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特产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17:25:59
字号:

1、缙云土面

丽水特产

缙云土面,丽水市缙云县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美食之一,烧制时可拌、可炒、可烧汤。因其细长、柔韧、滑软而成为缙云民间节庆和待客的传统佳肴。

2、缙云烧饼

缙云烧饼,丽水市缙云县特色小吃。其主要原料以面粉、鲜猪肉和缙云菜干,经烧饼桶炭火烘烤制成,其表皮松脆、肉质软糯、清香四溢,香飘四野。

3、庆元灰树花

庆元灰树花,丽水市庆元县特产,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其营养丰富、肉质脆嫩、滋味鲜美,并且具有独特的医疗保健作用,如今庆元灰树花已经注册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4、龙泉金观音

龙泉金观音,丽水市龙泉市特产。也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据了解,龙泉金观音,一年采收四次,有春夏暑秋茶之分,市面上每公斤特级金观音茶的价格已达近1000元。

5、梅峰有机茶

梅峰有机茶,丽水市莲都区特产。其具有芳香浓郁、汤色嫩绿清澈、口味甘甜爽口、回味持久的特点,而且还是纯天然绿色产品。现有生产基地5000亩以上,年产销量数千万元。

中国有什么美丽的风景

五颜六色的水果,青翠欲滴的蔬菜,整齐划一的大棚,平整笔直的机耕路,纵横交错的灌排水系走进丽水市莲都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一幅流光滴翠的多彩画卷映入眼帘。

在2014年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园项目的竞争立项陈述答辩会上,来自莲都的项目团队出人意料地夺得了总分冠军,成为2014年浙江省唯一入围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园评审的独苗项目。3年3.45亿元的投资总额,创下了丽水市单个农业项目投资的历史之最,令这个大型现代农业园充满了希望和无限的发展可能。

串点成线、连线成面,便是国字号现代农业园的设计蓝图

3.29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功能区中,新建2万亩高标准农田,进而带动农民发展标准化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产量;

3200亩生态资源涵养和优势特色种植功能区中,将建起设施蔬菜精品园、设施水果精品园和设施中药材精品园,示范推广物联网技术和国内外优秀的果蔬良种,拓展农业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生态旅游、农事体验等功能,带动农民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绿色产业;

据统计,现代农业园区2014、2015年度共立项10个项目,总投资11305万元。目前,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项目、蔬菜穴盘育苗产业化基地新建项目等9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园区内累计完成项目投资1.6亿元,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2万亩;培育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60个。

莲都区将紧紧围绕五大发展理念,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做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把养生农业、乡村旅游的文章做深、做细、做透,让乡村焕发活力、彰显魅力。市委常委、区委书记葛学斌如是说。

在2014年莲都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建设启动后,园区内的丽水郎奇农家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顺势应时,提出了建设莲都区大规模的蔬菜育苗中心的设想。通过前期土地流转、治理等工作后,目前,该合作社已完成了200多亩土地面积的流转工作,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建成了拥有玻璃温室5578平方米、连栋大棚8960平方米、全自动蔬菜育苗播种的全新育苗中心,年育苗400多万株,年销售额达200万元以上。

类似于这样的国字号农业园在我市落地生根,为构建全市现代精品生态农业大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对于农业企业而言,这一高规格的平台所设置的入门门槛,也倒逼着自身的提档升级。大规模、工厂化的布局模式,精益求精的筛选,使全市遍地开花的农业专业合作社中晋升出一支支精锐部队,他们按照国家标准着力打造的农业工厂,无疑将成为带动丽水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集群。

省财政厅副厅长王广兵在调研莲都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建设情况时指出,现代农业园区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加速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有利于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田野处处展新貌,农业开发钱景美。截至今年6月底,莲都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实现总产值约4.5亿元,惠及23个行政村2.8万农民,实现人均增收约1000余元。国字号现代农业园正在碧湖平原迅速崛起。

特色园科技创新添动力

一条条清澈如镜的小溪,贯穿一垄垄由白色菌棒组成的农田;一处处葱郁浓茂的绿林翠竹,映衬一排排白墙黛瓦的农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扶持项目龙泉市黑木耳特色园就坐落在这如画的青山绿水间。如今,该特色园不但成为农业综合开发新模式、产业转型新途径、农民增收新引擎的典范,其做法、成效更是得到了国家农发办主任卢贵敏的高度评价,称赞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和成功范例。

2014年,龙泉市成功申报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扶持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龙泉市黑木耳特色园建设项目,并连续三年获得扶持。该项目重点推广以一新三改(引进筛选一个抗逆能力强、具有一定市场前景的新品种,改全露天栽培方式为设施栽培方式,改地面摊晒干制为架筛干制,改单链生产为循环生产)为核心的黑木耳集成配套技术,构建技术、加工、生产等体系为产业联动效应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在龙泉市八都镇稻耳轮作黑木耳特色园生产基地,浙江芳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恒信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翁家宝最近几年一直带领技术团队绞尽脑汁搞创新:为节约土地资源,他们在大棚里搞立体栽培,每亩摆放量从8000袋提高到1.8万袋;为降低人力成本,研究出了钢勾连挂,3个人的活一个人就能干好;为减少病虫害、保证产品无农药残留,在菌棒下铺垫黑白膜+稻草;为提高产品质量,增设了雾化节水喷灌,通过喷灌调节干湿度;为防止产品污染,搭设了网状的晾晒钢架,使黑木耳干得快、品质好。这些创新技术,还通过电视、广播、现场会等形式,在全市黑木耳种植户中进行了培训和推广。

1、万里长城?

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山海关,嘉峪关,虎山长城,九门口长城等。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昌平的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一段。这里是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度1015米,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登上这里的长城,可以居高临下,尽览崇山峻岭的壮丽景色。迄今为止,已有包括尼克松、撒切尔夫人在内的三百多位知名人士到此游览。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城带的古代民族,有些消失了,一些新的民族又融合生成,它们都与当今分布在长城带的20多个民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无论已经消失的还是至今继续发展的各民族,都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产物,但目前对于长城南北民族关系内在发展规律的研究尚不充分。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领域,揭示长城与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对于长城学、民族学及中国民族关系史等学科研究的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团结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2、桂林山水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她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秦始皇统一思想国后,设置桂林郡,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桂林从此便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宋代以后,它一直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号称“西南会府”,直到新中国建立。

在漫长的岁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使他们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刻下了两千余件石刻和壁书,另外,历史还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古迹遗址。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使桂林得到了“游山如读史,看山如观画”的赞美。

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成为中国著名的文化城,众多的爱国作家、艺术家会集在这里,谱写出抗日文化的新篇章。悠久的历史,为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孕育了富饶的文化。

千百年来,桂林一直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宝地。现在,一个以桂林市为中心,包含周围12个县的风景区已经形成。这里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壮、瑶、苗、侗、仫佬、毛难等十多个少数民族。

大桂林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以及国家元首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3、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 杭州市市中心,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湖面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水面原面积5.64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平均深度1.21米,最大深度6.52米,最浅处不到1米,最泞处有5米多。

如今伴随着“西湖西进”扩大为6.5平方公里,基本达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积。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西湖与钱塘江沟通后,每天引入钱塘江水约30万立方米,西湖水由原来的一年一换变成每月一换,透明度由原来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原为古海湾,钱塘江泥沙淤阻后形成。

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经过杭州市民及各地群众积极参与评选,并由专家评选委员会反复斟酌后确定的。

4、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历代宫殿都“象天立宫”以表示君权“受命于天”。由于君为天子,天子的宫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宫”禁地,故名紫禁城。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历经明清两个朝代24个皇帝。

故宫规模宏大,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多平方米,有房屋9999间,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布置着帝王发号施令,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在其内廷部分(乾清门以北),左右各形成一条以太上皇居住的宫殿——宁寿宫,和以太妃居住的宫殿---慈寿宫为中心的次要轴线,这两条次要轴线又和外朝以太和门为中兴,与左边的文华殿,右边的武英殿相呼应。两条次要轴线和中央轴线之间,有斋宫及养心殿,其后即为姘妃居住的东西六宫。出于防御的需要,这些宫殿建筑的外围筑有高达10米的宫墙,四角有角楼,外有护城河。

5、苏州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6、安徽黄山

黄山风景区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主峰莲花峰,海拔16米。

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

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雁荡山之巧石,峨嵋山之秀丽,黄山无不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四绝著称于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异。

黄山还兼有“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的美称,有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黄山气候宜人,是得天独厚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

7、长江三峡

中国长江上游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简称三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204公里。自白帝城至黛溪称瞿塘峡,巫山至巴东官渡口称巫峡,秭归的香溪至南津关称西陵峡。两岸山峰海拔1,000~1,500公尺,峭崖壁立,江面紧束,最窄处只有100公尺左右。

水道曲折多险滩,舟行峡中,有「石出疑无路,云升别有天」的境界。三峡江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有修筑高坝的地质地貌条件。峡谷东口建有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除此之外还有大宁河的“小三峡”和马渡河的“小小三峡”。

8、台湾日月潭

日月潭是台湾的“天池”,湖周35公里,水域9平方公里多,为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泊,也是全国少数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其地环湖皆山,湖水澄碧,湖中有天然小岛浮现,圆若明珠,形成“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的美丽景观。

清人曾作霖说它是“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闲”;陈书游湖,也说是“但觉水环山以外,居然山在水之中”。300年来,日月潭就凭着这“万山丛中,突现明潭”的奇景而成为宝岛诸胜之冠,驰名于五洲四海。

9、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承德市。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距离北京230公里。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89年建成。

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100余处。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

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历时87年。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婉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

相当于颐和园的两倍,有八个北海公园那么大。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10、秦陵兵马俑

1974临潼县西杨村发现一处地下建筑及陶俑,其位于秦始皇陵园东侧1千米处。这就是震动了世界,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陵兵马俑。

秦陵兵马俑共有3个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一号坑为步兵部队,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面积为14220米,是一位农民打井时挖出的。2二号坑呈曲尺形,面积为5000米2,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三号坑呈凹字形,面积为520米2,似为统帅一、二号坑的指挥机关。三个坑共有7000余件陶俑、100余乘战车、400余匹陶马和数十万件兵器。

秦始皇陵位于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当时,秦朝总人口约2000万,而筑陵劳役达72万之多。

修陵家用土,取自今陵园以南2000米的三刘村到县采石场部之间,有高5~25米的多级黄土崖。工程量之大可想而知,仲山,峻峨山下死尸成片,侧面显示了整个工程的残酷。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644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