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玉米、**。
贮藏夏玉米适宜收获期为9月底至10月初。当苞叶干枯,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且含水量低于32%时,选用机械收获,秸秆粉碎还田,培肥地力。
2、大豆、**。
大豆荚果肥大,长圆形,稍弯,下垂,黄绿色,长4-7.5厘米,宽8-15毫米,密被褐**长毛;种子2-5颗,椭圆形、近球形,卵圆形至长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5-8毫米,种皮光滑,淡绿、黄、褐和黑色等多样,因品种而异,种脐明显,椭圆形。花期6-7月,果期7-9月。
3、棉花、白色。
棉花蒴果卵圆形,长3.5-5厘米,具喙,3-4室;种子分离,卵圆形,具白色长棉毛和灰白色不易剥离的短棉毛。花期夏秋季。
4、辣椒、红色绿色等。
辣椒花有两种,一种是白的,一种是紫的,两种花都有四瓣花瓣至六瓣花瓣三种。而且两种花结出来的辣椒也有所不同:紫花结出来的辣椒是紫的,而白花结出来的辣椒就是普通的红辣椒。种子扁肾形,长3-5毫米,淡**。花果期5-11月。
5、红薯、红色。
早中熟品种8月底9月初开始收获,迟熟品种10月中旬开始收获。最迟收获期在降霜之前。禁止雨天收获。收获时要轻挖、轻装、轻运、轻卸,防止薯皮和薯块碰伤。贮存要求温度在10-15℃,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
百度百科-番薯
百度百科-辣椒
百度百科-棉花
百度百科-大豆
百度百科-玉米
鮰鱼和清江鱼的区别
农作物中的粮食种类有谷类作物(包括稻子、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玉米、高粱、粟、黍、稷等)、薯类作物(包括甘薯、马铃薯、山药等)、食用豆类作物(包括蚕豆、豌豆、绿豆、小豆等)。谷类作物主要提供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豆类作物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等物质;薯类作物主要提供淀粉、维生素等物质。
一、谷类作物
1、稻子
即稻谷,是草本类稻属植物粳、糯等谷物的统称,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一年生栽培谷物,除食用颖果外,可制淀粉、制醋、酿酒、米糠可制糖、榨油、提取糠醛,供工业及医药用,稻秆为良好饲料及造纸原料和编织材料,谷芽和稻根可供药用。我国水稻播种面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而产量则占一半以上。
2、小麦
是小麦属植物的统称,代表种为普通小麦,是禾本科植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在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馒头、面包、面条、饼干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酒精、啤酒、白酒(如伏特加),或生物质燃料。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中国是世界较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
3、大麦
是禾本科、大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环境很广,而且具有春,冬生长习性,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种植作物之一,具有食用、饲用、酿造、药用等多种用途,颖果熟时粘着于稃内,不脱出,穗状花序,小穗稠密,小穗均无柄,颖线状披针形,外被短柔毛,内稃与外稃几等长,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4、黑麦
是禾本科,黑麦属一年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叶量大、营养丰富、茎秆柔软、草质柔嫩、适口性好、是动物喜食牧草,可增肥地力,耐寒能力很强,较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北欧、北非是主要产区,中国栽培于北方山区或在较寒冷地区,颖果长圆形,淡褐色。
5、燕麦
是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颖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纵沟,4-9月开花结果,是世界性栽培作物,喜爱高寒、干燥的气候。主产国有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德国、芬兰及中国等,中国燕麦主产区有内蒙古、吉林、河北、陕西、山西、青海和甘肃等地,云、贵、川、藏有小面积的种植,其中内蒙古种植面积最大。
6、玉米
是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苞米棒子、苞谷、玉蜀黍、珍珠米等,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广泛分布于中国、美国、巴西和其他国家,具有很强的耐寒性、耐旱性、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作为中国的高产粮食作物,玉米是养殖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的重要饲料来源,也是医疗卫生、食品、化工业、轻工业等的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
7、高粱
是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高粱喜温、喜光,并有一定的耐高温特性,分布于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南北各省区均有栽培,高粱米在朝鲜、中国、印度、原苏联及非洲等地皆为食粮。高粱是C4作物,全生育期都需要充足的光照,全生育期适宜温度是20-30℃。
二、薯类作物
1、甘薯
又名甜薯,薯蓣科薯蓣属缠绕草质藤本,外皮淡**,光滑,地下块茎顶分枝末端膨大成卵球形的块茎,属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性喜温,不耐寒,较耐旱,栽培面积以亚洲最多,非洲次之,美洲居第3位,生于海拔600m以下的山坡稀疏灌丛或路边岩石缝中,甘薯在中国分布很广,以淮海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各省最多,种植面积较大的有河南、四川、重庆、山东、安徽、广东等省(直辖市)。
2、马铃薯
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主要生产国有俄罗斯、中国、乌克兰、印度、美国等,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薯皮的颜色为白、黄、粉红、红、紫色和黑色,薯肉为白、淡黄、**、黑色、青色、紫色及黑紫色。
3、山药
一般指薯蓣(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块茎长圆柱形,垂直生长,分布于日本、朝鲜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江苏、浙江、河南、安徽、福建、江西、湖北、台湾、广东、湖南、贵州、云南北部、四川、甘肃东部和陕西南部等地。生长于山坡、山谷林下,溪边、路旁的灌丛中或杂草中。块茎富含淀粉,可供蔬食。
三、食用豆类作物
1、蚕豆
别名胡豆、南豆等,属于豆科、豌豆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第三大重要的冬季食用豆作物,其蛋白质含量为25%-35%,营养价值较高,还富含矿物质、糖、维他命、钙和铁,在我国种植广泛,自古即是重要的食物资源,同时也是重要的出口资源。
2、豌豆
豆科一年生攀援草本,高0.5-2米,花期6-7月,果期7-9月,是世界重要的栽培作物之一,原产地中海和中亚细亚地区,种子及嫩荚、嫩苗均可食用,种子圆形,青绿色,干后变为**,中国主要分布在中部,东北部等地区。主要产区有河南、四川、江苏、湖北、青海、江西等多个省区。
3、绿豆
是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别名青小豆(因其颜色青绿而得名)、植豆、菉豆等,原产地在印度、缅甸地区,现在东亚各国普遍种植,欧洲、非洲、美国也有少量种植,缅甸、中国等国是绿豆主要的出口国,传统绿豆制品有绿豆酒、绿豆糕、绿豆沙、绿豆饼、绿豆粉皮等。
4、小豆
别名红小豆、赤小豆、赤豆、米豆、五色豆、饭豆,全世界小豆以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非洲及美洲也有生产。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也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物,除中国生产面积最大外,日本、朝鲜、韩国、澳大利亚、泰国、印度、缅甸、美国、加拿大、巴西、哥伦比亚,新西兰及原苏联的远东地区,扎伊尔和安哥拉等国均有一定生产面积。
鮰鱼和清江鱼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分布地区、特征和品牌效应。
1、分布地区不同。
鮰鱼:鮰鱼学名长吻鮠,俗称"江团"、"白吉"、"肥头鱼"、"鮠鱼"。在分类学上隶属鲶形目、鲿科、鮠属。长吻鮠是我国名贵的淡水鱼类,分布于长江水系,向北可达黄河,向南可至闽江水系。
清江鱼:清江鱼是指产于湖北清江库区的鱼,被誉为“千湖之省”湖北的水产一绝。
2、特征不同。
鮰鱼:长吻鮠鱼体态粗长,腹部膨隆,尾呈侧扁,鮰鱼个体轻重不等,一般为1500~2500克,少数个体可达10公斤。
清江鱼: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滋补营养佳品。肉质细嫩,肉味肥美,含脂量高,鳔特别肥厚,新鲜时为银白色,干制后为名贵鱼肚。
鮰鱼:
清江鱼:
3、品牌效应不同。
鮰鱼:湖北省石首市所产的“笔架鱼肚”素享盛名。它胶层厚,味纯正,色半透明,制作工艺独特,干制品的外形和镶嵌在鳔内的一个美丽的自然图案,对着光源照看,与屹立在石首市城里的笔架山酷似,由此得名“笔架鱼肚”。
清江鱼:先后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湖北十大名牌农产品”和第八、九、十届中国农交会金奖,“清江鱼”商标获“湖北著名商标”称号,5种主要的清江鱼品种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长期以来清江鱼系列产品除俏销国内大中城市中高端水产品市场外,还远销欧、美、日、韩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扩展资料:
鮰鱼一般生活于江河的底层,觅食时也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冬季多在干流深水处多砾石的夹缝中越冬。鮰鱼属温水性鱼类,最佳生长水温25℃~28℃,最适PH范围7.0~8.4,耗氧率明显高于其它家鱼,不耐低氧,如果溶氧量低于3mg/L,其摄食量开始明显减少。
鮰鱼为肉食性鱼类,主要食物为小型鱼类和水生昆虫。达到性成熟的最小年龄为3龄,一般为4-5龄。成鱼每年3-4月开始成熟,便上溯至砾石底的河水急流处产卵。产卵期为4-6月,8月左右下退。怀卵量1-10万粒以上不等。长江的产卵场较集中于中游的荆江河曲以及上游的沱江等江段。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鮰鱼
百度百科-清江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