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农产品2023年3月2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持续保持全国规模以上农批市场10%的市场份额,下属农批市场年总交易量超过3300万吨,年总交易额超过2200亿元,保障覆盖2亿多人。
2016年力挺农村电商,国家都有哪些政策支持
农村人口数量下降、网民人数增加,农村电商零售额在全网比重上升
2017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9008万人,从城乡结构看乡村常住人口57661万人,减少1312万人;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8.52%,比上年末提高1.17个百分点。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普及率大大提高,网民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数据显示,虽然农村人口数量下降,但2017年我国农村网民占比为27%,规模为2.09亿,
较2016年底增加793万人,增幅为4.0%;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上升至36%。截至2017年12月,我国农村地区网民线下消费使用手机网上支付的比例已提升至47.1%。
近年来,农村电商整体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尤其是2015-2016年农村网络零售交易额增长了一倍有余。 数据显示,
2017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2448.8亿元,同比增长39.1%;同时,近年来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占全网网络零售额的比例不断上升,2017年达到17.35%。
四年来,全网电商零售额增幅超200%,而农村网络零售额翻了六番,加之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在全网零售额的占比不断扩大,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各界对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视度和支持力度。
农村电商网店增长带动就业,特色化、品牌化、智能化是趋势
农村电商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网店数也在不断增长,带动就业人数一路飙升。统计数据显示, 2017年农村网店达到985.6万家,
较2016年增加169.3万家,同比增长20.7%,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800万人。农村网店用户主要集中在淘宝、拼多多、云集等平台,其中阿里巴巴的平台拥有超100万农村网商,云集也在全国31省、市、自治区均有店主分布。农村地区电商知识普及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加上数量不断增加的服务类平台,将进一步助力农村电商发展。
通过近年的农村电商市场走向,可大致总结以下发展趋势。
国际化趋势。“一带一路”倡议实施5年来,已经具有较大的影响和初步效果,大量的农产品通过网上“走出去”,通过网上走进来;农产品中欧班列、中欧冷链班列相继开出,“网上一带一路”效应逐渐显现,农产品电商国际化呈现常态化。
标准化趋势。大量的农产品国际标准引入中国,中国积极参与农产品国际标准的制订,国内一些农产品标准成为国际标准,进而促进现代农业标准化建设的进程。
智能化趋势。2018年我国在国家粮食生产功能示范区江苏省兴化市的首个无人农场的出现,以及大量信息科技应于农业生产过程、农产品流通过程、农产品消费过程,使农产品的估智能生产、流通、消费、再生资源回收、智能交易环境、智能消费过程不断完善,促进产销精准对接。此外,供应链已经成为中国国家战略,2018年的供应链示范城市、示范企业的引导下,具有特色的农业供应链形成,从而促进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特色化趋势。农产品电商的多种模式创新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商的发展,使农产品电商“红海”变成“蓝海”,从而使农村电商上行的错位竞争成为可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联动的生态圈、生态链体系的出现,从而促进传统电商向新电商转型升级
品牌化趋势。2017年品牌促进年、2018年农业质量年,将促进中国农业转型升级,并使中国农业迅速进入农产品品质为内容的品牌发展阶段;“三品一标”农产品成为主要内容,促进中国农业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品质、品牌服务的加速转型升级。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农村电商市场前瞻预测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YiShop电商系统:
农村电商将成政策支持重点
商务部电子商务司副司长聂林海在会议期间介绍,电商向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延伸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电商的新增长点。
资料显示,全国各类涉农电子商务网站已近30000家。2014年我国农村网络市场规模达1800亿,此外,农产品在网上销售额1000亿。
聂林海透露,下一步农村电子商务的力度将放在农产品进城。“农民的农产品不仅可以卖出去,而且可以卖更好的价格,只有农民赚更多的钱才有能力消费。”
梳理今年出台的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政策可以发现,在国务院层面,今年已经发布有关电子商务的六个文件:国发24号文《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国发40号文《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46号文《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72号文《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意见》,国办发77号文《关于加强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治理的意见》,以及国办发78号文《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指导意见》。
国家将给予农村电商的各项支持
1.鼓励社会资本、供销社等各类主体建设涉农电商平台。
2.鼓励农村商贸企业建设配送中心,发展第三方配送等。
3.严打网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大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
4.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网上支付、供应链贷款等产品,简化小额短期贷款手续,加大对电商创业的信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