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对服务营销与市场营销的比较分析,那先从服务与商品之间的一般差异来分析,了解服务与商品的一般差异,对于区分服务营销与商品营销非常有益。服务与商品存在以下八个方面的差异:?
(1)产品的本质不同?
贝里把商品描述为“一件物品,一种器械,一样东西”,把服务描述为“一个行动,一次表演,一项努力”,他很好地抓住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把服务看做表演是对服务管理的一个戏剧化的比喻,即把服务传递想象为近似于一个剧本的上演,而服务人员就是演员,顾客就是观众。也就是说,商品是有形的,是一个具体的物质实体或一个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服务工作本身基本上是无形的。?
(2)顾客参与生产过程?
实施一项服务工作就是对实物设施、脑力和体力劳动这三者的某种组合的产出结果进行装配和传递。通常顾客在创造这个服务产品的过程中会积极参与,如美容院。?
(3)人作为产品的一部分?
在高度接触的服务业中,顾客不仅同服务人员发生接触,还可能同其他顾客发生联系。如此顾客就成为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为货币宽松叠加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工业品受益程度远远高于农产品。
国际上原材料均是以美元计价,当前美国的QE规模导致美元购买力下降,相应的定价商品价格就会出现上涨,当然,价格上涨幅度也与进口国的汇率有关,也与出口国的汇率有关。同时,基于经济复苏的预期,看好未来需求端的兑现,从而在美元贬值和需求提升方面对工业品实现“戴维斯双击”,出现工业品价格连续大涨的局面。
而农产品期货的价格影响受供给端影响更大,包括产量、库存、播种面积等等,需求端虽然在经济反弹预期下会有所提升,尤其是部分具备一定工业用途属性的农产品,但整体需求端爆发力不如工业品。此外,农产品往往容易因天气、病虫害等因素进行短期炒作,如造成减产等,如果后续减产被证伪,待炒作完毕后也将回归原有趋势。?
所以综合而言,工业品和农产品期货的价格上涨逻辑有相通点,但更多的是差异点。工业品价格的大涨如前所述的“戴维斯双击”,而农产品的大涨则主要是供给端减产因素,需求端影响较小,毕竟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全球整体上基本稳定或温和增长,在需求端不具备短期爆发力,但供给端因素导致的价格上涨爆发力更强。
但同时,我们也可以反面来看,当经济下行或者不景气时,农产品的价格则往往表现得比工业品更为稳健,原因与以上相同。
当前2021年正处于全球量化宽松以及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各国也在努力摆脱通缩危机,逐步转化为温和通胀阶段,PPI和CPI温和上升,在当前的经济周期阶段,原材料、工业品等商品价格会持续上涨,而农产品由于需求端并没有工业品的爆发需求预期,受益程度远远不如工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