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中国唯一的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 1994年11月挂牌成立。主要职责是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资金,承担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宣传语:“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建设新农村的银行”
“建设新农村的银行”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要继续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面对新形势,农发行作为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宗旨的国家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建设新农村是我行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行必须承担的义务。
加速推进“三农”领域减排固碳意义重大
服务三农“三农”指的是农村、农业和农民。
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扩展资料:
“三农”的弱制性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无论是处于传统农业阶段还是现代农业阶段,与二三产业相比,不仅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还面临着难以预测的自然风险。其次,受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农民的收入总是受到一个上限的限制。农业的额外投入不一定与产出成比例。即使农民增加投入,也无法突破这一上限。
虽然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上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但通过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空间越来越小。
我国已基本实现小康,一些大中城市小康,甚至到相对富裕的阶段,属于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大多数农产品需求弹性很小,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居民直接消费的农产品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增加,或减少。因此,农业的弱势地位决定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收入偏低。
百度百科-三农
加速推进“三农”领域减排固碳意义重大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一场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共同努力。
就“三农”领域而言,农业农村活动以及土地利用的变化,产生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这可能超乎公众的常规认知,一般大家都认为制造业、能源交通等领域碳排放量较大,其实农业碳排放量的占比也不小。”
随着世界人口及粮食需求增长,“三农”领域温室气体排放量会进一步上升,因此,加速推进“三农”领域的减排固碳意义就非常重要。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科学有效的田间管理,可以提高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土地的产出效率,做到化肥农药减量合理使用等,这些都对低碳减排有所助益。
不仅如此,围绕降碳这一抓手,“三农”领域内推进的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往往能够实现“一举多得”。
渔业”等多种立体业态,农户在使用清洁能源的同时也能开展农牧业等生产活动,进而实现收入增长。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这些融合项目能够在助推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以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凝聚合力。
作为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近年来农发行持续加码绿色金融支持力度,为“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农业政策性金融力量。
农发行绿色贷款余额超过2万亿元,增长了17.68%,占全行贷款余额近1/4;累计发行绿色债券820.2亿元人民币,5亿欧元。
支持的绿色信贷项目共计折合节约标准煤1400余万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2700余万吨,节水约1.8亿吨。
在农发行在绿色金融方面的部署,将从三方面重点着手:
一是更好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梳理总结好信贷、基金服务稳经济大盘的经验,将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服务“双碳”相关工作融入到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中,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重要任务,持续发挥好“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作用。
二是聚焦长江黄河等重要江河湖库污染防治、农业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等五大重点领域持续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高质量服务“三农”领域绿色发展。
三是践行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理念,研究建立具有农发行特色的ESG管理体系,切实将环境、社会和治理要求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及信贷业务全流程管理,持续提升农发行可持续发展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