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英文是TheMindMap,又名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同时又很高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绘制的几大步骤
第一步:纸张横放。拿出一张A4的白纸,纸张要横放。因为思维导图的组织形式是图像+分支+关键词,一级分支可以引出二级分支,二级分支又可以引出三级分支,依次类推,非常锻炼发散性思维。纸张横放也利于思维导图分支向两边的展开,因为横着放两边的空间更大些。
第二步:画中心图。中心图在思维导图的正中央,吸引视觉焦点,它是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占了思维导图的大部分。
首先,画中心图遵循“1/9原则”。
其次,中心图要能够体现出这幅思维导图的主题和中心思想。绘制中心图要与主题内容相关,可以选择大脑对该主题内容第一印象的图像作为中心图,也可以想出几个后,再在里面选取最好的。
第三步:画主干。主干是思维导图的一级分支,直接与中心图连接。
主干的特点
(1)由粗到细,紧密相连。思维导图的主干线条由粗到细,所以用双线条画出来。主干与中心图连接的地方是粗的,到与二级分支连接的地方就变细,到末端就变成了一个点;粗的主干是主要部分,细的分支是细节部分,所以通过粗细也能看出主和辅,以及重点和细节,同时也很美观。主干、中心图和二级分支都要紧密相连,连接处不能断开,
(2)布局合理,末端平滑。画主干的时候,起笔要恰当,倾斜度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主干和分支都是用线条表示,而且末端都要平滑,因为要给关键词留位置。在画主干时,要合理布局,通常主干起笔线条45度左右,到末端平滑的部分20度左右。可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喜好进行绘制,让整个布局非常均匀即可。
(3)顺时针顺序。画主干时,按照顺时针,通常是右上、右下、左下、左上的顺序,看思维导图候也按照画的顺序看结构。
(4)颜色大于等于三种。画主干时,要尽量用多种颜色,超过三种最好。颜色的选择以鲜艳、亮丽为主,此外,颜色也可以跟这一部分的内容联系起来。比如这一张思维导图,就是一幅水果的思维导图,根据颜色产生联想,将水果进行分类。
第四步:关键词。画了中心图和主干后,要在主干上写关键词。
关键词的特征
(1)关键词,在线上。也就是说,我们写的关键词是在线条的上方。前面也给大家解释过了,关键词写上线上的话看起来也符合我们的物理学直觉,不会掉下来。
(2)关键词是一线一词,一个线条上面只能写一个关键词。
(3)关键词通常是名词或者动词。一个分支的关键词最好是名词或者动词,字数不要太多,找到最核心的词,概括这个分支即可,这样也更加简洁。
第五步:画下级分支
下级分支的特征
(1)下级分支的颜色跟它所在的主干分支的颜色一致。每一个主干和它下面的下级分支的颜色都是相同的,这样也更加统一,不至于太混乱。
(2)下级分支用平滑的单线条。下级分支通常都是单线条,原因:一方面为了突出主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为了美观。同时,下级分支线条都要平滑,平滑的弧线更方便写关键字并直观看到。
(3)下级分支由长到短。整体看来,下级分支中的二级分支比主干短,三级分支比二级分支短。因为主干分支内容少,而细节分支内容多,短的分支就可以很多条,可以写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