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菜价上涨可以举报吗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13:08:51
字号:

可以举报。

疫情期间菜价上涨可以举报吗

疫情期间菜价上涨举报方法:

1、拨打12315举报电话。疫情防控期间,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防疫用品和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价格监测分析,认真开展市场调查,及时报告价格异常波动和市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市场巡查力度,严厉打击哄抬价格违法行为,对典型案例要进行公开曝光。欢迎市民朋友积极参与监督,可通过拨打12315进行价格问题举报。

2、拨打疫情防控指挥部电话。所属县(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详细联系电话以各县市区指挥部公布的为准)。

3、市长信箱举报。通过给市长信箱写信来反映需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第十四条 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

(一)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

(四)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五)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

(六)采取抬高等级或者压低等级等手段收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变相提高或者压低价格;

(七)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牟取暴利;

(八)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

上海一商家销售280元蔬菜套餐被立案调查,疫情下哄抬物价会被如何处罚?

“青菜价格一个晚上翻了一倍,昨天还是每斤2元,今天变成4元了”“一斤菠菜要卖15元”“猪肉也在涨价”最近一段时间,不少上海市民发现菜价有波动,而且全国各地都出现类似情况。有自媒体将此解读为“这是物资短缺的信号”。这是真的吗?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查证发现,蔬菜价格上涨不假,但与“物资短缺”关系不大。

菜价为何涨?

全国蔬菜价格变化,主要与近期全国多地降温降雨有关。

据农业农村部相关人士表示,进入9月后,寒潮和持续降雨天气对全国主要蔬菜产区造成一定影响,蔬菜供需偏紧,秋冬季蔬菜价格创下历年来新高。

按照往年采收情况,随着天气转凉,山东寿光、河北张家口等北方蔬菜主产区逐渐进入收尾期,产量有所减少,但随着各地地产蔬菜和南方产地蔬菜批量上市,加上运输保鲜费用降低,全国蔬菜均价通常呈小幅下行趋势。

但今年9月下旬以来,北方大范围连续降雨并迅速降温,导致山东、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北方蔬菜产区多地出现菜田受淹现象,蔬菜采收困难,收购成本大幅增加。

上海部分农产品批发商也表示,本轮蔬菜价格上涨与“南北衔接断档”有关。以菠菜为例,本来这段时间供应上海的菠菜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山东聊城。但当地菠菜基地受淹,使得批发商转从其他产区寻找供应商,从而提高了价格。

菜价什么时候跌?

受天气和供求变化影响,菜价涨跌是常态。业内人士认为,根据农业农村部的公开信息,目前南方产区的蔬菜长势良好,大部分能按期上市,这将推动菜价回落至常年同期平均水平。只是在短期内,部分蔬菜品种可能还会上涨,但大趋势是回落。

就上海地区的蔬菜供应看,根据往年规律,从9月底开始,上海客菜供应将从北方产区逐步转移到南方产区,今年北方产区提前收尾,才导致菜价上涨。

不过,客菜和本地菜的供应量都在提升。

光明食品集团下属西郊国际、江桥市场、江杨市场等三大一级批发市场反馈称,经梳理排摸,目前海南、云南、广东、福建等本市主要蔬菜供应的南方产地菜源均有保障。同时,三大批发市场正加大从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组织辣椒、娃娃菜、豆类等花色蔬菜,从山东、河北、内蒙等地组织大白菜、西红柿、黄瓜等蔬菜,从云南和福建等地组织西葫芦、笋类、绿叶菜等蔬菜,丰富近期的蔬菜市场供应。

地产蔬菜的供应也将增加。上海市农业农村委表示,9月以来,天气逐渐转凉,有利于地产蔬菜生长。秋冬是最适合以青菜为主的绿叶菜生长的季节,产量高,品质好。

物资缺不缺?

官方统计还显示,菜价变化与天气变化和不同产区产期衔接有关,但这并不代表物资短缺。

首先,目前包括蔬菜在内的农产品价格并非年内最高。10月22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4.92,“菜篮子产品价格指数”是127.66,“粮油产品价格指数”是108.6,环比前一天均略有上升。但如果放在全年看,以上指数并未处在最高位,最高位出现在今年2月,该指数在今年1月和3月也均高于目前水平。

据农业农村部介绍,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是综合测度和全面反映我国农产品批发环节价格整体水平及其变化的指数体系。该指数基于全国200余家典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各类农产品价格数据,重点体现鲜活农产品、粮油产品在流通环节的价格水平。

其次,并非所有的产品都在涨价。记者查询了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公布的最近7日(10月15日至10月23日)主副产品价格,其中蔬菜价格整体上涨幅度较大,肉类和禽蛋呈小幅上涨,但水产品、水果和油价均保持稳定。

其次,各种主副食品生产供应充足。农业农村部表示,全年粮食有望高位增产。其中,夏粮量质并增,产量2916亿斤、增加59.3亿斤。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37.3%,提高1.5个百分点。早稻实现增产,产量560亿斤、增加14.5亿斤,连续两年增产。秋粮增产已成定局,秋粮面积稳中有增,目前收获已近八成,近期的连阴雨对产量影响总体有限。全年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菜篮子”产品也数量充足、品种丰富,市场稳定。其中,生猪生产全面恢复。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9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459万头、生猪存栏4.38亿头,均相当于2017年年末水平。牛羊和家禽平稳发展,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加4%,牛奶产量同比增加8%,水产品产量同比增加3.8%。蔬菜水果量足价稳,全国在田蔬菜面积1亿亩左右,同比持平略增。水果市场供应增加,价格小幅回落。

上海一商家销售280元蔬菜套餐被立案调查,疫情下哄抬物价会被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数倍的罚款,具体处罚程度还要看商家违法情况而定,情节较轻的,被罚款非法所得钱财数额的五倍,严重的甚至要被责令停业的。

疫情期间哄抬蔬菜套餐的价格,商家已被处以罚款

上海自从疫情之后,就屡屡被传出有哄抬物价的现象出现,有的蔬菜包买回家后名不副实,根本就没有既定价格之内的那些蔬菜,抽条缩水等现象频发,而工商局等相关部门也是重拳出击,在疫情期间,将哄抬物价的商家给予了处罚,因为这些商家都违反了我国的《价格法》,上海一个商家在疫情中售卖280元蔬菜包,而居民在拿到货之后才发现,根本就没有原有套餐里那么多蔬菜,所以居民将商家举报到了工商局,这种维权行为小编是非常提倡的,必须这样的买家没有良心,原本就应该被处罚。他们的违法所得理应被没收,因为疫情期间居民的经济状况原本就没有无疫情的时候好,这些黑心商家只顾捞钱,一味的哄抬物价,真的太黑心了。

面对哄抬物价,不明码标价等问题,消费者应该维护好自身权益

原本居民在疫情期间买菜买水果就很难,每天都很焦虑,所以有些居民朋友的思想是,明知商家卖的贵也要买也要吃,维权意识根本就不重,其实小编认为,在疫情期间,面对发国难财的商家,我们不能一味的惯着,而是要积极维权,小编看到有新闻,上海有商超在疫情期间没有明码标价,只有买家蔬菜个数,不给写克数,这种就是没有明码标价的行为,居民完全可以去举报的。还有的商家哄抬物价,让菜价成几十倍的涨,这种行为也是违法的。

面对疫情期间果蔬菜价狂涨的行为,我们是要积极制止的,不能给这些商家一丝忍让,让他们一直发国难财,岂不是助长他们嚣张的气焰了。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609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