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入世贸之后,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促进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此,需要全面理解影响
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研究我国目前的差距,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五大因素影响国际竞争力
影响和制约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种种。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大方面
。
1、政策和体制因素。(l)在补贴和税费政策方面,发达国家与我国的情况形
成鲜明对比:一方面,发达国家均给予农民以各种支持和补贴,另一方面,我国不
仅给予农民的支持较少,还向农民征收高额的各种农业税费。例如,世贸组织中共
有25个成员可以对某些农产品出口进行补贴,共有30个成员使用的黄箱政策支出超
出微量允许范围。根据承诺,欧盟每年可以使用的黄箱政策支出最大,超过600亿
美元,日本超过300亿美元,美国为190亿美元。此外,这些国家均有巨额的绿箱政
策支出。欧盟还有不受削减限制的蓝箱政策补贴。据有关方面资料,有关国家农民
享受到的农业补贴如果按照耕地面积计算的话,每公顷土地为:美国为100—150美
元。欧盟为300—350美元,日本约为600美元。如果按产品计算,目前美国对小麦
的补贴约为每吨25美元,折合每吨约200多元人民币。而在我国,不仅没有如此高
额的补贴,还向农民征收税费。(2)我国各个地区之间的各种体制性障碍也非常
突出。地区垄断和地区封锁时有发生,例如有的地方为了使得屠宰税不外流,严格
禁止生猪销往地区外部,或者重复征收税费。(3)在国内运费方面,存在着垄断
定价和垄断性收费,例如铁路运费和铁路建设基金的征收。在公路方面,硬件建设
发展得很快,但是各种关卡林立,频繁的检查和高额的收费使得许多农产品尤其是
鲜活农产品的流通受到严重的不利影响。(4)在国际运费方面,我国的垄断性货
运航空运费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这对花卉等鲜活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是非常不利
的。(5)在粮食方面,我国主产区仍然在实行计划性很强的流通政策,是影响我
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一个主要因素。保护价收购和顺价销售政策,使得主产区的粮
食经营缺乏竞争力。
2、政府公共服务因素。尽管我国近年来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但
是,政府的职能转变远远没有到位,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远远没有得到发挥。尤其
是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技研究、推广与培训。(2)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发达
国家均对农产品的市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了各种各样的补贴和支持,包括对批
发市场建设、农民合作社的农产品加工设备、储藏和运输设施建设等等。(3)市
场规范管理与市场信息服务。农产品的卫生检疫、市场信息服务等等,均是属于公
共服务的范畴。目前公共投入很少,因此,造成了卫生检疫体系的不健全,市场信
息的高质量和无偿服务更是缺乏,也无法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机制,无
法建立起市场信息的可靠基矗。
3、生产结构因素。我国农业的生产规模很小,全国平均为0.5公顷左右,大体
上相当于欧盟的四十分之一,美国的四百分之一。(1)规模小的经济意义是每个
农业劳动力所配备的资源少,因此使得劳动生产率也较低。即便是我国农业劳动生
产率最高的地方,与国外相比也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
也存在明显差距。(2)规模小也使得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受到一定的约束
。(3)规模小使得营销组织较为不利。生产的品种较为混杂,从千家万户小农收
购不同质量的产品的收购成本很高。
4、农民生产者本身因素。农民生产的素质对竞争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因为无论是什么样的技术和政策,无论是提高质量还是转变生产结构,最终都
需要通过农民生产者来实现。我国农民具有一些很优良的素质,如勤奋、吃苦、耐
劳等,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弱点,包括受文化教育水平低、市场意识较差、农
民合作组织缺乏,等等。
5、农产品加工业因素。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起步晚,规模小,水平不高,
也是制约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工业的发展水平不仅对一些原
料性产品如棉花、油料、糖料的竞争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且对水果和蔬菜等,
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畜产品方面,也是如此。
国际竞争力如何提高
第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和我国加入世贸的承诺,我
国对农业支持的可能空间很大。就黄箱政策而言,我国有3000亿元左右的支持空间
,而目前使用的仅仅为300亿元左右。因此,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的农
业支持财政支出基本上是不会受到世贸组织新老规则限制的。
第二,加大对绿箱政策的投入。重点加大以下各项:(1)加强农业科研和推
广。(2)加强对农民和涉农企业的培训。(3)加强对动植物疫病防治方面的投入
。(4)加强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标准体系、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和农业市场信息
服务体系的建设。(5)此外,绿箱政策中还有一些项目,不适合我国的情况,不
能在我国采用,如对农民提前退休的补贴等。
第三,改革和调整黄箱政策支出。调整和改革的目的是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
率:(1)减少乃至于停止对粮棉流通企业的补贴,将国有粮食流通企业推向市场
,从而大大提高国有粮食流通企业的经营效率,减少乃至全部取消国家的巨额财政
补贴。(2)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3)增加对农业投入品尤其是种子
的补贴。(4)对一些特殊产品如新疆棉花提供运费补贴等,对所有农产品的铁路
运输取消铁路建设基金的征收,建立全国的农产品绿色通道,对农产品的公路运输
取消所有收费关卡。(5)增加对农产品营销设施建设的补贴,包括农产品加工、
储藏和运输。尤其是对新发展起来的各种农业合作组织,借鉴国外许多国家的经验
,国家对这些方面的投资给予补贴资助。(6)黄箱政策的一个特例是蓝箱政策。
由于蓝箱政策的操作复杂,在我国的具体条件下是无法实行的。
第四,减轻农民负担,在税费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税费的减免。农业
税费是直接制约我国农产品价格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我国对农民进行
直接补贴的最直接方法就是减免农业税费。
第五,加快农业管理体制改革。我国目前的农业宏观管理体制,存在着管理机
构繁多,职能高度分散,部门分割严重等诸多问题,造成了生产、流通、加工和贸
易的严重脱节,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开放经济的需要,不利于政府职能的合理有效
发挥。在农业投资方向、农业科研管理、农产品质量控制、农产品产销包括内贸外
贸协调等等方面,都有一些突出表现。
中农联新乡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吉屋售楼营销中心电话是:4006581350转45667。
装修情况:毛坯。
本项目总用地663亩,总建筑面积约50万方,分三期开发,三期建完后年交易规模约100亿。一期总用地约115609_(约130亩),总建筑面积约8万方,主要规划建设大型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检疫检测、综合办公。二期总用地约310亩,建筑面积约24万方,主要规划电商总部基地、农特产展示交易、名优食品城、国际茶城、海鲜城、农资交易和生鲜交易中心。三期总用地约223亩,建筑面积约18万方,主要规划中草药电商中心、百泉药都、酒店、公寓、仓储物流,城市加工配送中心。项目计划在2018年完成一期130亩土地的大型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的建设及运营,到2020年完成项目内663亩以农产品展销为主,相关业态为辅,配有完善的电子交易平台,专业的、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服务平台产业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农副产品批发零售展销、农特产品展示展销、其他商品贸易及展览展示、电子结算、质量检测,加工配送、冷链物流、信息发布、教育培训、涉农创业孵化、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特色餐饮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服务平台,成为立足新乡,服务河南,辐射华中区域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信息中心、价格指导中心。进而对周边商贸物流形成巨大的带动作用,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提升第三产业产值约5个百分点。带动产业发展。项目建成运营后可提升产业产值约10个百分点。项目总体布局本着功能分区明确,交通动线合理,经营管理方便,内容联系快捷。外部交通流畅,用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良好,并考虑发展的可能性。同时充分考虑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进出车辆量大而频繁的特点,合理进行交通组织设计,布置充足的货运停车场和调车场,注重与外部道路的连接通畅。本项目以服务三农为主导思想,产业发展将围绕区域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配送、展销为主导,同时结合项目内农副产品产业教育培训、涉农创业孵化、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升级等服务,推动新乡及豫北地区集中化、专业化涉农产业的区域化发展,终结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全国涉农产业布局,形成点线互联、辐射全国的新局面。中农联时代电商物流园项目的开发运营目的在于整合新乡市及周边区域农副产品、农资、农机等产品的批发交易市场,形成豫北地区规模、产品全、基础设施完善、交易覆盖广泛的现代化农副产品交易专业项目,打造豫北地区农副产品交易核心,进而贯通南北、辐射全国,引领新乡及豫北地区农副产品产业链升级,服务三农、引领区域经济发展。
中农联新乡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位于:牧野区牧野大道与北环路交汇处。
容积率:0.98。
绿化率:35%。
物业类型:商业-商铺。
产权:市场类商铺40年。
点击查看:中农联新乡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更多详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