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时节的到来,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低温,而且在这时候我们还会发现天气也比较干燥,这时候的食物选择也比较少,所以在这时候就更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蔬食物吃才行,蔬菜和水果都是我们不能少吃的食物,需要大家经常吃才行,一起看看吃什么好吧。
西红柿
西红柿是大家都熟悉的蔬菜,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就会经常的吃西红柿了,后搜星西红柿吃起来的味道不错,同时还能够帮助我们起到养生的作用,在西红柿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番茄红素。番茄红素能抗氧化,保护低密度脂蛋白免受氧化破坏,从而降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而且西红柿中的水分含量同样出色,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就也可以选择吃西红柿来缓解不适情况,所以大家不要错过。
苹果
苹果是我们最熟悉的水果,也是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每天都能吃到的水果,吃苹果的味道首先非常好,而且苹果的营养价值同样出色,并且我们要注意,在所有红色的水果中,最好的莫过于苹果。苹果性情温和,含有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所有的水果中最接近完美的一种,所以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要吃苹果,在大雪的时候也同样不能错过吃苹果,可以补充大量的营养物质,所以大家不能错过。
上面推荐大家的蔬菜和水果,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首先西红柿和苹果是大家都熟悉的食物,而且我们吃这些食物还能很好的补充营养物质,在大雪的时候往往人体都会缺乏营养物质,所以在这时候就要吃这些食物,可以有效的起到养生效果,大家不要错过。
鸡蛋涨到6元,蔬菜刚降又涨,小麦玉米“疯狂”上涨,咋回事?
1、萝卜。白萝卜是冬季的时令蔬菜,也是养生的好食材。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的说法。萝卜中维生素A、C的含量特别丰富,生吃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生气的功效;熟食则能益脾和胃,消食下气。
2、白菜。白菜性微寒、味甘,具有解毒除热、通利肠胃的功能。凡心烦口渴、大便不畅、小便黄少者均可常食白菜。白菜中含有较多粗纤维,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
3、豆腐。豆腐营养价值丰富,物美价廉。由于豆腐中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所必须的多种矿物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的美称。两小块豆腐,即可以满足人体一天钙的需求量,特别适合儿童和老人食用。
鸡蛋、蔬菜、粮食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价格的上涨与下跌,自然也深受大家的关注。对于普通居民或者非种植养殖的朋友来说,鸡蛋、蔬菜、粮食价格越低越好,能降低生活成本。相反,对于种植养殖的朋友来说,肯定希望鸡蛋、蔬菜、粮食价格越高越好,价格越高,收益相对也会增加。
10月份期间,鸡蛋、蔬菜价格处于上涨趋势,而粮食价格稳中小涨,进入到11月份后,变化较大,鸡蛋价格继续上涨,并且上涨比较明显,蔬菜价格则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不过进入到11月中旬,又有回涨的趋势。粮食价格(小麦、玉米)进入到11月份后,主要趋势也是以上涨为主,具体分析如下:
鸡蛋价格一天一变化,6元/斤的鸡蛋再现
10月份期间,鸡蛋批发价格处于4块多一斤,虽然价格较高,但是相对比较平稳,没有继续大幅度上涨。进入到11月份后,鸡蛋价格上涨比较明显,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10月份鸡蛋平均批发价格为9.49元/公斤,11月10日,已经涨到了11.11元/公斤。石家庄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10月份鸡蛋平均批发价格为9.83元/公斤,11月10日,已经涨到了11.3元/公斤。其他多地的批发市场走势差不多,10月份鸡蛋批发价格大部分都在9块多,进入到11月份后,涨到了11块多的批发价格。
笔者所在的豫东区域,和一位超市负责人聊天得知,近几天的鸡蛋价格一天一变化,基本上都是上涨,10月底鸡蛋批发价格为4块多一斤,进入11月份后连续上涨了10天左右,如今批发价格5块多一斤,批发价格每斤上涨了一元,零售价格都卖到了6元左右。隔壁不远处的另外一家超市,鸡蛋零售价卖到了6.5元/斤。
鸡蛋价格为何持续上涨?据了解,大概有以下3点:
1、进入到11月份后,小麦和玉米价格上涨,饲养成本增加,鸡蛋价格随之上涨。
2、今年10-11月份多地提前降温,鸡群的产蛋率下降,一些养殖企业的鸡蛋供应量受到一定的影响。
3、消费不减反增,一方面气温降温,鸡蛋的需求增加,另外一方面,11月初,不少地区出现囤生活用品的情况,鸡蛋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在当前市场整体供不应求的大环境下,鸡蛋价格持续上涨,6元/斤的鸡蛋也就不足为奇了。
蔬菜价格刚下跌又要回涨
10月份的蔬菜价格可谓是“高涨”,菠菜能卖到15元/斤,茄子7元/斤,长豆角6.5元/斤、番茄3.59元/斤、黄瓜6.59元/斤、芹菜7.99元/斤、菜花6.99元/斤等等,价格远超往年同期。
进入到11月份后,蔬菜价格整体以下跌为主,菠菜降到4-5元/斤,黄瓜降至3-4元/斤,小白菜跌到2-3元/斤,菜花降至4-5元/斤。至于多种蔬菜下跌原因,一方面是由于10月份北方多地天气晴朗,适合蔬菜的生长,另外一方面,相关部门举抓农产品稳产保供,保障“菜篮子”供应。
进入到10月中旬,11月10日,多种蔬菜价格回涨,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1月10日“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34.84,比昨天上升0.52个点。其中,南瓜、生菜、冬瓜、西葫芦、大白菜、黄瓜等蔬菜,都有一定程度的上涨。
至于蔬菜回涨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由于立冬前后,多地出现的降雪所引起的,部分地区出现大雪,导致了蔬菜价格的上涨。不过,等到降雪过后,温度逐渐回升,蔬菜价格估计还会呈现下跌的趋势。
粮价“疯狂”上涨
进入11月份后,小麦和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并且对于粮食价格来说,上涨幅度还算不小。据小帮手高产交流群的群友说,部分地区的小麦价格已经涨到了1.4元/斤(面粉企业的收购价格),而1.3-1.4元/斤的价格也比较多,10月份的小麦价格基本上集中在1.2-1.3元/斤,到了11月份,每斤上涨1毛左右,不要觉得每斤1毛的上涨力度小,对于小麦自身来说,已经算“疯狂”了。
玉米价格也紧跟小麦价格上涨,10月份的玉米价格,由于新玉米上市,市场供应多,降到了1.3-1.4元/斤,部分地区降到了1.2-1.3元/斤。进入到11月份后,玉米价格持续上涨,每斤也上涨了1-2毛钱,再次回到1.4-1.45元/斤的价格区间,有向1.5元/斤迈进的趋势。
小麦和玉米价格为何上涨?结合11月份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多地降温提起来临,对于面粉的需求增加,带动了小麦的上涨;另外一方面,11月上旬,人们囤积米面粮油的热情高涨,也在一定程度上待定了小麦价格的上涨。
而玉米价格基本上会随着小麦价格的变动而变化,同时,从饲养业来说,猪肉价格的回升,也会刺激养殖户的积极性,购买玉米的需求增多,也带动了玉米价格的上涨。
虽然玉米和小麦价格,每斤上涨幅度可能只有1毛钱,但是,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不太可能出现特别大幅度的上涨或下跌,而短时间内每斤1毛的浮动,已经不小,一些粮贩坦言,粮价“疯涨”也在情理之中。
从整体来说,鸡蛋、蔬菜、粮食等物品价格,大涨或大跌都不利于市场长期的良性发展,只有稳定在合适的价位,不论对于种植户、养殖户,还是消费者来说,都是能接受的结果,也有利于市场长期稳定的发展。
大家对此怎么看呢?结合当地的鸡蛋、蔬菜、粮价走势,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