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特点是什么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18:06:43
字号:

萧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古为萧国,春秋时附属于宋,秦置萧县,隋唐至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属江苏省徐州,1955年由江苏省划归安徽省,沿革至今。总面积1871平方公里,大部分为平原,东南部为海拔100—300米的低山矮岭。人口130万,辖18镇5乡708个行政村。开放的萧县日益显现出其特有的发展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萧县特点是什么

——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萧县紧靠徐州都市经济圈中心城市徐州市,县城距京杭运河30公里、徐州观音机场50公里、连云港出海口260公里,素有“徐州的西大门”之称。东临京沪铁路,陇海、徐阜铁路纵横穿过,连霍、合徐两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310、311两条国道和三条省道及星罗棋布的县乡道路形成的交通网络与周边地区紧紧相连,承东启西,南引北联,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资源环境

——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名优农产品基地众多。萧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年日照时数为2220至2480小时,年均气温14.4℃,年均无霜期208.3天,年均降雨量811.2毫米。萧县植被保存完好,工业污染程度低,具有生产加工绿色食品的自然条件。耕地面积10万公顷,农作物主要有小麦、棉花、大豆、玉米、山芋及花生、芝麻等。全县水果挂果面积50万亩,主要有葡萄、苹果、梨、黄白桃、巴斗杏、柿子、樱桃、山楂等。孙圩子胡萝卜、闫集黑皮冬瓜、马井韭青韭黄、圣泉萧国圣桃、黄河故道水晶梨、龙城石榴、新庄黄牛、黄口三元杂交猪、丁里华英鸭等名优农产品种养基地闻名全国。

——名优特产。

1、种植:年种植优质小麦100万亩,总产值3.7 5亿公斤。优质玉米50万亩,总产值2亿公斤。优质棉花25万亩,总产值1750万公斤优质无公害瓜菜30万亩,花生、大豆、芝麻、山芋等50万亩。

2、水果:全县现有水果面积50万亩,其中梨20万亩、苹果10万亩、葡萄8万亩、桃7万亩、干杂果5万亩,其中结果面积34万亩,水果总产量达6亿公斤左右。

3.畜牧:全县常年存栏牛17万头、生猪116万头、羊100万只、禽1500万只.

4、水产:水面积11.5万亩,可养水面积3万亩,已养水面积2.4万亩,精养鱼塘5000亩,主要引进建鲤F6. F7,湘云鲫、彭泽鲫、团头鲂、美国叉尾鲴等品种,年水产品产量达5000吨左右。

5、农副产品:板材加工企业300多家,年产值近亿元。年产葡萄汁5000吨。棉花加工、面粉加工、饲料加工、奶制品加工已形成规模。

6、林木:全县林木覆被率现为31.8%,林地面积89.4万亩,其中用材林面积36.2万亩,经济林面积35.2万亩,其它林种面积18万亩。全县林木总蓄积量230万立方米,活立木年生长量20万立方米,年可采伐量10万立方米,年产用材林枝丫量10万吨,经济林枝丫量15万吨。

——矿产资源丰富,水电供应充足。萧县为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已探明煤炭储量 7.5亿吨,现有17对矿井,年产能力120万吨;探明石油储量 7亿吨,煤层气储量1000亿立方米,石灰岩储量30亿吨;铁矿石、瓷石、高岭土等储量可观。萧县南北分属淮、黄河水系,地下水量为2.6亿立方米,水质优良,生产、生活用水充足。电力供应属华东电网,设施完善,境内有11万伏以上变电所2个,生产生活供电充足。

宿松县,由安庆市代管!

地理位置:位于安徽省西南边陲的皖、鄂、赣三省的结合部,地处长江下游之首的北岸。宿松县邻接湖北、江西两省。东与望江县共抱泊湖,西与湖北省黄梅县、蕲春县毗邻,东北与太湖县接壤,东南与望江县相连,南与江西省湖口县、彭泽县隔长江相望。

宿松县依山面湖临江,是水产大县,全县总水面面积682.28平方公里,其中可养水面560平方公里,宜渔淡水面积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冬季湖面不封冻,养殖无霜期256天,光、热、水等自然资源有利于渔业发展,而且整体资源条件优裕,水体理化性能良好,高等水生植物丰茂,鱼类种类繁多,河蟹、虾、鳖等名优水产品在市场占有较大份额,享有盛名。青、草、鲢、鲫、虾以及鳖、鳝等水产品产量高,莲子、芡实、荸荠、菱藕、茭白、水禽等水生动植物品种全。全县大力培植水产支柱产业,坚持大湖水面开发与滩涂精养、水生动物与水生植物养殖齐头并进,取得重大突破,以中华绒毛蟹为拳头产品的鱼蟹混养成功,黄湖牌大闸蟹享誉全国,获国际博览会金奖、国家优质农产品称号!

经济: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63.68亿元!

文化:宿松2016年末全县拥有县级影剧院2个,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各1个,黄梅戏剧团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2个。

交通:宿松县已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运三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铁路合九线过镜,境内长25千米,为单线铁路,设宿松、凉亭车站,宿松站办理客运。

旅游 :宿松东望黄山,西傍庐山,南临“龙宫”(江西彭泽龙宫洞),北靠“太湖”(安徽潜山县天柱山)。有海门天柱、严恭石道、凿山仙洞、孚玉青峰、仙田瑞谷、龙湖浮笠、秀河烟柳、太白书台、西源九井、燃灯古寺等十大风景胜地。有“江上蓬莱”之誉的“长江绝岛”小孤山;誉为“南国小长城”的千年古寨、战争遗址的白崖寨,逶迤起伏,蟠踞山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石莲洞,苍松滴翠,秀竹娉婷;“美比九寨”九井沟,峰峻石奇,峡谷幽深;还有高峡出平湖的钓鱼台水库、烟波浩淼的黄湖休闲度假区,构成了皖西南 旅游 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宿松县还是不错的!

安徽宿松县,是才女之地。

安徽省宿松县,可以用儿句话来概括: 历史 悠久,山青水秀,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文化深厚,人杰地灵,尚希努力。

一、 历史 悠久

在公元前184年,也就是西汉时,汉高后(吕雉)四年,将宿松置松兹候国。汉文帝(刘恒)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改为松兹县,属庐江郡。

隋朝开皇十八年,也就是公元598年,改名宿松县,属同安郡。

在唐朝至元朝时期,隶属几经变化。明朝和清朝,宿松属安庆府。

民国时期,宿松先后属安庆道、安徽省第一专区,两度受省直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先后隶属皖北行暑、安庆专区、安庆地区。1988年起属安庆市。

宿松从西汉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 历史 。

二、山青如画

宿松的山主要集中在与蕲春、黄梅、太湖交界的乡镇。这里是大别山南麓,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的山为革命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中部丘陵还有许多分散的低山。

主要山峰有罗汉尖、三面尖、竹麻尖、三角尖、滚竹尖、陈家寨、芙蓉寨、凿山、横山、河西山、龙山、鲤鱼山等等。

大部分山上或是矿、或是木、或是竹,景色秀美。

三、绿水浩渺

宿松的淡水资源相当丰富,在全国都是领先位置的。大型湖泊众多,有本县独有的湖泊多个,还有与邻省邻县共有的湖泊两个。

这众多的湖泊就象一串珍珠相互连接着,东西跨越两省四县,湖水清澈,水草丰肥,鱼虾鲜美。水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更境内长江引领皖江之首,可通江达海,航运非常方便。

四、资源丰富

1.水产资源

宿松水域面积广阔,已查明鱼类有20科80种,软体动物类17种,甲壳类r6种,爬行类2种,水生哺乳类2种,水禽类12种,浮游动物40属51种,浮游植物7门52属,水生植物类51种。

2.森林资源

全县林业用地49571公顷,其中有林地4846公顷,森林覆盖率28.9%。竹林面积3193公顷

3.矿产资源

宿松现在已探明的有工业价值的矿产有28种之多,其中金属矿产7种,21种。

4. 旅游 资源

宿松地处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景点众多,看山有大别山等,看水有长江有大湖,看名胜古迹有小孤山、白崖寨、石莲洞、月山石林林、凿山洞、九井沟等,看自然风光有平原、丘陵、盆地应有尽有。

而且宿松到邻近的庐山、黄山、天柱山、龙宫洞等处非常方便。

5.文化资源

宿松政府组织的文学艺术不说,民间的戏曲、评书、民歌、灯班等等非常丰富。各种宗教、信仰、风俗自由。

6.农业资源

宿松多种的地形,为农业提供了各种不同的土壤条件,使宿松的农业多姿多样。

这里种植有优质粮、棉、油、药材、茶、果、蔬菜等等多种农产品。

五、交通便利

宿松地处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水陆交通便利。

长江水路可通湖入海,国道、高速路、铁道、高铁纵横交错,可到达东南西北的任何地方。还有传说,不知是真是假,未来还要建造飞机场。那时就更快捷了。

六、崛起的工业

宿松以前以农业为主,工业很少,现在有江边工业园区、城郊工业园区等工业基地,兴起了多门类的工业,解决了当地许多人的就业。

总之,宿松的自然资源优势明显,地理风貌富美,这里的人民聪明勤劳,这里的环境优雅美丽,相信通过全县人民的努力,未来会更加美丽和富饶。

宿松县,安徽省直管县,由安庆市代管,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北岸。宿松县邻接湖北、江西两省。东与望江县共抱泊湖,西与湖北省黄梅县、蕲春县毗邻,东北与太湖县接壤,东南与望江县相连,南与江西省糊口县、彭泽县隔长江相望。宿松县于汉高祖后四年(公元前184年)设立松兹侯国,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称宿松县并沿用至今,距今2200多年 历史 。宿松是中国五大地方剧种黄梅戏的发源地之一,境内民间戏曲文男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境内拥有国家3A级景区“长江绝岛”小孤山、“南国小长城”白崖寨等景点。

宿松地处皖鄂赣三省结合部和800里皖江之首,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对外交通便捷,105国道、沪蓉高速、合九铁路以及63公里长江黄金水道穿境而过,距合肥、武汉、南昌等中心城市均两个小时车程以内,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宿松境内资源丰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山区、丘陵、湖泊、平原依次分布,有耕地95万亩、山场73万亩、可养水面84万亩。是全国优质水产品基地县,宜渔淡水面积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蟹、虾、鳖、芡实等名优水产品久负盛名,其中“黄湖牌大闸蟹”远销港澳台、日韩等地。境内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藏28种,其中磷矿石储量占全省一半以上、优质石灰石储量居全省前列。棉花年常产超过2.5万吨,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和棉花生产百强县。

还行吧,没去过,也没百度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649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