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这4个产业最有发展潜力
第一个行业就是乡村服务业。这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其中即包含着农作物耕作、播种、喷药、施肥、收获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也可以是一种代耕、代管的形式。即使农户家庭没有劳动能力,也可以在家种地,有专业的服务公司提供一条龙服务。也包括农村物流服务,网购时代的来临,农村物流业是连接村民网购的最后一公里,商机多多。同时还包括农机维修、汽车维修、电器维修等各方面维修类的服务。毕竟现在小汽车,各类家电在农村已经很常见了,维修这个是刚需产业。
第二个行业就是农村养老产业。从当前的农村实际情况看,在农村年轻人越来越少,孤寡老人没人照顾,而在外很多年轻人在年老了的时候,也会回到农村养老,这就会导致农村社会中,老年人数量占比较大,并且现在的60后、70后、80后多数只有一个子女,所以农村养老产业将是一个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产业。比如可以通过开办敬老院、或者日间照料室、老年人健身活动中心等提供养老服务。刚需产业不必过多解释。
第三个行业就是有机绿色食品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由吃得饱向吃得健康方向转变,所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将是未来居民消费的方向,所以在未来农村中发展种植绿色、有机标准的小麦、稻谷、玉米、大豆将会有一定商机,并且通过物联网技术,通过农产品可追溯系统,达到居民购买时可扫码了解生产祥情,吃得放心。现在已经很多地方已经开始这样做了,抓得住机会,你就爬上了致富的列车。
第四个行业就是教育培训产业。随着二胎政策放开,农村生二胎的比例远远超过城市居民,而本来就薄弱的农村教育环境,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谁都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农村教育市场师资力量薄弱。特别是音乐、美术、书法、舞蹈等文艺专业背景的师资力量更是匮乏,所以针对这些薄弱环节,教育培训在未来将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在笔者老家镇上,今年就开了好多兴趣班,你可不要以为在农村就没什么消费力了,恰恰相反,现在的父母很舍得为自己的孩子花钱。
农产品加电商该如何发展?
未来休闲农业发展的机遇、潜力、特点与趋势
机遇、潜力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首次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水面等资产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并要求各地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合理安排。
在扶持项目上,提出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扶持方式,着力改善休闲旅游重点村的基础服务设施。
制订了国民休闲纲要,实施带薪休假制度,全国法定休假日增加到115天。这些都是良好的机遇。
特点与趋势
“十三五”的休闲农业和“十二五”比较,有三点值得高度重视,是“十二五”期间没有得到重视和考虑的。
第一,农业的第二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世界农业强国强在加工上,而不是生产上,也就是从产业链的前端开始向后端延伸,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业成为综合产业;
第二,农业要向现代化发展,农民是主体,休闲农业是平台和载体;
第三,现代农业的一个重大特征性是信息服务业的高度发达,也就是物流信息金融要发达。物流不是实体的大市场,而是大数据与物联网为依托的现代化物流网络世界。
农产品跨境电商市场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我国是世界上的农产品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农产品贸易总额持续增长。2019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额2300.7亿美元,同比增长5.7%。其中,出口额为791.0亿美元,同比下降1.7%;进口额为1509.7亿美元,同比增长10.0%。
2019年我国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也是世界重要的茶叶和水产品出口国,优质的农产品越来越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随着跨境电商渗透率的日益提升,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体系的不断完善,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我国新一代消费群体崛起,数字化消费方式普及,跨境电商消费兴起,引发了从渠道、选品、支付、结算、营销到品牌建设的跨境进口消费产业链深度变革。
2019年7月,商务部发布的《主要消费品需求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表明,消费者对鲜果、水产海鲜和鲜奶等品类的进口农产品需求强烈。跨境电商通过连接全球大市场让“餐桌全球化”成为可能,从供给侧能够更好满足国内高品质、个性化、多元化、绿色化、定制化的农产品消费需求。
随着国内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落地实施,以及跨境电商全链路上数据要素驱动、线上线下融合、供应链支撑等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跨境电商进口市场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