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苔黄斑病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6 01:55:32
字号:

病原介绍 在人工培养基上产生茂密的棉絮状菌丝, 分生孢子梗无色,上端为产孢细胞,产孢细胞内壁芽生瓶体式产孢, 常有大、小两种类型的分生孢子。在人工培养基上产生茂密的棉絮状菌丝, 分生孢子梗无色,上端为产孢细胞,产孢细胞内壁芽生瓶体式产孢, 常有大、小两种类型的分生孢子, 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 多胞无色, 略弯曲,小型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 有厚垣孢子。在田间墓茎上出现黄色斑,称为黄斑病;蒜苔在入库冷藏后3~4个月,黄斑处向下凹陷,逐渐腐烂。

蒜苔黄斑病

蒜墓在低温、硅窗贮藏条件下,4个月后苔茎基部由于生理老化,病菌易从采收伤口侵入,开始出现灰白色斑,后向上蔓延,继而腐烂,5个月后腐烂率达10%~20%。

尤其苔梢很易染病,入库3个月开始发病,初生灰白霉斑,逐渐扩展后连成一片,苔梢间相互感染,4个月后病株率达50%~80%,不仅影响蒜苔的外观和口味,同时造成严重损失。

黄斑病是田间带菌引起的。

贮藏期病害是在贮藏过程中滋生的真菌逐渐繁殖起来后,对贮藏蒜苔进行为害。

(1)对黄斑病应从田间入手,发病前开始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尽量减少黄斑病病株率。

(2)喷洒保鲜灵10mg/kg~100mg/kg对青霉菌、镰刀菌、交链孢菌防效为66.8%~95.6%。

(3)利用3%保鲜灵烟剂,每立方米5~7(g),贮藏4个月未发病,6个月发病率低于5%,可在贮藏保鲜时应用。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58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