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癌
这是真的哦。很多癌症组织实验证明大蒜中含有的硒元素最多,而硒元素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人体内硒元素多的人患癌症的机率极低。吃大蒜的时候要生吃,可以口嚼吃或切成片放置一会再食用。不要放在酱油里,那样会损害大蒜中有用的成分。
2、预防疾病
大蒜有着抗氧化、抗疲劳、抗衰老的作用。大蒜能增强维生素B1的作用,补充大脑能量。还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降低血脂,预防冠心病等。
3、抗菌消炎
大蒜是天然的植物广谱抗菌素,大蒜约含2%的大蒜素,它的杀菌能力是青霉素的1/10,对多种致病菌如葡萄球菌、脑膜炎、肺炎、链球菌及白喉、痢疾、伤寒、副伤寒、结核杆菌和霍乱弧菌,都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还能杀死更多种致病真菌和钩虫、蛲虫、滴虫。生吃大蒜是预防流感和预防肠道感染病的有效方法。但应注意大蒜素在高温下易被破坏,失去杀菌作用。
4、消除疲劳
大蒜配猪肉是个不错的吃法,猪肉是含维生素B1最丰富的食物之一。而维生素B1与大蒜所含有的蒜素结合在一起,能起到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作用。
5、减肥
大蒜具有防止肥胖的功效,能抑制体内胆固醇和脂肪的生成,也可加速体内脂肪的燃烧,希望大蒜可以还给你一个苗条的身材。
6、降低胆固醇
如果大蒜配蛋黄可抑制血管和皮肤老化,蛋黄里所含的卵磷脂能清除黏着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起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另外,蛋黄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能抑制活性酸素,减缓血管和皮肤老化;而大蒜又能促进血液循环。
这一搭配不但能有更好的抗老化作用,对怕冷症的治疗甚至美容也有不错的效果。对于那些不喜欢大蒜刺激性气味的人来说,大蒜煎蛋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是在捣碎的大蒜里拌入蛋黄,然后用文火慢慢煎成,既没有刺鼻的味道,双不会对胃产生强烈刺激。
1、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强农民种地积极性。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的收入。目前广大农民辛辛苦苦种地,一年到头却没有多少的收入,甚至出现“增产不增收”的情况,导致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
因此建议国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取消对农产品价格的过度限制,通过价格的提高增加农民的收入,要让当农民的比当工人生活更富裕,让更多的农民特别是有一定文化的年轻一代农民安心务农,从而使农业得到持久健康的发展。
2、改变 “普惠制”的补贴方式。目前国家对“三农”的扶持,主要以“普惠制”的补贴为主。我国有9亿多农民,这种补法,一是补多补不起;二是补少了对农民增收又起不到太大的作用,而且有些补贴在具体执行中并没有完全补到位。
有的城市周边农民,因为城市发展拆迁已经很富裕了,也用不着扶持。因此建议政府改变“一刀切”的补贴方式,把这笔资金集中起来使用,重点用于扶持农田基础建设,如水利、农业科技、良种推广等农民个人无法投入、也投不起的地方,而且要投到真正贫穷的地方。
3、限制农用物资涨价,规范农产品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价格,目的是要让农民致富,如果农产品价格提高,农用物资也随即涨价,那农民就不会有任何好处。
因此,政府在提高农产品价格的同时,可以通过给予农业物资生产企业优惠税收等措施,限制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农资价格,确保农民不因种植成本涨价抵消农产品价格提高带来的收入。
还有,要防止流通环节的恶意炒作,如去年绿豆、大蒜等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农民并没有真正受益,利润都被流通环节拿走了。因此政府要规范流通环节,打击囤积、炒作农产品等不法行为。
4、转变“救穷”观念,创造条件帮助农民致富。一直以来,国家对“三农”的扶持,主要以补贴、救济为主。转变扶持三农的观念,为农民创造致富的条件,提高农民致富的本领,才有可能让农民从贫困走向富裕。
扩展资料:
改变三农政策必须创新补贴方式,改革农业支持政策机制,建立健全既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农情、又适应国际规则的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首先,要坚持市场定价原则,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稳妥推动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政策逐步向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转变,减少价格支持政策对市场的扭曲影响,切实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形成农产品生产的消费导向、市场引领机制。
其次,要改革完善现有补贴措施,建立政策补贴与重要农产品生产挂钩机制,促进提高政策效能与补贴效率。要根据农业经营体系变化的新形势,完善现行补贴措施,建立“谁种补谁”以及“多种多补、不种不补”机制,使政府补贴与农产品种植面积或产量挂钩,促进农民多种粮、种好粮。
第三,创新补贴方式,探索实施新型补贴措施。要以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导向,以补贴重点产品、重要地区和关键环节为核心,以突出解决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点矛盾和关键问题为方向,创新补贴方式、探索实施新型直接补贴措施。
中国供销合作网-关于改变扶持“三农”政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