同时,稻谷价格也同比上涨14.5%。
综合以上来看,粮食价格整体上涨,粮农收益增加?在国际市场开放的逐渐加大,粮价变化,给市场、企业及粮农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从总体上来看,粮食需求量相对稳定,而且价格虽然上涨,如果仅仅是食用,对于消费影响不大。
而主要是饲料加工及企业深加工影响较大。
作为大宗商品来说,粮食生产周期较长,而且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资本及货币的影响较大。
市场稍微波动就带动了粮价的上涨。
特别是在俄乌冲突下,带动了粮食出口、化肥及能源价格提高,对于粮食价格产生了上涨的因素。
例如在2008年的全球粮食上涨,因为粮食危机而导致了粮食短缺,其中约38个国家陷入了粮食危机。
据相关分析,造成这种原因是金融资本对于粮食价格的冲击,最终导致了价格的大幅度上涨。
对于粮食价格上涨到底谁是最大的受益者?从表面来看,粮农是价格上涨而产生的最大的受益者,而在粮食价格上涨的背后有很大程度上有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是整体上因为国际市场的供需状况影响。
从粮食种植来说,具有一定周期长,而且上市慢的特点,因此,短期之内粮食价格上涨对于长期的变化还是很难预测,农民承受的危险较大,而且在看涨的情况下,如果大面积种植粮食,后续的风险较大、对于粮食价格上涨,一些专家分析,国际市场推动价格上涨起到了很大作用。
粮食安全是需要稳定的粮价的重要作用,而我国的人口、粮食生产及市场消费较大,而且从国内外投资来说,我国是粮食投资的的重点对象。
当前的疫情变化、而且在国内外市场行情变化,再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国际大宗商品也因为价格严峻复杂,毕竟粮食暴涨的背后是化肥、燃油等成本增加,粮食价格上涨幅度到底大于成本投入还是低。
在当前劳动力持续上涨的情况下,粮农收益多大也难说。
在当前形势下,个人认为,如果按照2021年的市场行情来说,化肥及燃油等种植成本并没有当前高,这也就导致农民增加了收益。
而贸易商及粮商来说,后续的市场变化难说,而且前一段时间在上涨至高点后价格有所回落,因此,后续粮价,特别是下半年的形势难说。
1、一个是种菜的人越来越少,知道食物的人也越来越少,以前菜农日夜在那里忙着种菜,白天管理菜水,晚上整理整理整理过程,准备去市场销售,他们是这个农业领域最辛苦最辛苦的技术人。现代化的蔬菜种植管理技术也越来越高。种子的化肥农药储存、新鲜外观包装、配送销售等层层关卡也在提高很多费用。价格将比菜农资产姐妹模式上涨很多。蔬菜季节性强,半个季节的蔬菜价格会比较高,很多农户为了能卖出可靠的价格,避免了集中上市时间。
2、蔬菜保存时间短,大部分蔬菜保存时间很短。通常是两三天。有些蔬菜上午到超市,下午还要低价卖。当然,如果是胡萝卜、土豆等硬蔬菜,保存时间会更长。我们通常知道夏天蔬菜最便宜,冬天是最贵的时期。因为冬天蔬菜运输最困难,很多蔬菜将在附近销售。蔬菜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一直吸引着我们人民的心,他继续上涨的原因不是种菜的人少。
3、市场对租赁费昂贵。蔬菜通常在蔬菜市场或超市销售,市场上有台面租赁,租赁费也很贵,这种租赁费不能由经销商自己负担,所以这笔钱也可以添加到蔬菜中,让消费者负担。这就是农资成本的上涨。现在一切都涨了,工资就不涨了,蔬菜费用也越来越高。例如,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不足,化肥、农药、电费的费用也越来越高,因此,蔬菜价格也随之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