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1.蔬菜产业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作为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中国有悠久的蔬菜栽培历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加入世贸组织,中国蔬菜产业迅猛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一项支柱性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自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组织实施“菜篮子工程”以来,中国蔬菜的生产和销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统计数字表明,1999年中国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113万hm2,设施栽培面积达到120万hm2,年蔬菜总产量3.2亿t,产值约为2500亿元,人均蔬菜占有量达到253kg。用占全国耕地面积不足5%的蔬菜耕地面积,创造出在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的总产值。 2.科技力量雄厚,品种不断更新 随着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科技知识更新的周期也在缩短,农业科研单位承担起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责任更是责无旁贷。中国的农业科技人员以科学的态度,积极探索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组织精干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科研队伍联合攻关,不断开发出适合蔬菜产业持续发展的技术成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科研单位有: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黄瓜所和天津农业科学院蔬菜所、湖南农业科学院蔬菜所、江苏农业科学院蔬菜所等国内十余家蔬菜科研单位,它们拥有雄厚的技术研究力量、先进的育种手段和有竞争优势的技术支撑能力,为保持和发展中国蔬菜产业在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并努力跻身于国际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近年来,中国蔬菜科研工作者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种质资源优势,发挥科技优势,采用先进的方法,先后培育出一批丰产、抗病、优质的白菜、甘蓝、番茄、黄瓜等数千个优良新品种并在全国广泛推广,使主栽品种实现5-6年更新一次,良种覆盖率达80%以上,单产比以前增加10%以上。 3.发挥蔬菜产业优势,带动相关行业发展 中国是世界第一蔬菜生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种子消费大国之一,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相关产业,尤其是蔬菜种子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今的蔬菜播种面积比1980年增加了3.2倍,形成了一个充满商机与潜力的广阔市场。 4.蔬菜产业不断发展,加工出口形成新的增长点 在蔬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中国蔬菜设施栽培有了长足的发展,加上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手段,蔬菜已实现周年生产。各大中城市的蔬菜市场供应充足、品种丰富,兴起了全国范围内蔬菜商品大流通,因此,近年来海外市场的开拓正在成为蔬菜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1999年,中国蔬菜产品年出口量达287万t,主要品种有蘑菇、大蒜、干辣椒、芦笋、莲藕、生姜、萝卜等。出口的国家和地区除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邻近国家外,又新增加了英国、美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 二、中国蔬菜产业的发展方向 中国发展蔬菜产业有着诸多优势:(1)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的蔬菜种属资源;(2)传统农业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以及低成本的劳动力;(3)广阔的销售市场。据统计,全国年人均蔬菜消费量为180kg,以大白菜为例,年人均消费量达50kg。同时也有各种限制因素:(1)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3;(2)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即2700m3;(3)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较低;(4)加工产品、高档次产品、高科技含量产品偏少;(5)由于规模发展迅猛,国内市场趋向饱和,制约了农民增收。因此可以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蔬菜产业来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1.机遇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农业宏观经济具有促进作用,入世后,关税削减、非关税措施关税化以及禁止使用新的贸易壁垒,将为中国蔬菜出口创造更多机会。可以享受到WTO自由化、非歧视贸易以及稳定、透明的贸易政策的好处,从而可扩大中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份额。 从国际市场需求看,国外市场仍有很大空间。美国、欧盟经济形势较好,东南亚经济在复苏,而日韩等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农业呈现萎缩态势,这将使他们对蔬菜需求增大。1990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的生鲜蔬菜为 26万t,1998年增加到77.4万t。当前,在国际竞争中,中国最有优势的产业是蔬菜和果品,如发展加工出口会大大拓展蔬菜产业的发展空间。 2.挑战 入世同时也给蔬菜产业带来冲击。从总产量上看,中国已成为世界头号蔬菜生产大国,但在产品深加工上,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落后水平。如美国农产品深加工的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74%,日本、法国也均在70%以上,而中国尚不足30%。作为世界上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必将成为世界各国竞相争占的蔬菜市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蔬菜产业将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蔬菜产品将面临与发达国家在质量和价格方面的双重竞争。 3.中国蔬菜产业的发展方向与措施 今后中国的蔬菜产业将大力发展设施栽培,积极推广滴灌设施,大力开展绿色蔬菜生产的研究,积极稳妥地发展高档珍稀蔬菜,加强蔬菜优质、抗病虫、抗逆、适合设施栽培的新品种的选育,扩大设施栽培和反季节蔬菜面积。增强国内市场均衡供应能力,依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与生产优势,主攻高产、优质、高效三个主要目标,在扩大国内外市场的同时,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逐步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蔬菜生产转变。 (1)设施栽培。中国蔬菜的设施栽培,以往绝大多数采用传统的畦灌,水的利用率只有40%,每公顷灌水定额为9000-12000m3。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大面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先后开发和引进先进国家的温室灌溉设备,主要是滴灌、微灌和与之相配套的设备,促进了中国设施栽培灌溉技术的生产和应用。推广滴灌设备,节水效果十分明显,每公顷灌水定额仅为4500m3,在缺水地区可增产20%以上,且能提高蔬菜品质。从而为发展高产高效、节水节力的工厂化蔬菜产业奠定了基础。 实现中国设施栽培机械化,使耕地、施肥作畦、覆盖地膜、定植、中耕锄草、收获运输、产品加工包装等作业环节,全部或部分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使广大菜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是中国设施栽培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2)精准农业。精准农业是建立在农业机械化基础上的现代高精技术系统工程。蔬菜产业是利用精准农业的最好范例。精准播种机械能高精度地把种子准确定植于土壤中,为种子营造出最合理的生长空间,使幼苗得以均衡地吸收营养、利用阳光,从而获得最大幅度的增产。 穴盘育苗是一种新型的一次性成苗的育苗技术,它采用经科学配比的营养土作为育苗基质,配合机械化精量播种、精准灌溉等先进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发挥肥效,提高利用率,增加蔬菜产量,不因施肥过量、吸收不良而造成环境污染。并提高了有效利用率,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产出效果。 (3)净菜与特菜上市。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更加注重整洁、美观的外形,精致悦目的包装和装饰,并开始追求产品的营养价值、保健效果,以及优良的口感风味、无污染、食用安全等更高层次的消费目标。蔬菜生产也将从过去以追求数量增长、满足社会需求量为主,逐步向高产、优质并重,使产品向具有更高的附加值方向转变。 中国蔬菜产品质量的提高,使一批优质新品种蔬菜走俏市场;精细蔬菜所占的比例逐步提高,稀有蔬菜等一批高档的时尚蔬菜开始进入市场,并有逐步发展的趋势。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率先实行蔬菜产品分级整理、净化包装,开始推行“净菜上市”。为提高蔬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进入90年代后,农业部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明确了无公害蔬菜的标准。目前,全国累计有5大类630余种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其中蔬菜及其加工品种约有近50种。 (4)采后贮藏与保鲜。科技人员加强了蔬菜产后贮藏和保鲜技术的研究,使中国蔬菜产品开始向工业食品方向延伸。一批多维菜汁、蔬菜脆片、脱水菜、速冻方便菜等也开始投放市场,适应了人们生活节奏逐步加快的需求。 (5)加工蔬菜的出口。蔬菜加工出口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显示出这一产业的强大生命力。近几年,蔬菜出口的效益远远高于国内销售,如北京向新加坡出口大白菜价格达2.5元/kg,仍然供不应求。据初步预算,蔬菜出口效益在正常情况下比在国内销售高出50%以上,有的要高出4-5倍,今后蔬菜出口有3个增长点:一是速冻菜,二是真空保鲜菜,三是保健型蔬菜,这也是蔬菜出口迅速增加的重要原因。 21世纪是中国蔬菜产业走向产业化、设施化、现代化、集约化、优质化、绿色化的世纪。一个将产前、产中、产后及生产、加工、销售连结成一个整体的蔬菜产业化高潮正在中国兴起,前途广阔。
32岁韩国演员朴智勋因胃癌去世,为何日韩地区胃癌发病率如此之高?
2021年尿素价格可谓是迎来了全球性上涨,就连我国也不例外,在正常年份时,我国尿素为1600-1700元/吨,不过去年年底前涨至1800-1900元/吨,而今年最高价更是涨至3400-3600元/吨,直接翻倍上涨,不少农民抱怨种地成本高。
不过,中国尿素之所以涨这么高,很大原因在于出口利润更高,毕竟国际尿素最高已涨至6000元/吨,很多肥企加大出口量,使得国内尿素供应偏少,结果尿素需求偏紧,价格上涨。
但随着发改委的多次约谈甚至立案调查,严厉打击哄抬肥价,使得尿素价格开始回落。12月份尿素行情接连走跌,目前全国均价已降至2400-2600元/吨。
但我国尿素走跌的同时,全球尿素纷纷上涨,这是咋回事?怪中国出口少了?
01、全球尿素走高
众所周知,天然气、煤炭是化肥的主要生产原料,然而今年全年,天然气、煤炭价格均迎来了一波大幅度走高,使得化肥生产成本加大,不少国际厂商只能减少生产规模甚至停产,这使得国际尿素价格持续走高,多国深受影响。
如澳大利亚,因中国尿素出口偏少,结果导致该国不少柴油发动机车辆暂停上路,可能来年1月货运供应链将断裂。据悉,澳洲近50%的货车均是柴油发动机,但这类货车需要添加尿素环保剂,不然汽车就会因污染无法上路。
但澳洲的尿素80%从中国进口,自中国暂停磷酸尿素出口后,澳洲就陷入了尿素危机中。而该国只有一家尿素生产商,且其中一工厂即将关闭,结果使得澳洲政府慌乱不已,不知该如何是好。
据悉,澳洲的尿素存货只能再坚持一个月,如果这期间没有解决尿素进口问题,那该国物流业将备受打击。
韩国早在11月份就出现了“尿素荒”,同样该国的尿素主要用于柴油货车方面。因尿素短缺,韩国只能以6300元/吨的高价从马来西亚进口。
据悉,韩国超400万辆货车均需要添加尿素环保剂,因此该国政府也渴望中国多出口尿素,不然该国物流系统将瘫痪。而韩国每年进口的尿素中,97.6%来源于中国,不过10月份中国就限制出口量。
日本也是如此,该国工业尿素97%要从我国进口,但因我国限制出口量,日本尿素价格涨了近10倍。而日本国内的尿素生产商,苦于原料紧缺,生产规模下滑。
据悉,日本近50%的尿素原料都要进口,而国际尿素原料大涨,且进口难度大,使得日本车用尿素供应紧缺,如果解决不了尿素环保剂问题,该国的运输业也会受到重创。
美国也是如此,该国尿素价格疯涨,目前已涨至680美元/吨,较去年同期大涨168.2%。使得玉米种植成本增加,从往年的85美元/英亩涨至165美元/英亩。
此外,磷肥价格也从450-500美元/吨涨至830-920美元/吨;无水氨已涨至1300美元/吨,较11月涨18%,且创下多年来新高。
欧洲也是如此,因天然气疯狂上涨,使得化肥生产成本大增,特别是氮肥,天然气原料占比75%,因而氮肥涨得更猛,从430欧元/吨上调至1000多欧元每吨。
02、尿素大涨,食品安全受威胁
因原料大涨,全球尿素累计涨了200%以上,但这对粮食生产来说并非好事,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将遭受打击,且粮食上涨也会带动食品走高,消费者开支压力加大。
StoneX集团化肥主管林维尔称,目前企业尿素库存都已基本售出,元旦过后全球尿素危机将更加强烈,第1季度的尿素价格仍将继续走高。
德国农户协会负责人克鲁斯称,因化肥价格上涨,预计新的一年里农民会减少化肥使用,预计到时候农产品产量也会降低,这不利于食品安全。
巴西作为第一大大豆种植和第3大玉米产国,新的一年里化肥预计将供应紧张,而玉米、大豆、棉花种植规模或难以增长,也同样不利于全球粮食安全。而在东南亚国家,化肥供应紧缺,预计2022年水果、蔬菜产量或品质也会走跌。
为了应对化肥上涨,印度、埃及纷纷加大化肥补贴力度,且印度还计划将2022年的化肥补助金提升至206.4亿美金,为前一年的2倍之多。
03、中国尿素来年如何?
相比全球尿素大涨,我国的尿素反而从3400元每吨降至2400元每吨,目前尿素价格总体偏稳。而尿素走跌,主因是从10月份开始,官方限制尿素的出口,再加上我国也出台了多个政策,力保煤炭产量稳定输出,保证肥企产能稳定供应,避免因“环保”导致产能减少。
不过就算如此,我国1-11月份出口的尿素依旧高出2020年同期40万吨,出口量为526万吨。因此,国际上抱怨我国尿素出口减少是无稽之谈,只能说它们的需求太大。
至于来年尿素如何波动,相信在国家的多个政策调控之下,肥企必然会优先国内使用,再加上产能稳定,预计新的一年里尿素价格会继续偏稳,价格将稳定在2300-2500元每吨,大家咋看?
2020年5月15日,朴智勋的家人通过已故朴智勋的SNS向粉丝们传达了他的去世消息。家属方面表示:?担心有些人因失误而无法联系上,所以单独上传了文章。非常感谢在疫情蔓延的情况下,给我们带来的温暖安慰。托大家的福,我弟弟顺利地去了天堂。?年仅32岁的朴智勋是韩国著名模特、演员,他的去世也让他的粉丝朋友难以接受。为什么朴智勋这么年轻就去世了呢?因为朴智勋得了胃癌,最后也没有挺过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全球癌症研究组织最新公布的数据中,韩国、蒙古、日本占据了胃癌发病率的前三强,为什么日韩国家的胃癌发病率如此之高呢?我想与以下的几点有关。
高盐食品、腌制食品食用过多口味重、食物重盐是日韩地区饮食的显著特色。韩国人非常喜欢吃泡菜,几乎到了每顿饭都有的地步,而泡菜也被誉为韩国的?国宝?。泡菜的味道虽然很好,但是对于身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一方面常吃泡菜使得日常的摄盐量显著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韩国人的盐摄入量排在全球前列,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的4-5倍。而过量的食盐摄入会损害胃粘膜,从而导致胃部慢性炎症,胃粘膜萎缩,甚至最后会导致胃癌。
长期食用腌鱼、泡菜等腌制类的食品,也会增加人体患癌的风险。食物在腌制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苯并芘和稠环芳烃类化合物,如果经常吃会导致体内亚硝酸盐的含量超标,最后导致身体患癌。另外,韩国人是不喝热水的,日常喝的都是冰水,冰水实际上对于肠道的刺激也是很大的,也会加大患胃癌的风险。?绿色蔬菜食用过少日本和韩国都是两个小国家,国内耕地面积非常的有限,所以很多食品例如蔬菜、水果都是从别的地方进口的,这也使得韩国与日本的蔬菜水果价格攀升,可能一个月才舍得花钱给全家人买点水果吃一下。但是绿色蔬菜和水果对于预防胃癌是有帮助的,蔬果和水果当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对胃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幽门螺杆菌发病率高亚洲国家是世界上幽门螺杆菌发病率最高的地方,这与亚洲人日常的合食制有关。因为大多数亚洲家庭采取的是合食制,一盘菜每个人的筷子都可以伸进去夹,这种行为加剧了幽门螺杆菌的发病率,幽门螺杆菌是唯一可以在胃里面生活的细菌,它会破坏胃的粘膜,导致胃炎,胃溃疡,甚至是胃癌。所以现在鼓励人们多实用公筷,就是为了在源头上避免幽门螺杆菌的传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