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香的央视调查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20:31:09
字号:

按说熬汤是个慢功夫,可是现有一种快速熬汤法,只需点上一滴,就能点水成汤。这种听起来很神的东西叫做一滴香,那一滴香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一滴香的央视调查

香飘万里只需一滴 

日前,记者来到安徽省合肥市的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几家销售调味品的店铺里,看到了摆在货架上的一滴香,售价50多元人民币。除了一滴香,这里还出售一系列的所谓一滴香的升级产品, 诸如千里飘香、万里香、倾城之香等等,味道也有很多种,不光有鸡肉味,还有牛肉、羊肉味和鱼肉味等。

据销售人员称,其中一种产品飘香王也是有香味的,可以放火锅也可以放菜里,比一滴香还香一百倍,没有香精味,而且还是耐高温的。该人员称每天都往火锅店送飘香王,每天都送5到6瓶,这种东西往火锅里倒一滴就行,而且卤菜、凉拌菜里均可使用。但至于这飘香王里是什么成分,该销售人员自己也不清楚。

在合肥市的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记者购买了几瓶此类产品,一瓶叫飘香王的产品瓶上标注的厂址是位于河北省无极县城西4公里处的石家庄圣馨香料有限公司。于是记者来到无极县,走访了城西4公里附近的张村、东朱村和甄村,却始终没有找到圣馨香料有限公司。记者又走访了县城四周的香精香料厂,也是一无所获。最后,记者来到无极县工商局,在工商局电子信息系统里也无法查询到这个企业。据该局工作人员说,如果企业无法被查询出来,这种情况就属于企业伪造厂名厂址,是一种违法行为,其产品也属于冒牌产品。

记者购买的另一瓶此类产品名叫味琪牌一滴香,从瓶身看,厂址是山东青岛味琪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记者几经周折,终于在距青岛市区100多公里的一个村庄找到了这家公司。在该公司的内部,记者看到地上放着一些塑料桶,里面盛有各种液体,靠墙的架子上摆着大大小小的瓶子。据厂方介绍,通过搅拌机将原料混合以后,进行简单加热和搅拌,一滴香就被生产出来了,计量以后灌装封口就可以出厂,但是这个产品包含什么成分,他们都不清楚。

一滴香是否对人体有害尚无定论

实际上一滴香究竟应当如何归类,早有定论。卫生部食品安全整顿办公室指出,一滴香属于食品添加剂的范畴。相关行业协会也强调,一滴香是一种咸味香精,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陈敏认为,一滴香是一种复合食品添加剂。

按照国家《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条例,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标签上注明食品添加剂字样。在味琪牌一滴香的标签上并没有食品添加剂的字样。此类问题远非个例,据了解,市场上出售的一滴香及类似产品有相当一部分来路不明,标注不清。相当一部分产品被销往餐饮企业,所谓 清水变高汤已经成了一些餐饮企业的潜规则。因此人们就更加关心这类产品究竟有没有害,能不能吃。许多市民表示,由于不知道一滴香中含有什么成分,而且食品添加剂是化学物品,对人体可能有害,所以不太敢使用。

社会上众说纷纭,一滴香是否有毒成为大家争论的焦点。见到有媒体报道一滴香有毒,西安、南京、石家庄等地的质监、工商等部门开始查处一滴香,红火的一滴香从货架上消失。而也有一些地区由于没有得到一滴香对人体有害的确凿证据,仍允许此类产品在市场销售。那么究竟该何去何从,人们迫切地期待主管部门能及时披露权威的检测结果。有市民对记者说,如果国家允许其使用,至少让大家先了解其中所含物质到底是什么。并希望国家尽快地对这类产品做一个检测,把检测报告给消费者明确公示,使消费者能够放心地使用。

不清不楚的一滴香 

《食品安全法》规定,卫生部是国家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负责食品安全综合监督,负责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记者就可否将买到的一滴香产品送去检测对卫生部相关部门进行了电话采访。得到的答复是检测中心只负责检测记者提出的该产品具体所含物质,笼统的有害物质检测没法做,也不可能把相关产品中所有物质都检测出来。

为此记者又联系采访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几乎所有的部门都表示,只有提供产品的配方或者提供送检物质的具体名称,才能进行相关物质的检测。对此,一些学者表示,对一种未知物质进行成分分析,确实存有难度。

但有关专家同时也指出,在食品安全领域,如果公众有疑惑,政府部门如何应对,往往也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胡小松认为,信息透明原则是食品安全的最基本的原则,消费者提出疑惑以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尽快地作出判断,尽快地告知公众,不能让公众继续疑惑下去。

如今,使用一滴香,清水变高汤已经成为一些餐饮企业半公开的秘密,而节目中反映的一滴香来路不清不楚,成分是什么也不清不楚,对人有益还是有害还是不清不楚。这不清不楚的一滴香,真是让人们在面对餐桌的时候,难以放心。公开透明的信息渠道,权威科学的检测结果,是公众对食品安全最基本的要求。

没钱怎么创业,cctv7 致富经,小型致富机械

最近有很多的新闻爆发,不光是微信朋友圈,就连各种新闻都被狂轰乱炸了,标题就是“央视曝光!这种正大量上市的水果里面可能加了…”,或者“央视曝光!这种水果正在大量上市,连果农都不敢吃!”那么这些新闻是真的吗,或者说这些新闻里面的事情是真的吗?

某地果农给香瓜喷施"甜蜜素"被央视曝光!--不得了,里面信息量太大,如果不幸被误读,农产品、农资产品都会躺枪.所以,我们今天要探究清楚,从作物营养的角度,瓜果是如何变甜的?甜蜜素又究竟是什么东西,它是不是真可以让瓜果快速"变甜"?

所谓的"甜蜜素"是这样出没的:

央视新闻称,瓜农爆出了让香瓜"嘎嘎甜"的秘诀:喷洒增甜剂(甜蜜素).

不仅如此,两年前网络上流传着一个偷拍的小视频,其中一个种植户爆料让柑橘变甜的"秘密".其中提到,要打"甜蜜素",而且很多水果都需要打,包括西瓜、橘子、柚子、橙子等等.

喷洒所谓的增甜剂(甜蜜素)就能让水果变甜吗?这种增甜剂到底是什么?人们最关心的是,通过喷洒增甜剂变甜的水果会不会对人体有害?

水果越来越甜?

是育种、施肥、栽培管理的结果

水果甜度的高低要受到品种、肥水供应、栽培管理等多重因素影响.

现在,很多水果吃起来确实比过去要甜了,但这并不能说明它们被添加了甜蜜素、或使用了增甜剂. 甜度比较高的水果品种备受消费者喜爱,销量十分可观,种植经济效益比较高.因此,水果育种和栽培就向着更大、更甜的方向发展.

通过一代一代农业科技人员的选育、种植户的辛勤栽培管理,水果才变得越来越甜.

那么神奇的"增甜剂"、"甜蜜素"到底是什么?

很可能是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

从电视画面中看到,确实有一些包装袋上写着"增甜剂"的农资产品,这些极有可能不是食品添加剂里的"甜蜜素".

平常,XX素、XX精是一种通俗叫法,指的是高效、强力、速效的东西.

比如叶面肥,是施用于农作物叶片表面、通过叶片的吸收而发挥其功能的一种肥料类型,肥效快、效果好.它的重要功能之一就在于显着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提高酶的活性,促进有机物的合成、转化和运输,可提高作物的产量,改善品质. 这类产品的商业化程度非常高,已有国家标准或农业部标准.正规的产品均可以获得农业部的肥料登记证,如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中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含腐植酸水溶性肥料、叶面肥等.

再如植物生长调节剂,适用于几乎包含了种植业中的所有作物,通过叶面喷施,调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从而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改进农产品品质,使作物农艺性状表达按人们所需求的方向发展.

所以,农业生产上,能让作物长得更好,水果变的更甜的所谓"甜蜜素"、"增甜剂",实质上即可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可能是喷在作物表面的叶面肥.?

所以,要想种出优质的农产品,要想水果糖分更高,更甜,必须要为作物提供基本的矿物营养,以及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打个比方,一个甜妹子的养成,不可能是短时之功.

至于报道中说,用了"甜蜜素"的甜瓜,"切开很多水……果农都不吃……有人拉肚子"等等,没有有关部门的实证,我们就不作评判了.

因此,种植户所说的"增甜剂"、"甜蜜素",其实可能只是喷施的叶面肥.甜蜜素是合法食品添加剂,但生鲜水果不应使用.在种植环节给水果"打甜蜜素"来增甜,基本不可实现.

辛苦大半年,死在谣言前!毒西瓜,草莓致癌,避孕药黄瓜,蛆橘等谣言已经伤害了无数农民,请大家以科学理性的看待问题,不要以讹传讹.一个不负责任的谣言或报道就可能让农民半年的辛苦付诸东流.

最后,再次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相信社会上一些不科学的传言;也奉劝各位种植户朋友,不要被一些不法商家忽悠了.优质的瓜果必须要有优质的品种+合理的栽培,绝不是用"药"喷出来的.

2016年农民朋友应该如何创业呢?今天,就将10个农村千元致富小项目推荐给大家,让您身在农村也可以赚大钱。

1、农户住宅设计业

我们知道盖房是农民生活中的头等大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户住宅也向实用、美观、个性化等方面发展,越来越多的富裕农民在建房时更加慎重,以图百年大计,这样就需要有人专门设计、研究新型住宅建设。

2、自然肥产业

自然肥是农家有机肥的统称,自然肥除了提高质量外,还要针对市场需求“绿色化”,这是市场对农产品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自然肥产业也是城市垃圾的最终归宿,自然肥生产完全可以人工化、工厂化、产业化。

——中国三农网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669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