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于1856年成为英国的自治殖民地,1907年成为自治区,到了1947年完全独立。新西兰5000万年来一直无人居住,直至公元十世纪,才有来自库克群岛和塔希蒂的波利尼西亚航海家乘坐独木舟来到新西兰。到公元十二世纪,全国受青睐的地区已分布了许多定居点;1642年,荷兰航海家阿贝尔·扬松·塔斯曼在一次远洋冒险中于1642年发现新西兰的西海岸区,但在企图登陆时遭到毛利人的攻击而迅速离去,但他以荷兰一个地区的名字命名这块土地为(Nieuw Zeeland),他绘制了部分西海岸地区的地图,但并未在此登陆;1769年,英国海军舰长詹姆斯·库克及其船员成为首先踏足新西兰土地的欧洲人,随后,捕捞海豹和鲸鱼的人们也来到这里,传教士也很快接踵而来,定居点开始逐渐建立起来了。 到1840年,新西兰估计毛利人口为10万人,大约2000名欧洲定居者(毛利人称其为 Pakeha,白人)分布在沿海地区,新西兰那时没有全国政府或全国***,毛利人和白人团体请求英国提供某些保护以及法律和秩序;1840年2月6日,毛利人和英国王室在岛屿湾的怀唐伊镇签署了《怀唐伊条约》,该条约使新西兰成为王室属的一个殖民地,这个条约被认为是新西兰的建国文件,该条约使早期开拓者有权在新西兰定居并允诺毛利人按其意愿继续拥有他们的土地、森林和渔业,该条约说明毛利人将对土地及生活方式自己做出决定,并答应建立一个政府,使全体人民过上和平法制的生活,该条约亦确立了新西兰人享有英国公民的权利,该条约目前仍然是“现行文”,且是新西兰涉及民族关系方面很具争议的话题。 此条约签署后,更多的人开始来到这里定居,多数人去南部岛定居,那里的土地适合耕作,在奥塔哥和西海岸地区还发现了金矿。 自本世纪以来,来北岛居住的人还是多于南部,到19世纪80年代,全国人口增加到20万,并开始建设铁路和公路,定居者建立了农场已经成为新西兰经济的支柱,1893年,新西兰成为第一个赋予妇女选举权的国家,当时,英国仍然是新西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经常被喻为“家乡”,成千上万的新西兰人代表英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18年,有一半的参战者死于战争或在战争中负伤。1935年,选出新西兰工党政府,该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其中包括每周40小时工作制以及国家拨款的卫生和福利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新西兰再次派出军队,大约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出国作战,战争结束后,对新西兰的农产品的需求增加,1950年代,全面就业迅速增长,工业空前繁荣。 澳大利亚一词,原意是“南方大陆”,来自拉丁文 terra australis (南方的土地)。澳大利亚鳄鱼的数量基本跟人口齐平,甚至可能比人口还要多。早在4万多年前,土著居民便生息繁衍于澳大利亚这块土地上,现在澳大利亚土著居民总数是41万3千人(2001年人口普查的数据)。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托勒斯(Luis Vaez de Torres)的船只驶过位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之间的海峡;同年,荷兰人威廉姆·简士的杜伊夫根号(Duyfken)涉足过澳大利亚并且是首次有记载的外来人在澳大利亚的真正登陆,并命名此地为“新荷兰”。1770年,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Captain James Cook)发现澳大利亚东海岸,将其命名为“新南威尔士”,并宣布这片土地是英国的属土。 英国人首先把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流放囚犯的地方。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队共1530人抵达澳大利亚的园林湾(Botany Bay),当中有736名囚犯。八天后的1788年1月26日,他们正式在澳大利亚杰克逊港(Port Jackson)建立起第一个英国殖民区,这个地方后来人口不断增长而成为澳大利亚现在的第一大城市悉尼,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悉尼(SYDNEY)。现在,每年的1月26日是澳大利亚的国庆日。 1790年,第一批来自英国的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亚,以悉尼为中心,逐步向内陆发展,至1803年,殖民区已拓展到今日的塔斯曼尼亚。初期的殖民地仅赖以农业生存,其后便利用天然条件发展畜牧业。至1819年,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已有了较大发展。当时的麦卡瑟船长与妻子共同培育了澳大利亚最早的螺角羊。他们牧场的羊群总数达6000头。殖民地生产的羊毛不仅自给,而且向英国出口,为澳大利亚换回日用生活必需品。至1850年,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已很发达,羊只存栏总数达1800万头,当时英国进口羊毛总量的一半以上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和墨尔本已取代德国汉堡,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羊毛集散中心。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两州发现金矿。大批来自欧洲、美洲和中国的淘金者蜂拥而至。澳大利亚人口从1850年的40万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万人。其后许多重要的金矿被一一发现,同期还发现大量矿藏,这些发现,让澳大利亚迅速致富和发展。 [编辑本段]联邦政制 英国人不断移居后,在澳大利亚逐渐建立起六个各自为政的殖民区(现在成为了澳大利亚六个州,可理解为六个省),继新南威尔士、塔斯曼尼亚建立殖民区之后,西澳、南澳、维多利亚和昆士兰四处相继于1829年、1836年、1851年和1859年建立殖民区,到1900年之前,当时的六块地方使用同样的货币(英镑与便士),但各自为政,甚至各自发行邮票,仿佛六个国家一般。各殖民区之间和睦相处,联系也不断加强,建立统一的联邦势在必行。 1900年,全部六个殖民地的居民举行了一人一票的全民公决,用投票决定是否把六个殖民地统一成一个联邦国家,投票结果是六个地方要统一,建立起一个单一的澳大利亚联邦。1901年1月1日,六个殖民区统一成为联邦,澳大利亚联邦成立,同时通过第一部宪法。原来的六个殖民区遂成为联邦下属的六个州。 1927年,澳大利亚首都迁往堪培拉。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亚获得内政外交独立自主权,成为英联邦中的一个独立国家。 澳大利亚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英王(或英女王),女王任命总督为其代表,但澳大利亚总督实际上不干预政府的运作。澳大利亚政府为联邦制,有六个州及两个领地(北领地和首都领地),各州设有州长,负责州内事务。澳大利亚政府由众议院多数党或党派联盟组成,每届政府任期三年。内阁是政府的最高决策机关,现共有三十名部长。国家最高的行政***是总理。
新西兰种菜的多吗现在
新西兰留学优势 新西兰留学各行各业优势
新西兰是一个适合居住生活的首选国度,这里环境优美,风景宜人,气候适中,拥有极佳的学习环境,吸引着各国各地的留学生前来深造。新西兰各行各业发展前景。
新西兰工业:主要以农林牧产品加工为主,主要有食品、奶制品、皮革、毛毯、烟草、造纸和木材加工等轻工业,工业产品主要供出口。近20年来新西兰陆续建立了一些如炼钢、炼铝、炼油、制造农用飞机等重工业。
新西兰工业:具有高度机械化,新西兰粮食不能自给,需从澳大利亚进口,主要农作物有燕麦、小麦、大麦、水果等等。葡萄园种植是新西兰农产品中增长最快的,总面积达19170公顷,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0%。园艺品出口创汇由20年前的2亿新元上升到2003年的21亿新元。
新西兰林业:主要产品有木桨、原木、圆木、纸及木板等。新西兰森林面积广阔,占地810万公顷,其中自然林630万公顷,人造林有180万公顷,2003年 6月年产木材2246.01万立方米。新西兰木材的最大出口市场为:日本和澳大利亚。2002年12月,新林产品出口额达到37.089亿新元。
新西兰畜牧业:发达的畜牧业是新西兰经济的基础。新西兰畜牧业占国土面积的一半(1352万公顷)。新西兰最重要的出口产品为:乳制品与肉类。粗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总产量的25%。2003年6月年度,羔羊肉出口创汇20亿新元,乳制品出口创 汇56亿新元。
新西兰渔业:新西兰丰富的渔产是世界第4大专属经济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捕鱼潜力每年约 50万吨。新西兰的专属经济区海域每年商业性捕捞与养殖鱼、贝类约60万吨至65万吨,其中一多半为出口。2003年度新西兰鱼、贝类高达:10.66亿新元,渔业可谓新第5大出口产品,占新出口货物总额的4%。
新西兰旅游业:新西兰旅游胜地居多,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新西兰旅游业收入占全国GDP近10%,为毕业生提供了1/11的就业机会,是仅次于乳制品业的第二大出口创汇产业。2006年中国赴新西兰游客的人数达到了11.3万人,已超越韩国成为第五大海外游客来源地。
更多新西兰留学信息请点击相关链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科技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从尖端技术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娱乐,电脑无处不在。IT专业在新西兰的众多大学中深受欢迎。在新西兰,IT行业是一个学起来不难,找工作容易,薪资高的专业。一般,就读IT专业的学生,往往还未毕业便可获得Job Offer,有的在Internet应聘美国或澳洲的公司,几个回合的?较量?,便被?工签?派往美、澳。
新西兰起薪高的专业有哪些
目前新西兰起薪排行榜前三名的专业为:牙医、医学和工程技术,其寻工率普遍偏低,只是大学入读程度较高,这也鼓励了想考医学及工程技术的学生们,虽然读书时历尽千辛万苦,但只要学生一毕业,必定前途一片光明。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另外,类似健康服务和援助,建筑环境、勘察也都是起薪高并且容易找工作的专业。在新西兰这个每人都可以养宠物的国家,兽医专业也很吃香,深受学生欢迎。话虽如此说,但医学的入学之难也使很多人知难而退了。
截止2023年2月22日,不多。
1、新西兰蔬菜种植比较少,而且季节性非常强,规模化的大棚蔬菜种植更是少见。
2、新西兰的优质农产品种类较单一,最优质的往往都是首先销往国外以换取外汇,比如乳制品、海鲜、水果等。
3、新西兰农业发达,但主要以畜牧业和渔业为主,种植业方面则以果树种植为主,且种类比较少。大米和小麦都严重依赖进口,包括香蕉在内的很多水果需要从热带国家进口,猪肉也需要从中国或者欧洲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