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10:34:32
字号:

“奴”这个字,无论听起来还是看起来,都不太舒服,所以,骂一个人没有骨气,“奴性”这个词就有比较大的杀伤力。假如我们被钱财所控制不得摆脱,而你又想不客气地表明自己悲惨处境的话,“奴隶”同样也是一个有杀伤力的词。

中国社会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真的呢,虽然我们国家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但很多劳动人民却重新做了奴隶,比如说做了房子的奴隶、信用卡的奴隶,或者车子的奴隶,简单地讲就是“房奴”、“卡奴”和“车奴”——最近因为新闻媒体的报道,这三个词不但顺理成章地被人们所接受,而且有的使用频率还颇高。

最早出现的是“卡奴”。所谓“卡奴”,主要指因信用卡过度透支消费,导致收入不抵支出而债台高筑,陷入“以卡养卡”的恶性循环。关于“卡奴”的报道,首先见诸于台湾的媒体:据报道,台湾有900多万人拥有信用卡等银行卡,其中有70万左右的“卡奴”;并且随着“卡奴”队伍的壮大,还使得抢劫银行、自杀等事件频频发生,“卡奴现象”已经成为台湾严重的社会问题。台湾如此,我们大陆又如何呢?——“卡奴”肯定是存在的,只不过没台湾那么严重罢了。

但是,大陆的银行这两年却常常成为社会批评的对象。最近引发争议的一件事是,五月八日那天,我们伟大的交通银行宣布:自2006年6月1日起,对本行的银行卡进行“跨行查询收费”,费用一次三毛钱。从银行卡跨行取款收费,到如今的跨行查询收费,咱们的银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速度不可谓不快。虽然区区三毛钱,但有人认为,银行此举,却让我们变成了“卡奴”——银行说收费就收费,岂不是好比主人想要奴隶干什么就干什么?

“卡奴”们虽然每次都有些怨言,但也就这样了——奴隶摆脱主人控制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主人,可我们能离开银行卡么?对我个人来说,基本离不开,所以,为了那三毛钱,我的对策只能是不跨行查询。

跟我这样的“卡奴”相比,“房奴”们的境遇就要悲惨得多了。所谓“房奴”,即指那些按揭买房、每月背负沉重房款负担的人——这个“奴”字,可真是写尽了供房者的无奈心态,至于这心态到底有哪些细节,我就不说了,因为我没有买过房——我穷得连做“房奴”的资格都没有,呵呵。

可是“房奴”们如何如何,却不是我说的,而是“房奴”们自己说的。五月上旬,深圳有个叫邹涛的人,通过媒体向公众喊出了“房子真贵,房奴真苦,房地产真危险”。这个叫邹涛的家伙,五·一期间在深圳发起了一场“不买房运动”,并发出号召:为了不做“房奴”,为了一辈子不再背负沉重的债务,请大家一起参与到“不买房行动”中来。

其实所谓的“不买房”,并非对抗高房价的良药,但它却表达了民众对不合理高房价的不满。表达这一不满的,还是去年媒体广为报道的“合作建房”,即消费者合伙出资,自己买地皮造房子。可是“合作建房”后来没了声音,今年又冒出了一个“不买房运动”,可见高房价对我们的“奴役”,是何等变本加厉。

想想看,一个人终其一生,竟然要为了一套房子所累,这样的人生难道不教人绝望吗?

2002年,有个叫李昌平的人,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这13个字,概括出了中国的“三农问题”,而“房子真贵,房奴真苦,房地产真危险”,岂不是中国“房产问题”的真实写照?也正因为这样,“房奴”这个词才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流行开去。可是有的显贵,却对“房奴”现象不以为然,甚至冷嘲热讽。“成为房奴那是活该啊。”北京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说。

好一个“活该”——我倒真的希望,“房奴”们能万众一心,坚持不买房,然后等着房价崩盘的那一天说:房产商们真是活该啊。

问题是,人的欲望还真是不好控制,“房奴”们不但做了房子的奴隶,往往还做了汽车的奴隶,谓之“车奴”。这年头,有房有车才算得上中产;这年头,开宝马的都不稀奇了——这年头,“三农问题”还没有解决,“三奴问题”又产生了。和“三奴”相对应的,还有房子、教育和医疗这“新三座大山”——“三奴”不过是个形象的有代表性的说法罢了,实际上又何止”三奴“、”四奴“呢。

很好,问题就要堆积成山了。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588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