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是省委、省政府根据“三农”工作新形势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数字云南”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任务。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意见》(云政办发[2007]134号)文件精神,由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云南省农业厅承办,建成连接省、市、县、乡、村的“数字乡村”网络服务体系,为各级领导及时了解、掌握农村基层情况搭建平台,为制定政策、实施科学民主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对加强“三农”工作的领导和规范乡村公共事务的管理,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扎实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数字乡村”网是通过建设省、州(市)、县(市、区)、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六级网页,开发基本概况、基础设施、自然资源、农村经济、发展重点等栏目,实现以文字、数据、、视频等方式全面展示和反映全省各地以自然村为起点和建设重点的农村基本情况,及时为各级领导、各部门和农民群众提供信息服务,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数字乡村”网具有以自然村为基础的农村经济社会信息查询和应用分析两大功能。
一、信息查询功能可通过列表导航、地图导航和信息检索三大平台实现。
1、列表导航采取列表选择和地名输入两种模式,列表选择一级选择可实现由省级网页进入到州(市)、县(市、区)及乡镇网页,二级由乡镇网页选择进入到行政村、自然村网页。
2、地图导航通过选择地图逐级进入网页;进入网页后通过浏览相关栏目,为网络用户提供文本、、数据报表、在线视频等不同需求的信息服务。
3、信息检索通过输入信息条目或关键词进行信息查询。
二、信息应用分析功能通过分类查询实现,通过对数据库数据集合,选择条件,将无序数据抽取、统计、分析、对比,并以图表、图形等丰富多样的展示形势直观反映,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数字乡村”网还提供农业科技推广,农产品市场交易,农业企业、农产品展示等服务平台。“数字乡村”网秉承“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的宗旨,不断完善农村信息基础建设,完善农业和农村综合信息数据库,优化服务,全力搭建丰富、权威的综合性信息平台,为促进“三农”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搭建服务平台 。
根是植物生存生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根系发达,植物地上部分的器官才能生长旺盛,所谓“根深叶茂”就是这个道理。根不好作物的长势就会出现问题,对逆境的抵抗能力差,容易遭受病虫害的侵染,如何把根系这个基础打好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1、早衰:很多作物出现早衰多是由于在生长中期根系快速退化导致,在冬季低温季节根系表现尤为明显。
2、长势弱:连作障碍及不合理施肥,会导致根系生长受到制约,从而造成叶子黄、植株弱小、产量低等问题。
3、黄化:近几年作物叶片黄化现象呈越来越重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叶脉间失绿,有的甚至是全叶黄化。黄化问题虽然表现在叶片上,但其实质问题大多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根系的生理活动受到影响,致使根系的吸收功能降低所致。#白城新农人#
地上部向下输送营养物质的数量:在土壤条件良好时,根系的生长总量主要取决于地上部输送的有机物质(碳水化合物)数量。若地上部结果过多或叶片受到损害时,有机营养向下供应不足,根系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此时即使加强地下施肥,也很难改良根系的生长状况。
土壤的水分和通气状况:土壤水分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80%时,土壤就十分适合根系的生长。水分过多,导致空气不足,明显仰制根系生长,严重时会使根系腐烂。
温度:土壤温度与根系生长活动有密切关系。低温会降低根系的生理活动,土温过高会造成根系灼伤死亡。
土壤结构:土壤深厚、松软,根系生长速度加快,分布范围扩大。
土壤的营养条件:在一般情况下,根系总是向肥多的区域延伸,在肥沃的土壤中,根系发达,吸收根多,而在瘠薄的土壤中,根系生长弱,吸收根少。#三农小分队#
要改变对养根护根的态度:千万不要等到作物根系生长出现问题的时候,才想到养护根系,比如说设施大棚蔬菜的管理,有些人总要等到比较冷的几个月才去养护根系。其实,已经太迟了。我们知道,根系健康的生长是需要适当的时间和地温。
定植初期扎好根:大量的实践证明,根系养护越早越好,在幼苗期就要开始。从植株幼苗期开始,就要提供合理的营养搭配,创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才能换来中后期的强健体魄,为高产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