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们听说过口罩开启了预售模式,这是因为口罩现在供不应求。但是,最近蔬菜套餐开启预售模式。我们可能听都还没有听过,所谓的预售,就是商品还没有到达市场之前,了解该商品是否有市场,购买的人需要提前支付定金。就是这样的一个模式,可能会受到一些城市的青睐,也可能会受到一些抵触。
对于一些大城市的上班族来说,这种预售模式对他们是非常有利的。在他们上班之前他们可以在手机上预订蔬菜套餐,下班后直接去取,这样就能避免自己想吃的蔬菜被售空。所以,对于一些大城市,预售蔬菜套餐这种模式他们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对于一些小城市的市民来说,这种模式就可能会遭遇抵触。他们去市场买菜,如果想买的这些菜都被别人预订了。选择预订蔬菜套餐这种模式都是需要提前了解市场所需,可能只会进一些预订了的蔬菜。所以,这种方式对于小城市的市民是很不便的,他们也会抵触这种方式。
即使有这种模式,市场上也应该多一些蔬菜,提供给那些没有预订的市民。这样,就两全其美了。预订蔬菜套餐这种模式,是在互联网上进行的,也充分提现出我国网络技术的进步。这种模式推出之后,会受到大部分人的青睐。但是,也有的人会抵触这种模式,凡事都要有一个过程。
那你希望你的城市有这种模式吗?你会喜欢这种模式吗?对于这么懒的我来说,我还是青睐这种预售蔬菜套餐的模式,毕竟,能给我们节省不少的时间。你们觉得有多少城市会选择这种模式呢?
在浙江乐清的菜市场,这两天荷兰豆、秋葵等常见蔬菜,每斤价格都在10元以上,相比前段时间涨了不少。
记者又走访了杭州、舟山等地的农贸市场,发现蔬菜价格普遍上涨,不少经营户说,部分叶菜类进价比一周前翻了一倍。
西兰花8元一斤,四季豆10元一斤,菠菜15元一斤,韭菜花甚至达到了18元一斤。江西南昌的蔬菜价格普遍上涨,一些品种的蔬菜甚至“一菜难求”。
菜价涨了
农产品批发商也赚不到钱?
蔬菜价格上涨幅度大,但商家也难以获益。
浙江舟山市某市场商户表示,越是贵的蔬菜,越是不赚钱,因为价格太高顾客接受不了。
北京一超市销售人员曾女士说,部分蔬菜售价高没人买,损耗大,都已经减少备货。
“采购价涨了,但销售价没法涨,不然就卖不出去。”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前来采购菠菜的餐饮商张先生说,菜价成本主要靠内部消化,保持价格相对稳定才能留住顾客。
图源:央视财经
在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有着7年蔬菜批发经验的许先生坦言,“跟平常2元多一斤的收购价相比,现在菠菜收购价涨到6元一斤,还从未见过。”
“菠菜产量有限,即使抬高收购价,也收不上来多少。”许先生说,往常两天就能收一车,现在至少要3到4天。
优质菠菜收购价在5元到8.5元一斤,去年同期收购价格是2元一斤,即使翻了几倍,批发商也在抢购,“货源实在太少了,能抢到多少就收多少”。
受连续降雨影响,多数种植户蔬菜产量不如往年,但菜价较高,总体来看,收益与往年持平。
“往年,5亩地到现在能出4万到5万斤黄瓜,今年受阴雨天气影响,才出了2万斤黄瓜,但卖的价格高了一倍多,总体收益与去年持平。”黄瓜种植户说。
菜价上涨背后:
季节性、雨水等多重因素导致
“最近肉价、海鲜价格都非常稳定,唯独蔬菜价格上涨,这跟汛情、季节等因素相关。”据广州沙园西华市场相关负责人分析,因为今年秋季降温快,低温导致部分地区蔬菜生长缓慢,还有部分地区遭遇汛情,使得蔬菜减产和物流运输遇阻,造成广州地区菜价明显上涨。
胜佳超市生鲜采购刘主任告诉记者,“现在降温了,街坊们喜欢打火锅,对萝卜和叶菜的消费需求增加,同时,秋冬季节蔬菜生长慢,使得供应量减少。”他还表示,现在南瓜、土豆、洋葱这些上涨幅度比较小,市民可以多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