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壳蛋鸡养殖影响蛋壳破损的因素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6 01:31:43
字号:
【农业之友网】绿壳蛋鸡养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发展起来,一方面绿壳蛋鸡本身肉质鲜美,有很高的收益,另一方面,绿壳鸡蛋也深受消费者喜爱。

鸡蛋每天的收集次数过少,容易造成在集蛋槽内相互碰撞,破损率提高。每天收集2次,破损率为5.0-5.5%;每天收集3次,可使破损率降低到0.75-1.00%。大群蛋鸡每天至少要收集4-5次。

绿壳蛋鸡养殖影响蛋壳破损的因素

1.增加收集鸡蛋次数

2.减少应激

应激因素的刺激,如噪音、突然光照过强、疫苗接种、夜间鼠害、陌生人入舍、突然更换饲料等引起鸡的应激反应,从而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缩短鸡蛋在子宫中的滞留时间或造成内分泌紊乱,使蛋壳不能正常形成,出现畸形蛋、薄壳蛋、软壳蛋和无壳蛋。日常管理中尽量减少或避免应激的发生。饲料的更换应逐渐进行,工作人员不要经常更换,要有责任心,科学地进行饲养管理。

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鸡呼吸加快,当达30-32℃时出现热应激,喘气时呼出大量二氧化碳,使血液中碳酸氢根离子减少,造成碳酸钙不能充分沉积。高温时要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同时饲料中添加热应激添加剂如维生素C0.02-0.03%,碳酸氢钠0.30%和氯化铵0.30%。据报道,炎热季节用碳酸钠代替日粮中1/3氯化钠,可提高产蛋率2%,破损率明显下降。

1.钙、磷含量及其比例

饲料中钙、磷含量及其比例是影响蛋壳质量的主要因素。饲料中含钙量达3.25-3.75%比较适宜,老龄母鸡可以稍高一些,但不宜超过4%,否则将影响饲料适口性,降低产蛋率。鸡对磷的需要十分敏感,有效磷的需要量应为0.35-0.42%,总磷量应为0.50-0.70%,饲料中钙、磷比维持在4:1-6:1。

补钙的时间和方式影响产蛋鸡对钙的吸收。以2/3贝壳粉+1/3石灰石粉混合效果好。在1天中下午单独补钙比上午补钙效果好,能够大大提高蛋壳质量,减少破损。

2.维生素D

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缺乏维生素D时,即使钙、磷含量比例适当,也不能很好吸收,导致产蛋量下降,软壳蛋、破壳蛋增多。

3.钠、氯含量及其比例

日粮中钠和氯过量或两者比例不当,会破坏机体酸碱平衡,降低蛋壳强度,因此食盐在日粮中应占0.3%,不足的钠由不含氯的钠盐如碳酸氢钠补充。

4.锰、锌、镁

锰、锌、镁都可对蛋壳质量产生影响。

很多疾病可引起蛋壳质量下降,出现软壳蛋、薄壳蛋甚至无壳蛋。如非典型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征、慢性消化道疾病、禽流感、生殖道感染、卵巢炎等。

要特别注意,蛋鸡在产蛋期禁止使用磺胺类和呋喃类药物(已禁用)。产蛋期治疗疾病时宜用其它抗生素代替磺胺类药物。产蛋鸡饮用含漂白粉过多的消毒水或其它含有氯的消毒剂,也影响蛋壳质量。因此,用含氯消毒剂杀灭水中病毒和细菌时,应保证有效氯含量达到3-5ppm。

蛋壳质量与遗传有关。在同样饲养管理条件下,遗传性能好的母鸡比遗传性能差的能更好地利用钙,使蛋壳变厚。一般褐壳蛋比白壳蛋的蛋壳强度高。因此为提高蛋壳质量,要注意鸡品种的选择。

笼底的坡度要合理,过小,鸡蛋不易滚出或滚动太慢,容易被鸡踩破或啄破;过大,则滚动太快易碰破。对于坡度较大的可在集蛋槽内安装一定的缓冲材料。笼的底网应有一定的弹性,两组笼连接处应用铁丝将盛蛋网连在一起,以免鸡蛋掉出。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55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