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值得大力提倡,通过媒体解决滞销只能解决单个地区、单次的滞销,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但《天天向上》节目组的本身的价值观是没有问题的。他们也是在尽媒体力量来尝试解决问题。
农产品滞销的因素非常多,大多数情况下是盲目种植生产导致,一部分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还有一些地区是因为信誉差诈骗频发导致客商不敢来…
对滞销一定要核实后再进行报道、帮扶。如果只是局部的农产品滞销,大肆报道夸大,会让千万级的客商犹豫不敢入手,行情不稳,买家就会越少。最担心的就是片面夸大局部的难卖情况,扩散成大面积的真正滞销。
遇到农产品滞销,可以向当地农业部门求助,借助农超对接像一亩田这样的平台,快速消化库存,尽量减少损失。
从根本上减少大面积的农产品滞销,还需要村委牵头,成立有信誉成规模的合作社,接受农业部门和农业大数据的科学指导,有规划的控制生产规模,提前签署订单,用一部分农业订单,来稳保收入,减少损失。
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业、农村和农民,一头连着工业、城市和市民,沟通城乡,亦工亦农。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大而不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很突出,而农村每年大量的农产品滞销,农民苦不堪言。
但是,很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社会在发展,人类活动在继续,不管是作为农民还是公司老总,都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可以大赚一笔,成为人生赢家,不愁吃穿用度。于是,在国家的鼓励下,“大众创业”的浪潮来了,很多农民开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村里做起了农产品加工,有些人借着这个机会,成了隐形富豪,中国的农产品加工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农产品的产地初加工延长了销售周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产后损失,很好的保证了农民的利益,并且还能通过错季销售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农民的利益得到保护以后,种地的积极性才会得以提升。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主要不是农产品生产单位,而是自然经济单位,自然经济就是能够自给自足,不是为了卖钱,其缺点是发展缓慢,优点是不容易受市场经济危机的影响抵抗现代经济危机风险能力强,比如一旦大规模失业就可以上山下乡,这一切的前提是土地公有制
农产品的产地初加工对于农民来说,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只不过目前我们尚需要通过补助的形式方能解决这样的问题。若是不需要补助,而是将这一切交给市场,达到“生产驱动”向“市场驱动”的时候,说明我们的农业就步入成熟的市场化发展轨道了。做到不污染环境,促农民增收。这样的农产品加工厂必定会得到国家的扶持,没必要再担心随时会关门这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