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蔬菜价格持续攀升,甚至出现了“菜比肉贵”的局面,像大家熟悉的“向钱葱”等再次重出江湖。而除了大葱外,也有很多蔬菜价格都迎来了“上涨潮”。
一、大葱采购热度激增
年初的时候,大葱迎来了疯狂上涨,当时价格最高突破了10元,到超市随便买两根葱都要十几元,真的是很贵了。虽然后来到年中时大葱价格下跌,但随着夏天雨水增多,葱价开始上涨。
而近日,大葱的批发价一周内上涨了50%左右,而市场零售价格也涨到了4-5元一斤。而且市场数据显示,市场采购大葱的热度明显增高。有人分析,大葱之所以热度突然增高,大概是因为近期猪肉便宜了,很多居民炖肉的需求增长,于是带动着大葱的需求也上涨了。
二、萝卜长6倍
萝卜本来是最常见的菜,而且一直也比较便宜。但是近日市场的萝卜价格却迅速上涨,达到了3块一斤,翻了6倍。有人调侃说,难道是因为萝卜也适合炖猪肉吗?其实,萝卜价格上涨还是和产地雨水过多有关,萝卜作为块根类蔬菜受到浸泡后质量变差,于是产量下降导致价格上涨。
三、菠菜涨到超10元
不少市民近日发现,在蔬菜里涨得最离谱的要属菠菜了,一斤菠菜涨到了10元以上。不仅菠菜,像香菜等也都涨到了10元以上。不少人非常惊奇,这些叶菜怎么会涨到这么贵呢?
上涨原因主要还是受天气影响,北方大部分的蔬菜产地都遭遇水淹,于是产量下滑,供给减少,自然菜价就会上涨。二是冷空气袭来,影响了蔬菜的生长速度,而蔬菜需求量又相对较大较持续,因此导致市场上短期供需失衡。三是很多菜园因为积水车辆到不了地头,需要人工来往外扛,因此运输也增加了成本。
四、5种蔬菜涨幅最大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监测数据来看,上周涨幅最大的5类蔬菜分别为菜花、茄子、菠菜、豆角和芹菜,涨幅分别达到了26.9%、20.3%、17.5%、16.8%和16.7%。
上涨原因也是受今年山东、河北、河南等北方主要蔬菜产区都受到洪水影响产量有所下降,另外就是油价上涨导致运输成本增加,再加上南方的菜品还没有到上市季节,因此市场出现了短期的供需缺口。不过,随着未来雨水的减少这种情况会逐渐缓解,预计到11月初时可能就会有所改变。
大白菜价格现低谷,农户一亩亏好几百元!春节白菜价格预测
近来全国发生大范围寒潮天气,蔬菜价格情况如何?临近春节,蔬菜供应有保障吗?相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冬春季节全国蔬菜供应有保障,预计节后全国菜价转入季节性下行通道。
近期蔬菜价格涨幅明显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蔬菜价格涨幅比较明显。”1月1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副所长孔繁涛研究员对记者说。
2021年1月份(截至1月10日数据),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5.44元,环比上涨10.8%,同比上涨5.2%。分品种看,环比价格25种上涨,3种下跌,其中涨幅超过30%的有青椒(36.9%)、冬瓜(35.6%)、洋白菜(31.3%)。
孔繁涛告诉记者,2020年12月末和2021年1月初,全国发生大范围寒潮天气,给后期冬春蔬菜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这种低温和雨雪弱光条件极不利于北方设施蔬菜和南方露地蔬菜生产。蔬菜生长速度减缓,甚至发生冷害,产量减少,集中上市期将有所延迟,进而可能出现茬口衔接不畅情况,导致产地收购价格较往年偏高,部分品种价格涨幅偏大。
不过,寒潮天气只是导致蔬菜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发生寒潮天气之前的2020年12月份,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4.91元,环比上涨9.6%,同比上涨7.7%。
“近期蔬菜价格上涨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供应进入冬季模式,价格随着冬季生产、采收、运输成本增加而转入季节性上行区间。”农业农村部蔬菜市场分析预警团队首席分析师张晶说。
以北京市场冬季蔬菜供应为例,市场上销售的蔬菜主要分三部分:一部分来自北方地区大棚种植,即通常所说的设施蔬菜;一部分来自南方,即通常所说的南菜北运;一部分是冬储蔬菜。南方产区芹菜和另外一些小品种蔬菜,由于降温,生长速度放缓、产量跟不上,价格上涨明显。
2020年菜价整体偏高
实际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夏季洪涝灾害的影响,整个2020年菜价都整体偏高。
以椒类为例,青椒、尖椒价格已经连续5个月上涨。据监测,2020年青椒批发均价每公斤5.05元,同比上涨17.5%;尖椒批发均价每公斤5.57元,同比涨19.1%。从月度看,青椒价格从9月份的每公斤4.2元涨至2021年1月份的每公斤8.4元,累计上涨1倍。同期尖椒价格由每公斤5.1元涨至每公斤11.4元,累计上涨1.2倍。
张晶告诉记者,青椒、尖椒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种植面积下降,市场供应减少。2019年下半年青椒、尖椒价格低迷,南方产区椒类种植意愿下降,导致2020年种植面积缩减。2020年南方多个产区前期受旱情、台风影响,青椒、尖椒上市期推迟,加之入冬气温偏低,降温较早,南方冬春椒主产区广东、海南等地受强寒潮影响推迟上市。
目前山东、江苏青椒生长已进入尾期,而海南产区青椒上市时间较往年推迟了半个月,市场货源减少,推动价格上涨。因此,春节前,全国青椒、尖椒价格预计都将保持高位运行态势。
在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入冬后,云南生产的豆角类蔬菜包括架豆、扁豆、白豆角、油豆、豆王,由于种植面积扩大,供应充足,价格均出现程度不同的下降。不仅环比下降,年同比的降幅十分明显,有的已经降幅过半。云南豆角价格降幅较大,拉动广东产豆角价格同比下降。不仅南菜北运的部分品种价格降幅明显,在北方设施蔬菜中,黄瓜、西红柿由于种植面积扩大,价格年同比降幅也十分明显。冬储蔬菜中的河北大白菜,受山东白菜上市量增大的影响,价格有所回落;土豆由于秋季丰收,存量充足,价格稳中有降;生姜由于新姜大量上市,价格比2020年10月份降幅明显。
全国蔬菜播种面积保持稳定
全国蔬菜价格总体高位运行,再过不久就是春节了,供应有保障吗?
“2020年以来菜价整体偏高,蔬菜生产积极性相对较高,冬春蔬菜供应有保障。”张晶告诉记者,2019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2078.64万公顷,2020年规模基本保持稳定。据中国蔬菜协会监测,1800个蔬菜信息监测点11—12月份新增播种面积同比均小幅增加。
此外,受夏秋不利天气影响,冬季部分南方产区蔬菜上市期推迟,如福建、浙江受旱情影响,菜花、莴笋上市期推迟,广东、海南受台风影响,椒类、瓜类、豆角类上市期有所推迟,虽然当前这些品种供给呈稳中偏紧态势,但对春节期间蔬菜保供提供了有力支撑。
“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供应基本上已经恢复到常年同期水平,甚至还出现短时间供应超过常年同期的现象。有的蔬菜供应量增幅较大,有商户不得不降价促销,出现短时间亏损。总体上看,供应是充足的。”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说。
张晶表示,临近春节,采购备货需求旺盛,加之物流及人工费用上涨相对明显,预计后期菜价在一段时期内将继续保持季节性高位运行。不过,只要不发生大规模寒潮或冻害,春节后全国菜价将转入季节性下行通道。
大白菜的价格应供应量比较充足,甚至供过于求,因此价格一直上不去,持续处于低谷状态,农户一亩就得亏上好几百元!许多菜农都打算等到腊月再出售,先存进自家窖里。
那么在2020年春节白菜价格会怎样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大白菜价格低谷的相关信息吧。
今年要说菜价,猪肉的价格是上涨了不少,其他很多畜禽肉价格也大涨,但大白菜的价格却应供应量比较充足,甚至供过于求,因此价格一直上不去,持续处于低谷状态,农户一亩就得亏上好几百元!许多菜农都打算等到腊月再出售,先存进自家窖里。
那么在2020年春节白菜价格会怎样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大白菜价格低谷的相关信息吧。
一、关于大白菜价格现低谷
据了解,今年大白菜价格出现“低谷”,地头收购价格还没有两毛钱,市场批发价格也创近年新低。
实际上,这几年农产品价格“大小年儿”在蔬菜价格方面表现得很明显。
根据北京新发地近5年的统计数据,差不多每种单品蔬菜都上演过价格“过山车”行情。
二、大白菜收购价低,农户一亩亏好几百元
1、11月13日,北京迎来入冬后第一轮降温。
河北玉田抢收最后一批冬储大白菜,共13亩。
菜主焦志利介绍,应该能砍收12万斤左右,“每斤批发价0.18元,我还要包砍菜的人工,再加上成本,每斤利润也就剩下0.09元,就算按照1亩收1万斤算,一亩地也要亏400元。
”
2、焦志利是黄林村本地人,共租了50亩地种菜,26亩地种白菜、24亩地种辣椒,每亩地一年租金1000元,“白菜地一年种两季,一季土豆,一季白菜。
”
三、2020春节白菜价格预测
1、数据显示,2013年春节月份,北京大白菜批发价为1.42元/公斤,2019年批发价为1.17元/公斤,价格略微回落。
总体看过去这5年,大白菜批发价在春节期间并没有涨价。
但看整体情况的话,它的价格都在过年有所上涨,年中回落。
2、2019年春节,28种蔬菜价格环比均上涨,其中菜花、黄瓜、茄子、青椒等7种蔬菜涨幅超30%。
3、从在几年的数据来看,春节各类蔬菜肉类果品均都会在不同程度涨价,白菜也不例外,只不过,今年如果白菜供应过剩的话,价格略有下跌,但由于是春节期间,需求过剩,因此价格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
白菜价格的下降,对专门种植白菜赚钱的农民朋友来说还是很不利的,一亩就亏好几百元,主要原因还是市场上供过于求了,到了2020年春节价格不会有很大的波动,因此菜农们可以再考虑下比较赚钱的种植项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