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山西会馆简介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02:42:42
字号:

山西会馆是多伦保存比较好的清代古建筑,于乾隆10年(1745年)由山西籍商人集资兴建,至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原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现存只剩下一半,但基本属于中轴建筑。

太原山西会馆简介

山西会馆,位于盖州古城东门外,与三江会馆、福建会馆、山东会馆合称盖州四大会馆。在明、清时期,主要以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为主的晋商,四海称雄,富甲一方,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凡商贸繁华处必有晋商,有晋商处,必建有宏伟壮观、富丽堂皇的建筑——山西会馆。

山西会馆坐北朝南,呈规则长方形,原由后殿、正殿、东西偏殿、钟鼓二楼、山门、戏台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殿宇巍峨,蔚为壮观,具有典型的山西建筑风格。正殿为关帝殿,也称武圣殿,大木架歇山式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坐落在高约0.9米、由花岗岩条石砌筑的台基上。

扩展资料

多伦山西会馆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由山西籍商人集资兴建,原名伏魔宫·又称关帝庙,是当年晋商在多伦地区聚会、娱乐、议事的场所。当时为内蒙古地区唯一的外省会馆,遂被称为“塞外商埠”。该会馆有房间百余间,主要建筑有大山门、大戏楼、下宿、二山门、三过殿、东西长廊、耳房、正大殿等。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说起山西会馆,必然要谈到旅蒙商。旅蒙商早在17世纪就出现了,它源于康熙皇帝平定葛尔丹时的随军贸易。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在康熙帝征讨葛尔丹行经蒙古草原时,允许各部、各旗沿途向清军出售马、牛、羊、骆驼等物。由理藩院另设一营,商人在营中贸易。

自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开放“海禁”以后,大江南北各地客商纷纷乘船渡海来到辽东地区经商贸易。当时的奉天府盖平县连云岛港(西河口)是辽东地区最早、也是最大的海上通商口岸,更是辽南的陆路交通枢纽,加之盛产丝绸、海盐、海鲜、以及其它如大豆等农产品,自然成为全国各地客商尤其是晋商到辽东贸易的首选地之一。

百度百科-山西会馆

是国有企业。

企知道数据显示,盖州市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09-25,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矿产资源(非煤矿山)开采,水产养殖,渔业捕捞(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一般项目:农村民间工艺及制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游览景区管理,休闲观光活动,食用农产品初加工,热力生产和供应,企业管理咨询,广告设计、代理,广告制作,谷物种植,蔬菜种植,水果种植,水产品批发,水产品零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529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