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最有利于精血化津气,充实人体的组织器官。春天的到来,好像新生命的到来,机体内随万物萌发、草长花开,也蕴动着一种勃勃的生机。但是春天气候多变,会直接影响人体的防御功能,全身的抗病能力也会下降;另一方面,各种细菌、病毒也开始大量繁殖,体质不佳时病菌、病毒等就会乘虚而入。为此在我们的饮食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注意一些细节上的问题。
1.正确早餐
春天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人们明显的感觉是早晨醒得很早,但现在的人们晚上普遍睡得又很晚,所以会有睡眠不好的现象。早餐应以高蛋白食物为主(一袋奶、一个鸡蛋和粥),还要喝一点咖啡或茶,以提神醒脑,一般南方人都有这种习惯。
2.补充维生素
权威营养专家指出:缺乏维生素a就容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一旦感冒或腹泻,体内维生素a的水平又会进一步下降。维生素a缺乏还会降低人体的抗体反应,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维生素a对呼吸道及胃肠道粘膜的保护作用已得到广泛的证实。从食物中补充维生素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健方法,在众多食物中,最能补充维生素a的当数胡萝卜。所以,春季到来的时候一定要多吃胡萝卜等一些含有维生素的食品。
3.多食食用菌
春季饮食应清淡一些,多吃蔬菜和一些食用菌,如黑木耳、银耳、蘑菇、香菇等。春季是病毒出没频繁的时候,很多病毒都会趁虚而入,进入你的体内,多食食用菌能增加你的抗病毒能力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品。消费量很大,只要能够适应市场需求,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前景是很好的。
茄果类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茄果类蔬菜主要指茄子、辣椒和西红柿。
一、品种选择
茄果类蔬菜一般作春提前或秋延后栽培,也可覆盖遮阳网进行越夏栽培,要根据栽培模式选择相应的品种。如条椒王等川椒系列辣椒,湘茄三号茄子,明珠101、102西红柿等品种。
二、种子消毒
播种前,采用温汤消毒或药剂消毒的方式,对种子进行消毒,杀灭或减少附着在种子表面及潜伏在种子内部的病菌,减少种传病害。如温汤消毒:把种子放在55-60℃的温水中浸15分钟,并不断搅拌,使种子均匀受热。但种子消毒前要在常温水中预浸15分钟,以便激活附着的病菌,达到较理想的灭菌效果。
三、适时播种
播种时间要根据栽培方式来确定,春提早栽培,采用大棚内套小拱棚及地膜的,可适当早播,一般茄子在先年10月上旬播种,辣椒在10月中旬播种,西红柿在11月播种,秋茄子在6月中旬播种。
四、实行轮作
蔬菜不能连作,提倡轮作。茄果类蔬菜应进行3年以上轮作。
五、定植前的准备
一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利用冬季低温冻垡,或利用夏季高温烤土,减少土传病害。
二采用深沟窄厢、高垄栽培,促使雨水及时排出,防止积水。一般厢沟深30厘米,厢宽80厘米。合理密植,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三重施底肥:底肥应多施有机肥。每亩施腐熟人畜粪尿3000-4000公斤,复合肥40-50公斤。人畜粪尿一定要充分腐熟后才能使用。
四覆盖地膜:进行春提早栽培提倡覆盖地膜,减少病害的发生。
六、定植后的管理
一合理追肥:果实挂稳后,应加强肥水管理。追肥以复合肥为主,不能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盛果期视长势叶面追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浇灌蔬菜时要用清洁水,生活污水不能用来浇灌。
二适时清除枯枝败叶,病株病叶。病株病叶要带出菜园,集中销毁。未覆盖地膜的,要及时中耕除草。
三整枝打叶:要及时扦杆,防止植株倒伏。根据定植的密度,茄子、西红柿采用单杆或双杆整枝,即每株保留1个主杆或2个主杆。西红柿要及时疏花疏果,每台果保留2-3个果实。
七、采收清洗
适时采收清洗后上市。禁止用生活污水清洗蔬菜。
八、病虫害的防治
茄果类蔬菜病害主要有青枯病、黄萎病、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疮痂病等。青枯病属细菌性病害,发病后应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在穴内撒石灰消毒,用农用链霉素灌根,每5-7天1次,连续2-3次。茄子黄萎病又称“半边疯”,对发病株及周围健康株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农药灌根,对其它的则采喷淋方式预防。疫病、疮痂病、炭疽病、晚疫病等,用可杀得、瑞毒霉、百菌清、克露等农药进行防治。病毒病可用病毒A、病毒K等农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