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从豆荚里悄悄地伸出那圆圆的小脑袋,好奇地望着这个奇妙的世界。接下来我为大家整理了表示农作物的词语,欢迎大家阅读!
表示农作物的词语1
水稻 麦子 油菜 棉花 苎 玉米 地瓜 高粱 花生
青菜 白菜 菠菜 油菜 韭菜 大葱 蒜头 香菜 香椿
萝卜 茭白 莴笋 辣椒 番茄 南瓜 黄瓜 苦瓜 菜瓜
丝瓜 冬瓜 大豆 蚕豆 扁豆 土豆 鲜嫩 肥嫩 新鲜
表示农作物的词语2
水灵 碧绿 鲜红 耕耘 灌溉 锄草 施肥 摘心 打权
瓜果 瓜子 瓜壳 瓜藤 菜叶 菜花 菜根 可口 诱人
松脆 芬芳 清香 稻秧 秧苗 麦浪 禾苗 包米 麦穗
五谷 黍子 燕麦 青棵 葵花 大麻 茎秆 枝条 翠绿
表示农作物的词语3
金黄 油绿 稠密 茁壮 稀疏 枯焦 枯萎 干枯 干瘪
旺盛 成熟 麦垛 萌发 收割 浇灌 施肥
绿油油 密匝匝 黄灿灿 金灿灿 沉甸甸 颤微微 红彤彤
黄澄澄 水灵灵 鲜嫩嫩 脆生生 圆溜溜 香喷喷 麻辣辣
表示农作物的词语4
酸溜溜 红艳艳 白生生 绿油油 红殷殷 毛绒绒
瓜熟蒂落 瓜香四溢 瓜藤相连 瓜长似枕 瓜蔓株连
瓜甜子少 瓜菜成畦 油菜花黄 韭菜扁细 龙须金针
尖尖竹笋 包菜卷心 冬瓜碧绿 番茄猩红 鹦鹉菠菜
表示农作物的词语5
漫山遍野 层层叠叠 密密匝匝 排排垅垅 成畦成行
萋萋绿茶 绿茶碧绿 红茶橙红 云英红花 水上浮莲
苎麻黄绿 剑麻似剑 亚麻如丝 油菜花黄 芝麻长串
落地花生 颗粒饱满 葵花向阳 金色圆盘 碧绿山茶
茎像青竹 饱含甜汁 黄麻高高 麻杆胭红 青麻碧绿
灵宝市朱阳风景都有哪些
佛山省级森林公园位于灵宝市朱阳镇境内,东至两岔河村七亩地到东寨沟山脊,西至河南省与陕西省界处,南至佛山山脊,北至北涧河。地理坐标为东径110°28′34″—110°33′31″,北纬34°18′25″—34°22′16″,规划总面积2246公倾。公园内山高林密,古树参天,原始森林一万余亩,因海拔1900余米与朱阳镇区温差十度左右,是天然氧吧,避暑圣地,珍稀动植物随处可见。自然景色秀美,奇峰竟秀,景观资源丰富,有奇峰、深谷、飞瀑、幽窟、流泉。人文景观资源丰富,禅林寺院,古城遗址,和尚塔群,许天官摩崖石刻,古朴传神,蔚为壮观。李自成屯兵遗址等名胜古迹隐映其中,为原始森林的幽深与神奇增光添彩。真是深山藏古寺,古木隐禅林。
禅林寺 始建于晋,初建朱阳寺上村寺沟峪西南山顶,毁于火,现仍存一间石房,宋大观五年建于寺沟峪山谷中,又由于火灾,第三次迁于寺上村东端。1987年被灵宝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禅林寺石碑记载,在晋安帝隆安年间,公元397年,远公禅师在庐山东林寺结社礼禅。为普渡众生,法派高僧去游至桃林南乡之伏山,因爱其山水,便定居于此,建禅林寺,修身讲法,为民祈福。随后历代修缮,规模逐渐宏大。寺中香火不断,山中游人如织,于是便将“伏山”叫做佛山了。在当时中原佛教中形成了“东有少林寺,西有禅林寺”的格局。
辘轳关 又名辘岭关,位于朱阳镇老虎沟西,建于宋大观5年(1110年),并建禅林寺。据清光绪二年(1876年)《灵宝县志》记载:县南180里至辘轳关,抵陕西洛南县界。明尚书许论《辘轳关》诗曰:“山路崎岖类如井,车难方轨马难行,一夫据守能坚壁,群寇何由得进兵。”为古今兵家必争之地。灵宝有“北函谷,南辘轳”之说。1944年,为阻止日军西进,国民党165师曾驻守于此。
李自成屯兵处 位于朱阳镇佛山境内,明崇祯七年(1634年)一清顺治二年(1645年),在这十多年中,李自成把此地作为大本营,出朱阳、攻灵宝、占阌乡,破潼关,都在此发兵。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南原大战惨败,从朱阳辘轳关进入商洛进行休整发展,现有藏马峪、枪马峪地名、天然饮马石槽、碗大马蹄印为证。
摩崖石刻 共有6处,5处位于朱阳镇寺上村东南寺沟峪,两岸石崖上。一处在寺上村,朱家峪口河中。它们是明代许家四尚书:许进、许论、许_、许诰4人的题记。据说是随着禅林寺声名远扬,来此游山玩水、求仙拜佛者络绎不绝。因此留下了许多摩崖石刻,如明代重臣、做过兵部尚书的许论等人,也曾游览于此。这些摩崖刻字,既有北碑朴素刚健的气势,又有南贴潇洒飘逸的风骨,是研究历史、临习书法的绝好教材。
鱼窟寺 位于朱阳镇运头村西涧河南岸。古寺大部已废,唯留鱼窟亭、砖石桥洞。鱼窟亭主体为明代建筑。该亭建在临河的一座悬崖之巅,木架结构,悬顶式亭房,呈四方形,高5米,进深4米,挑角四檐,柱头檐板上刻有鱼形斗拱,四角鱼形耍头,鱼龙形雕刻琉璃房脊,房瓦为历代重修使调换的琉璃瓦呈褐灰色杂瓦。座北向南,四面空开。1956年被灵宝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鹿古洞 佛山原始森林位于灵宝市朱阳镇西北,在佛山云顶峰下,有一座白鹿古洞。相传东晋时期,远公禅师在庐山东林寺结社,广交天下名士,谈经论道,弘扬佛法。
新四军烈士亭 位于犁牛河村部。1947年新四军战士被朱阳保安团杀害,当地人民为了缅怀先烈,修建了烈士亭。后因风雨沧桑已倒塌,2009年灵宝市人民政府拨18万元进行修复
灵宝峡是在陕西省么?为何常常被人误以为是河南省的?
现在的人们在闲暇之余,出门游玩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这样能够让自己疲惫的身心充分获得放松,还能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对于旅游景点的选择,大家通常都喜欢前往知名旅行地,陕西地处中国的中心位置,跟河南距离较近,而且两个省份还是中华文明发祥地,正是这些原因,使得两个省份之间的往来变得更加密切了。
陕西有一旅游景点取名为“灵宝峡”,大部分游客在听到这一名字时,都会误认为是河南省灵宝山中的景点,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陕西的灵宝峡跟河南的灵宝并不是同一地点,灵宝峡地处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香泉镇。
宝鸡市的交通一直都很便利,随着现在交通设施的不断改进,由宝鸡到灵宝峡的交通一具特别便捷,所以大部分游客都喜欢以自驾游的方式前往灵宝峡游玩。灵宝峡全程足有十里地,而且全部都是峡谷风景,峡谷内溪流很多,因此特别适合游客们夏季前去散心,这里除了景致较美以外,还能在炎炎夏日感受到丝丝凉意。
游客来到灵宝峡以后,能够看到月牙湖以及麦垛山,再加上灵宝天玺等等旅游景点,这些旅游景点地处灵宝峡核心位置处,所以游客们每次来到灵宝峡时,看到的旅游景点自身感觉就很惬意。灵宝峡属于丹霞地貌,在陕西省可以说是数量不多的峡谷之一。之所以会被誉为丹霞地貌,是因为地势险峻峡谷两旁的山势非常陡峭,山体色泽为赤红色,由于山体常年遭到风雨侵蚀,因此远远看去,像是专门用刀斧砍成似的,而且是那种大自然形成的天然之美。
灵宝峡水源很丰富,山上也能看到绿油油的植被,使得灵宝峡成了游客们都很喜欢前往的夏季避暑胜地。灵宝峡谷的形成,是因为沙砾岩层在河水长期侵蚀下,形成的陡峭峰壁,走近峡谷以后,能够明显看到位于峭壁上数量较多的孔洞。天然形成的自然景象,特别美。灵宝峡还是陇州八景之一,而且还是陇中向关中的重要通道。
据当地人称,灵宝峡是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跟长孙皇后一起生活过的地方。峡内景观看上去即神奇又险峻,温度适宜,就算到了夏季,也完全感觉不到炎热。游客们来到这里之后,可以游作为观光、探险、避暑胜地。很多游客看到灵宝峡的奇特景观以后,都会赞叹不已,你们是否曾经错把陕西灵宝峡,当成河南景点了呢?
西北第一峡——灵宝峡
灵宝位于三省交界,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你知道哪些灵宝的美食小吃?
灵宝是三门峡下辖市,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南依秦岭,北濒黄河,是河南省著名的旅游城市,市内有多个旅游景点,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到此游玩。灵宝还是远近闻名的美食之都,有许多美食小吃很受欢迎,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到了灵宝有哪些美食小吃是不容错过的。
1、灵宝羊汤
羊肉汤是灵宝的传统小吃,几乎灵宝人没有不喜欢喝羊肉汤的。灵宝羊肉汤经过多道工序烹制而成,其选料讲究,调味丰富,羊肉汤汤汁乳白,不腥不膻,香醇不腻,味道鲜美。灵宝人喜欢喝羊肉汤配上烧饼或者玉米面黄馍一起吃,对灵宝人来说,羊肉汤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情怀,一种饮食文化,是永远离不开的。
2、脂油烧饼
油脂烧饼又称油脂饼,是灵宝的一种大众名点,也是灵宝比较有名的一种小吃,配上羊汤一起吃,那是相当的美。油脂饼外形是扁圆形的,有多层,每一层都很薄,旋纹相套,咬开后层次分明,外酥内软,浓香扑鼻。
3、石子馍
石子馍是灵宝地方名吃,可以单独吃,也可以夹凉粉一起吃。石子馍是把发酵面加盐,揉成条状的面块儿,再用手拽成拳头大的面团。将面团擀成巴掌大饼坯,再将饼坯放进装满豌豆大小的石子锅里。锅里的石子早在面团变作饼坯之前就预热好了,借着石子的温度,在白白的圆饼上烙出一个个小小的、焦黄的印子,待熟后,抖落石子,便成了石子馍,伴着茴香、花椒的香味,石子馍就能吃了。
4、烧饼夹肉
烧饼夹肉是灵宝的传统名点之一,和潼关肉夹馍有着一拼。烧饼可以选择脂油烧饼,有很多层,肉一般选择的是猪肉,最好吃的是猪肘子,配上师傅的专门做的汤料,吃到嘴里的感觉很棒。烧饼夹肉的饼酥黄焦脆,清香爽口,里面的肉肥而不腻,入嘴即化。
5、一生凉粉
灵宝一生凉粉又名益生凉粉,是灵宝的特色地方小吃,已有几百年历史,全国独一无二。一生凉粉精选上等绿豆经过多道工序熬制而成,晶莹光亮,柔软有弹性,带有浆水特有的味道,可凉拌,也可热炒,味道都很可口。
6、甑糕
甑糕算是西安名吃,在灵宝也是相当受欢迎,算是当地脍炙人口的小吃之一。灵宝甑糕配以灵宝毛头枣,糯米柔软而细腻,渗入红枣或蜜枣的香甜,色泽鲜艳,味道醇厚,轻轻一咬,满口的甜香软腻,非常过瘾!
7、羊肉糊卜
羊肉糊卜是晋陕豫三角地区流行的一种特色小吃,这个名字外地人听起来可能不解其义,其实说简单些,就是类似于羊汤烩饼之类。把烙成七成熟的白面薄饼切成丝条状,加鲜羊肉汤煮烩,再调以香油、葱花、辣椒等调料。吃起来香辣可口,油而不腻,又有营养,很受当地人的欢迎。
8、大刀面
大刀面是灵宝地区的风味小吃,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之所以称为大刀面是因为切面的刀特别大,很像铡刀,把面擀成一尺多宽的薄面皮,折叠成十余层,用大刀切成面条。大刀面又分为细面、宽面、闪刀面等,配上调好的臊子和应季的蔬菜,以酸辣口味为主,非常好吃。
以上8种灵宝的美食小吃味道都很不错,到灵宝的朋友一定要找找尝尝,相信你也会喜欢上这些灵宝味道的。当然,灵宝的美食小吃还有不少,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我是孤尘一粒沙,致力于给大家推荐各地美食,喜欢我就关注我,你的关注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
三门峡旅游景点
1、三门峡黄河公园
三门峡黄河公园位于三门峡市城区北部,东起茅津渡,西至209国道,南接北环路,北至黄河滩涂。公园总面积11168亩,其中陆地面积3668亩,水域滩涂面积7500亩,由东向西呈带状分布,长约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总体布局为“一带、三区、八大节点” 。
2、仰韶文化博物馆
仰韶文化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保护区,于2011年11月7日正式开馆,该馆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于一体,为国内首家仰韶文化专题博物馆。
3、燕子山森林公园
燕子山森林公园位于灵宝市境内,2006年12月27日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定名为河南省燕子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4776公顷。公园主峰海拔1497米,平均海拔1080米。
4、小秦岭国家地质公园·娘娘山风景区
小秦岭国家地质公园·娘娘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区西南, 又名女郎山,是小秦岭山脉最东端。娘娘山总面积60余平方公里,公司拥有28000亩的林权证,景区最高海拔为1563米,属花岗岩地貌,它完整保存着距今25-30亿年拆离断层构造的地质遗迹,现已探名的矿藏达38种。
5、函谷关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位于豫_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辖区面积16.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太初宫、道圣宫、道家养生园、藏经楼、瞻紫楼、鸡鸣台、碑林、蜡像馆、博物馆、关楼、函关古道等20余处。
函谷关历史上有两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三门峡灵宝秦汉小镇
秦汉文化特色光影小镇位于广东省五华县华城镇狮雄山秦汉文化遗址区域。该县与广州市锐丰音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00亿元,拟在10年内分期建设南越文化秦汉古寨、客家文化长廊、光影互动景区、休闲宜居生态社区、光影音乐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以文化产业为主导,联动农业、工业、演艺设备行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现新技术与客家传统文化的融合。 2020年,灵宝市地区生产总值428.7亿元,增长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13.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53.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14.3:49.9:35.8。
1.灵宝市,河南省辖县级市,三门峡市代管。 位于河南省西部边缘, 总面积3011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灵宝市常住人口656571人 [28] 。截至2020年,灵宝市下辖10镇,5乡。汉,置胡县。1993年,撤销灵宝县,设立灵宝市。灵宝市是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
2.1986年, 三门峡市在全国率先推出的“黄河游”特色旅游项目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向海内外推出的14条旅游专线之一。 黄河三门峡大坝 、中流砥柱 、乘船游黄河等11处景点入选国家级旅游线,三门峡也因此而形成了以黄河游、大黄河漂流、虢国遗址博物馆为龙头,以黄河为主线,以三门峡大坝、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荆山黄帝铸鼎原、陕州风景区、宝轮寺塔、仰韶村文化遗址为主体的旅游景区(点)体系。
3.三门峡地处中原豫、晋、陕三省交界处,豫西重镇,是1957年伴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的兴建而崛起的一座新兴城市。著名景点有仰韶村文化遗址、庙底沟文化遗址、豫西大峡谷、虢国上阳城与虢国墓地、函谷关等。豫西大峡谷:位于三门峡市卢氏县,是以瀑布群、潭池群为特色,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登山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自然风景区。主要有大淙潭瀑布、濯足池、白龙瀑、挡箭石、潭中井、三叠潭、饮马槽、双龙潭、情人池、水帘瀑、刘秀湖等30多个景点。
函谷关景点介绍
函谷关景点介绍:
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这里又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经》的地方。千百年来,众多海内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这里朝圣祭祖。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之中,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1992年,灵宝市政府按照原古关图形,投资重建了关楼。2000年函谷关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首批为AAA景区。 目前,已成为知名旅游景点,是一处融道家文化和战争文化于一体的人文游览区。主要景点有太初宫、道圣宫、道家养生园、藏经楼、瞻紫楼、鸡鸣台、碑林、蜡像馆、博物馆、关楼、函关古道等20余处。
扩展资料: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
函谷关历史上有三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另一处叫做魏关,遗址距秦关北5公里处,但在建设三门峡拦洪大坝时已被淹没不复存在。
秦关,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人民网-函谷关风景区风光迷人
百度百科-函谷关